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喜萍
摘?要: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理念猶如春風雨露廣撒大地,讓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別有洞天,以往古板、陳舊、枯燥的作文教學理念與方法已然昭示著“落后”與“低效”,創(chuàng)新性、智慧化的教學方法被催促著、被激勵著,亟待誕生。立足小學生作文學習實況,幫助學生消除畏難、畏懼寫作的心理與情緒,讓寫作“質”與“效”雙重提升,十分必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6-0139-01
小學時期是學生首次接觸作文的初級階段,面對“寫作”這一新事物,許多學生深感晦澀、艱難,難以下手。興趣缺乏、積累不夠、能力不足等各種原因讓學生在“懼怕寫作,糟糕寫作”的道路上愈行愈遠。言辭干癟毫無生氣、內容空洞不新穎、嚴重背離生活實際、胡亂抄襲敷衍了事的現(xiàn)象著實令人擔憂。但究其根本,在于教師教學方法的不適當、不貼切,不新穎、不高效。從該視角看,必須優(yōu)化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實施路徑,方可取得成效。
1.“閱讀積累”與“生活觀察”雙管齊下,讓寫作有“物”可言
多數(shù)學生面對寫作具有較高的熱忱,但隨之而來的煩惱讓其猝不及防,即“我想寫,但無物可寫,無法可陳”,這是缺乏閱讀積累的緣由,高效作文與其失之交臂是必然的;還有的學生,有“我能寫好”的信心,但寫出的作文寡淡無味,情感粗糙,遠離生活實際,讓人讀之皺眉,不忍再看。其問題之根源在于,不善立足生活,依靠觀察生活來積累素材,寫作缺乏靈活與趣味性。
首先,激勵學生廣泛閱讀,積累素材。課內閱讀、課外閱讀要兼顧兼?zhèn)洌皟墒肿ァ?,不可松任何一手。教師還要指導課外閱讀方法,讓學生多多閱讀、善于摘抄、善于批注,并不間斷地去背誦好詞好句,以便用于作文創(chuàng)作。其次,指導觀察生活,從生活源泉汲取“營養(yǎng)”,助力寫作。第一,全面、細致、有目的地觀察。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遇見有趣的人、事、物要觀察。如觀察“小海豚”,不僅要觀察海豚的顏色、體積、形狀等整體特征,還要全面、細致觀察其腦袋、眼睛、嘴巴、兩個側鰭、尾巴等。第二,無目的隨意觀察,獲取靈感,增加生活閱歷。在生活中,有時候往往是不經意的觀察便入了眼,成為作文中亮麗的風景線,讓文章增添趣味和活潑。
2.重視“呈現(xiàn)素材”與“組織討論”,激活思維促進下筆
以往的小學作文中,教師往往習慣將題目“甩”給學生后,便不再過問,讓學生去空想、去發(fā)呆,去無所事事。在小學生中,大多數(shù)由于初步接觸作文,難免會生出距離感、陌生感,茫然無措者不在少數(shù)。教師的“不管不顧”讓學生的“畏難”情緒激增。為了避免該情況,教師可通過“呈現(xiàn)資料”或“組織討論”來化解尷尬,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腦洞大開,順利下筆。
例如,《我的心愛之物》作文課堂上,教師在布置完題目后,便可用多媒體展示橡皮、漫畫書、風鈴、智能拼圖、字典、《西游記》繪本等不同的物品,并做相關的介紹,最后給出以下提示:“你最喜愛的是什么呢?聯(lián)系生活,從腦中挑選出來,和大家分享吧?!被蛘?,教師可呈現(xiàn)一篇范文,讓學生去閱讀,思考,激勵其進行寫作。除了“呈現(xiàn)圖片與范文資料”,教師還可通過“組織討論”來激發(fā)興趣、誘導思維,啟迪智慧。
3.巧妙“激發(fā)想象”和“激活靈感”,提高寫作的創(chuàng)造能力
豐富的想象,突至的靈感能讓作文“妙語連珠,情感豐富、新穎獨特”,但是,這一點恰恰是許多學生在寫作中極度缺乏的。小學生想象力豐富,但這需要教師去引導,去激勵,而不是壓抑,阻礙。如何做到激發(fā)想象,激活靈感呢?教師需要通過“閱讀課”與“寫作課”這兩大平臺來強化訓練。
例如,在《四季之美》的課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畫圖畫”、“想象仿寫”兩個策略來訓練。如課文第一段,寫了“春天最美的是黎明”,“魚肚色”是什么樣的?彩云是何種性狀的?要引導學生去想象,讓學生通過畫圖將想象定格在“紙上”。關于“想象仿寫”,教師可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來進行仿寫,在仿寫時盡可能想象,讓仿寫具有生命力。
4.引導 “作文鑒賞”,鼓勵“批閱作文”,提高寫作信心
何為作文鑒賞?這里的鑒賞除了鑒賞范文,還鑒賞學生自己的作文。何為“批閱作文”?在這里,“批閱”不單單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價、批閱,更重要的是,學生進行的自我習作批閱,他人習作批閱等。無論是“作文鑒賞”,亦或是“習作批閱”都將學生“課堂主角”意識展現(xiàn)得更為徹底,更為實效。在作文課伊始,教師可呈現(xiàn)與主題相似,或者有些許相關性的“范文”,讓學生去剖析,去鑒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著重從遣詞造句、主題意義、行文思路、內容呈現(xiàn)上進行鑒賞,發(fā)現(xiàn)范文的“可鑒”與“可賞”之處,以便“學以致用”?;蛘?,教師可將學生的優(yōu)秀范文拿來,供全班學生鑒賞。“批閱作文”包括自我批閱、互相批閱。在改的過程中,除了發(fā)現(xiàn)對方的錯誤與不合理之處,更要關注其閃光點,學習對方值得學習之處。通過以上途徑,可提高學生作文寫作的信心。
總之,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是別具一格,標新立異,與傳統(tǒng)呆板的教學法是截然不同的。它從學生“寫”的興趣入手,通過各種精妙策略與實效性方法,幫助學生突破從心理上、情緒上,一直到具體寫作上的所有看得見、看不見的寫作障礙,讓語文作文暢通無阻。素材、想象、靈感、方法是寫作必備的幾個要素,教師的創(chuàng)新作文方式應立足以上幾點,給予學生真正的寫作輔助,而不是毫無目的地亂“教”。唯有如此,小學生才能體驗寫作之樂、之愛,萌生“我要寫、我愛寫、我能寫好”之想法,讓作文順風順水。
參考文獻
[1]喻越.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及應對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胡培培. 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途徑的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3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