劉甜甜,亓德云,江艷微,李麗平
全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居民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顯著改變,超重和肥胖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據報道,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全球的超重和肥胖的發(fā)生率正在顯著上升,全球估算表明,有超過1/3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1-3]。在中國,超重和肥胖也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吨袊用駹I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4]顯示:我國 18周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高達 30.1%,肥胖率為 11.9%,相比于 2002年的調查結果分別上升了7.3%和4.8%。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VD)、某些癌癥、過早死亡和不利的生殖后果的公認危險因素[5]。肥胖是一種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其發(fā)病原因與遺傳、環(huán)境、飲食結構、行為生活方式、年齡等因素密切相關[6-8]。而雙生子研究中,由于同卵雙生子(MZ)幾乎共享全部基因,異卵雙生子(DZ)也共享平均一半的基因,可通過比較其性狀的相似或差異來估算其遺傳度的大小,進而區(qū)分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對疾病的分別作用,因此該研究也成為了分析疾病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作用大小的有效方法之一[9]。2018年1—4月,本研究通過對上海市虹口區(qū)自愿參加雙生子調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18歲及以上雙生子進行問卷調查、體型測量等方式,了解其個人基本信息、飲酒情況、體力活動情況等綜合狀況,并對肥胖相關指標(BMI、WC、WHtR)的遺傳度及影響因素進行探討和分析,為制定該人群的超重/肥胖防治策略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據。
本次的調查對象需同時滿足以下四項標準:①能正式簽署知情同意書,且自愿參與;②有本市戶籍,或在本市居住6月以上者;③無嚴重肢體殘疾者(如截肢者),并能進行正常交流者(即非聾啞者);④調查之日年滿18周歲的雙生子。將共有效募集到的323對18歲及以上雙生子作為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
通過調查對象自報相應信息,了解雙生子個人基本信息(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等)、出生及童年喂養(yǎng)/撫養(yǎng)情況、飲酒情況、膳食/體力活動情況等各項情況。
1.3.1 體質指數(BMI)
BMI指標采用《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10]推薦的標準進行判定,24≤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
1.3.2 腹型肥胖的判定標準
腹型肥胖可通過腰圍值(WC)的大小來判定。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 為肥胖[11];也可通過腰高比的大小來判定。腰高比(WHtR)=[腰圍長度(cm)÷身高(cm)],該值≥0.5則判定為腹型肥胖[12]。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法來進行卵形鑒定,其中涉及到卵型鑒定的問卷內容有“您覺得您這對雙生子長得像不像?”。若回答“我們兩個長得非常像,很容易被外人混淆”則判定為同卵雙生子;若回答“我們兩個長得與普通兄弟姐妹差不多,外人通??梢詤^(qū)分”則判定為異卵雙生子。進一步根據雙生子的性別判斷上述卵型分組是否正確,即將已判定為同卵但性別不同的雙生子判定為異卵雙生子。
1.5.1 遺傳度的計算
本研究計算遺傳度所用的公式為Holzinger改良公式,如下:
其中,h2為遺傳度,rp(MZ)為同卵雙生子的組內相關系數,rp(DZ)為異卵雙生子的組內相關系數。rp(MZ)和rp(DZ)值均可通過SPSS軟件分析得出。
1.5.2 遺傳度作用大小的判定標準
