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業(yè)
摘? 要:閱讀對人的思想有啟迪作用,特別是對于年齡普遍比較小、心智不成熟的小學生來說有重要作用?,F(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大多停留在課內文章教育,靈活性不強,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如何優(yōu)化閱讀教學模式,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相結合是當代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能夠進一步強化素質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整合措施
引言:
課外閱讀是對課內閱讀的補充,且其知識面比較廣,對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及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重要意義。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旨在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的整合,彌補傳統(tǒng)書本教育的漏洞,使學生接觸更多的閱讀內容,徜徉在閱讀的海洋中。
一、課內外閱讀內容整合的意義
語文教學中的課內閱讀內容比較少,涉及的知識層面也比較狹窄,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教學目的來看,主要是實現(xiàn)精讀,從點出發(fā),進而聚集成線。而課外閱讀則大不相同,內容多而雜,學生選擇的范圍也比較廣,課外閱讀能夠有效彌補書本教學知識面狹窄的弊端,對于學生獨立思維的有重要作用。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內容的整合是教育的必然,也是教育所需。具體教學中,教師要以書本教育為基礎,嵌入課外教育,進一步升華教學主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課內外閱讀可看做多種思想,學生閱讀這些內容能夠整合這些思想,達到思想的統(tǒng)一,也有利于其培養(yǎng)自主意識,對于學生完美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
二、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一)課內外閱讀內容銜接不當
現(xiàn)階段雖然多數(shù)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課外閱讀內容,但沒有清晰定位課外閱讀的地位,導致課內外閱讀內容分離,不能體現(xiàn)相同的主題,不僅不利于學生理解閱讀內容,而且還從一定程度上誤導了學生。此外,教師在整合可內外閱讀資源過程中,往往在課上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課外閱讀習題訓練等,應試化心理過強,沒有從本質上分析課外閱讀的作用,一味注重學生閱讀量的提高,但學生理解了多少,教師也不得而知。重量而不重質的閱讀教學模式雖然提升了學生的閱讀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容易限制學生的思想。課外閱讀內容有優(yōu)有劣,不同的閱讀內容中作者闡述的觀點不同,且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這些觀點的影響產生極端的思想,對其今后的發(fā)展也有不利影響。此外,部分教師在課外閱讀教學中秉持“蜻蜓點水”的原則,未深入教學,不能發(fā)揮課外閱讀的最佳作用。
(二)未實現(xiàn)雙向教育
部分教師雖在課內教學中引入了課外閱讀教學內容,但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未分析課文內容,且課外閱讀內容選擇與課內內容聯(lián)系不緊密。此外,部分教師仍采用舊式教學模式,未加強對學生思維的引導,使閱讀教學成為單向式教育,教師只注重輸出,未接收到學生的反饋,不利于實現(xiàn)雙向式教育。
三、課內外閱讀教學重組探究
(一)尋找課內外閱讀內容的相似性,建立有效銜接
教師要著重分析教材內容,在課外閱讀選擇過程中,選擇與課內閱讀主題相符的內容,找好切入點,使課內外閱讀內容有效銜接。例如,在《鯨》一節(jié)教學中,教師可給學生找相關的課外閱讀內容,如《海底世界》、《鯨和海豚》等,學生閱讀相關內容能夠對鯨這種生物有基本了解,同時也能提高其理解能力,幫助其打開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門。其次,教師要創(chuàng)新課外閱讀模式,可在課上開展課外閱讀交流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課外閱讀經驗,總結更多的閱讀技巧。此外,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內容積極向上的課外閱讀書籍,改變傳統(tǒng)點撥式教學方法,深入分析課外閱讀內容,實現(xiàn)精讀,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閱讀素材。
(二)融入創(chuàng)新性元素,實現(xiàn)雙向教育
教師的作用為啟迪學生的心智,將學生的思想引到正軌,而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其辨別是非的能力。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實現(xiàn)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揭開教育改革的面紗,突破舊式教育的束縛,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主張新思想、新方法。首先,教師要讓學生思考讀什么?怎么讀?針對不同閱讀內容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對于一些古詩,例如《鄉(xiāng)村四月》要精讀,理解每個字、詞的含義,進而總結古詩的主題,與作者思想達到統(tǒng)一;對于一些敘事類文章,可部分精讀,部分略讀,例如《中彩那天》,交代背景的內容可采用略讀方式,描寫人物特征的可采用精讀方式;如景物描寫的相關文章可采用朗讀方式,教師可在班級內舉辦朗誦大會,并設置相應的獎項,鼓勵學生朗誦,掀起“閱讀熱”。在課外閱讀教學中,也可采取同樣的思路,根據文章的題材選擇合適的閱讀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概括閱讀主題,能夠啟迪學生的心智。與此同時,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客觀評價其閱讀成果,實現(xiàn)雙向教育。
四、結束語
課外閱讀是對課內閱讀內容的補充,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主動性。教師在整合課內外閱讀內容過程中,要注重課外閱讀內容的篩選,同時還要讓學生思考讀什么?怎么讀?注重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逐步提升其思想境界。
參考文獻
[1]? 陶然.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淺談小學語文課內 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J].新課程導學,2017(5).
[2]? 辜文芳.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例談[J].小學教學研究,2017(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