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娟
上大學時就知道《學記》里的“教學相長”,那時“教學相長”只是作為一個知識點存在。工作幾年后,我觸摸到了它的溫度,感受到了它帶給我的無限樂趣。
剛參加工作時,講課時存在很多問題,但領導們都會小心地呵護新教師的自尊心,每次聽完課后都會委婉地指出一些不足,更多的是表揚我的進步,此時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工作熱情也高漲起來。
但有時也有例外,他們在聽完我的課后,將我精心設計的課批得“體無完膚”,每當此時,我的心涼涼的。心情不好時,就容易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批評指責。看到學生失落的眼神,我的心揪了一下,那不正是我被批評時眼睛里所具有的神情嗎?我突然頓悟,原來學生和我是一樣的,當?shù)玫絼e人的認可時,便會有繼續(xù)做好事情的熱情,當受到批評時便會無精打采、興趣索然。于是,我對學生的批評慢慢地變少了,即使他們有錯誤,我也會委婉地指出,而對學生一纖一毫的閃光點,我都會把它夸大,對他們進行表揚與鼓勵。慢慢地課堂氣氛越來越好,學生變得更加活潑了,就連那幾個學困生也能在上課時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互動中來了。
課堂氣氛活躍了,但班級紀律的渙散又開始讓我頭疼。教學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后,我對批評與鼓勵有了新的認識,“精彩極了”固然重要,但是那些“糟糕透了”也必不可少。批評指責雖然讓人受不了,但既然問題確實存在,就得改正提高。所以跟我說“糟糕透了”的人,同樣值得我感謝。教學這篇課文后,在受到批評指責時,我不再那么失落,而是認真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存在問題,確有問題就立馬對癥下藥,積極改正。在教育學生時,我也不再一味地夸獎,他們犯了錯誤,我會及時地給他們指出,并讓他們知道批評與贊揚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期望他們能夠不斷地改進與提高。
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在教學過程中更加虛心,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全區(qū)開展讓小學生寫一手好字的教學活動,這個任務主要落到語文教師的身上。在以前的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我主要偏向于強調(diào)易錯字的書寫,很少顧及到如何將字寫美觀。對我來說,書法知識、寫字教學方法都是空白點。于是,我翻閱了很多硬筆字帖,自己先學會讀帖、臨帖、摹帖的技巧,掌握每個筆畫、偏旁部首的書寫方法,總結(jié)漢字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齊都花園小學孫老師的寫字指導示范課帶給我震撼,我主動向他請教學習,他慷慨地教會我如何制作適合自己教學的課件與字帖,如何指導學生臨摹。緊跟他的步伐,我也在工作之余每天堅持練習硬筆、軟筆書法,在我的影響下,慢慢地班里學生的字寫得越來越美觀,我的書寫水平也突飛猛進,并在臨淄區(qū)教師基本功比賽中榮獲“小學組一等獎”。
在教學中學到的東西遠不止這些,教學生文明禮儀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從來不雙手遞接物品。學生給我東西時,只要我單手接收,學生就會提醒我,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雙手遞接物品的好習慣了。幫學生糾正寫字姿勢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握筆姿勢也不標準,于是和學生一起改正。研讀課文時,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每篇課文的謀篇布局,領略到了煉字煉句的奧妙,并在寫作中潛移默化地運用。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師也是平常人,要求學生時,總有自己也做不好的地方;教學生時,也會有知識的盲點。有缺點就改,有不懂就學,有進步就其樂無窮,這樣,才能與學生一起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