遺傳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于多基因疾病或表型性狀,其中遺傳作用的貢獻大小稱為遺傳度。遺傳因素所起的作用越大,遺傳度越高,而環(huán)境因素作用越??;反之遺傳因素作用越小,遺傳度越低,而環(huán)境因素作用就越大。
采用Epi Data軟件對所有問卷進行數據錄入,用SPSS 17.0軟件對上海市虹口區(qū)18歲及以上雙生子的BMI、WC、WHtR等指標進行組內相關系數計算,運用t檢驗、卡方檢驗、logistic回歸等方法分析環(huán)境因素對BMI、WC、WHtR等指標的影響。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1 調查對象卵形及年齡性別分布情況
經卵形鑒定,本次調查中,同卵雙生子(monozygotic twins,MZ)共163對(50.56%),異卵雙生子(dizygotic twins,DZ)共 160對(49.54%)。163對MZ的平均年齡為(35.58±12.14)歲,160對DZ的平均年齡為(36.26±12.41)歲,不同卵形雙生子年齡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70,P>0.05)。163對MZ中男性占比46.01%,160對DZ中男性占比51.25%,不同卵形雙生子性別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773,P>0.05)。
2.1.2 不同卵形雙生子體型特征相關指標的比較
本研究所調查的 163對 MZ(n=326)與 160對DZ(n=320)的身高、體重、BMI、WC和WHtR經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所調查的323對18歲及以上雙生子在身高、體重、BMI、WC和WHtR的差異均與卵形無關。見表1。
表1 上海市虹口區(qū)18歲及以上雙生子不同卵形肥胖相關指標
2.2.1 不同卵型雙生子體型指標的組內相關系數
對323對18歲及以上雙生子體型特征相關指標的原始數據進行計算,分別得出其身高、體重、BMI、WC和WHtR的組內相關系數值。見表2。
表2 上海市虹口區(qū)18歲及以上雙生子不同卵形肥胖相關指標的組內相關系數 [r(95% CI)]
2.2.2 不同卵形各體型特征相關指標遺傳度
結合表2的組內相關系數值,運用Holzinger改良公式(公式1)計算雙生子體型特征的遺傳度。結果顯示:本研究所調查的323對雙生子的身高、體重、BMI、WC和 WHtR的平均遺傳度分別為0.8461、0.7083、0.5625、0.6512、0.4545。從結果來看,本研究調查對象的身高、體重、BMI和WC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小,而WHtR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
2.3.1 變量賦值
以本次研究調查對象的BMI、WC、WHtR值作為因變量,以其性別、年齡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婚姻狀況、職業(yè)、吸煙情況、飲酒情況、體力活動、每日攝入蔬菜、每日攝入水果作為自變量,擬合logistic回歸模型,采用后退法篩選變量的方式計算比值比(OR)及95%置信區(qū)間(CI)。
2.3.2 BMI、WC、WHtR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分析結果得出,BMI的影響因素為職業(yè)情況及吸煙情況(P<0.05);WC的影響因素為性別、年齡段以及蔬菜每日攝入與否(P<0.05);WHtR的影響因素為性別、年齡段以及婚姻狀態(tài)(P<0.05)。結果顯示:離退休/家務/待業(yè)下崗的人群是BMI的危險因素;不吸煙人群發(fā)生肥胖的危險性低于吸煙人群;WC和WHtR的共同影響因素是年齡段,年齡越大,發(fā)生腹型肥胖的危險性越高;女性發(fā)生腹型肥胖的危險性均低于男性;食用蔬菜是WC的保護因素,未每日食用蔬菜者發(fā)生腹型肥胖的危險性高于每日食用者;婚姻狀態(tài)則是 WHtR的影響因素,離異/分居/喪偶/未婚人群發(fā)生腹型肥胖的危險性低于已婚人群。見表3。
表3 上海市虹口區(qū)成年雙生子BMI、WC、WHtR指標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對不同卵型 18歲及以上雙生子的性別、年齡以及體型指征等指標進行研究,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本次研究所調查的323對18歲及以上雙生子同卵及異卵間無顯著的性別差異及年齡差異,因此可排除年齡和性別因素對本研究的干擾。覃青等[13]分析了102對6~16歲雙生子智力測試,結果顯示,同卵及異卵雙生子在性別和年齡構成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所調查的323對18歲及以上雙生子在身高、體重、BMI、WC和WHtR的差異均與卵形無關,也排除了卵型對這些指標的影響。任濤等[14]分析了15歲及以上的260對雙生子代謝綜合征相關指標,指出:同卵雙生子和異卵雙生子之間無顯著的性別、年齡、BMI差異,與本文研究結果相符。
金佰明等[15]對齊齊哈爾市205對25歲及以上雙生子的體型特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發(fā)現身高、體重、BMI、WHtR的平均遺傳度分別為0.88、0.91、0.74和0.40。徐曉莉等[16]對上海市閔行區(qū)129對成年雙胞胎進行遺傳度測定時發(fā)現其身高、體重、BMI、WC和WHtR的平均遺傳度分別為(男/女)0.75/0.87、0.77/0.79、0.78/0.71、0.49/0.81 和0.70/0.80。Jeanne等[17]運用雙生子結構方程擬合模型的方法對173對雙生子進行遺傳度的測量,得出BMI及WHtR的遺傳度分別為0.45和0.54。而本研究計算出的上海市虹口區(qū)323對18歲及以上雙生子的身高、體重、BMI、WC、WHtR平均遺傳度分別為0.85、0.71、0.56、0.65、0.46,與上述國內研究結果基本相符,但本研究的BMI遺傳度0.56高于國外Jeanne研究的0.45,WHtR的遺傳度0.46則低于 Jeanne得出的 0.54,推測原因可能是由于東西方飲食習慣及鍛煉習慣不同所致。
本研究對體型指征相關指標(BMI、WC、WHtR)的 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得出,WC和WHtR的共同影響因素是性別及年齡段。年齡越大,發(fā)生腹型肥胖的危險性越高,此結果同金佰明等[16]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可能與年齡越大身體越容易發(fā)生肥胖相關;而女性發(fā)生腹型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危險性均低于男性,與徐曉莉等[17]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可能與成年女性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節(jié)制飲食有關。結果顯示,職業(yè)是BMI值的影響因素,離退休/家務/待業(yè)下崗的人群發(fā)生肥胖的危險性高于在職/學生人群,可能原因是在職/學生人群日常上班需要消耗一定的體力以及該類人群有維持身型的自我意識有關。
吸煙和肥胖是多種疾病發(fā)生的共同危險因素,但兩者之間的關系并不完全清楚。吸煙狀態(tài)和吸煙量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影響仍然存在很大的爭議。Molarius等調查結果顯示,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有較低的BMI水平[18]。但也有研究表明,吸煙可增加發(fā)生腹部肥胖的風險[19-21]。而本次研究結果則顯示吸煙是肥胖的危險因素。蔬菜則是WC的保護因素,此研究結果同甘啟蘆等[22]的研究結果相同,而蔬菜食用也正是居民平衡膳食所提倡的內容。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婚姻狀態(tài)是WHtR的影響因素,離異/分居/喪偶/未婚人群發(fā)生腹型肥胖的危險性低于已婚人群,此結果可能與單身人群更加注重自己的身材保持有關。
據報道,體育鍛煉可以減弱中國成年雙生子肥胖相關指標的遺傳影響[23]。但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體力活動充足與否并不影響其 BMI、WC以及WHtR值的大小,與上述報道不相符,推測可能原因是由于此次調查樣本量過少,不能代替全部雙生子人群的一般情況所致。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上海市虹口區(qū)雙生子人群的體型相關影響因素中,除WHtR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多外,身高、體重、WC、BMI均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而年齡、性別、職業(yè)狀況、吸煙狀況、蔬菜攝入與否以及婚姻狀況則是本次調查人群的肥胖的相關影響因素。提示:在以后的工作中,需將年齡大、男性、無業(yè)人群、吸煙人群、蔬菜攝入少人群以及單身人群作為今后關注的重點人群,各部門應該重視這些人群的健康宣教與合理膳食工作,同時也要引起該類人群對肥胖危害的重視,在不同層次上綜合干預,形成一種綜合的干預措施,多管齊下,進而形成有效的干預模式,減少各類慢性疾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