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李 吳馨怡
近年來,中部A股上市公司數量之首的較量,主要在湖南、湖北、安徽之間展開。三省你追我趕的白熱化態(tài)勢,引發(fā)熱議。
目前,湖南A股上市公司總數為112家,居中部第一,安徽為110家,湖北以109家位居第三。而在2015年之前,湖北一直是“中部龍頭”。
這一背景下,6月11日下午,湖北省召開資本市場建設工作會議并確立2020年工作目標:全省新增上市公司總數保持中部前列,直接融資額、區(qū)域性股權市場掛牌企業(yè)家數不低于上一年。
湖北經濟總量領先于湖南、安徽,但在A股上市公司數量上未能維持優(yōu)勢。在“中部A股大閱兵”之中,湖北如何正視差距、重回第一?
上市公司被譽為區(qū)域經濟的“晴雨表”,直接反映了一個地區(qū)的經濟實力和活躍度。截至6月11日,A股上市公司共3862家,其中,廣東(634家)、浙江(471家)、江蘇(440家)上市公司數量穩(wěn)居全國前列,三地經濟總量也均位居全國前四。
中部六省中,河南經濟總量占優(yōu),但在A股上市公司數量排行榜上并不突出。因此,這一數量之爭主要在湖南、湖北、安徽三省之間展開。
2015年之前,湖北A股上市公司數量一直在中部位居榜首。然而,2016年與2017年,分別被安徽、湖南兩省反超,一度位居第三。
這一背景下,湖北在2018年初提出“上市公司倍增計劃”,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上市公司數量倍增。
2018年,湖北喜添5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去年9月30日,湖北、湖南、安徽三省A股上市公司數量“打平”,均為104家。
實際上,各個省份都推進過類似計劃。
早在2015年9月,安徽便出臺了相關意見,提出到2020年末,全省在滬深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數量力爭達到200家。
湖南則在去年年底實施“破零倍增”計劃,定下了2025年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達200家以上,暫無上市公司的市州要實現“零突破”的目標。
你追我趕之下,湖北再度被湖南、安徽反超。截至今年6月11日,湖南、安徽、湖北A股上市公司總數分別為112家、110家、109家。
經濟體量排序,則是另一態(tài)勢——2019年,湖北、湖南、安徽三省GDP分別為45828.31億元、39752.12億元、37114億元,湖北優(yōu)勢明顯。
“在中部,湖北上市公司數量與經濟體量很不匹配?!焙笔≌稍兾瘑T、武漢大學高級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鄒薇對支點財經記者說。
當然,與上市公司數量相比,質量也同樣重要。目前,從市值、經營數據角度來看,湖北位于安徽、湖南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A股上市公司之所以生意做得最大、利潤也最高,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擁有海螺水泥(600585)這一“頭牌”。
截至6月11日,海螺水泥總市值3007.88億元,2019年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70.3億元、335.92億元。
當日,湖北A股市值前三強聞泰科技(600745)、三安光電(600703)、中信特鋼(000708)加起來的總市值、去年營收、去年歸母凈利潤數據,分別為3536.5億元、1530.97億元、142.81億元。即便相加,與海螺水泥相比都缺乏優(yōu)勢。
但是,聞泰科技、三安光電都屬于以“借殼”形式實現上市,注冊地在湖北,辦公地卻分別在浙江、福建,第三名中信特鋼的注冊地、辦公地都標注為湖北,但支點財經記者采訪對方獲悉,該公司實際辦公總部位于江蘇。
“剔除部分‘殼公司,以及注冊地在湖北但主要項目位于外省的上市公司后,湖北A股上市公司‘提質增效的緊迫性更強?!编u薇說。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葉學平向支點財經記者表示,湖北A股上市公司數量與湖南、安徽的差距再度拉大,與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并無直接關聯。
“一個公司上市要準備幾年,今年上市的企業(yè),可能早就在籌備了。因此,疫情影響的是未來幾年上市公司的新增速度,而非直接影響當下?!比~學平說。
那么,原因究竟出自哪里?采訪中,多位專家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湖南、湖北宏觀層面的差距正逐步減小。
“上市公司數量的比較是表層的,經濟發(fā)展的質量比上市公司數量更加重要。近十年來,湖北經濟總量一直超過湖南,但湖南的追趕勢頭很強勁?!敝心县斀浾ù髮W金融學院教授宋清華對支點財經記者說。
2017-2019年,湖北GDP分別同比增長7.8%、7.8%、7.5%,湖南同期數據分別為8%、7.8%、7.6%,略高于湖北。此外,去年湖北省規(guī)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7.8%,湖南同比增長8.3%。
其次,湖南在民營經濟活力方面也略勝一籌。
“如今的上市公司數量之爭,某種程度上就是民營經濟活力之爭。與湖南相比,湖北民營經濟沒有明顯優(yōu)勢。”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支點財經記者說。
目前可查詢的數據顯示,2018年湖北民營經濟占GDP比重為55.7%,安徽為57.8%。湖南僅有2018年1-9月數據,民營經濟占GDP比重為58.1%。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歐陽紅兵則向支點財經記者表示,企業(yè)要上市,經營方面、管理方面都要達到一定水準,“湖北民營經濟發(fā)展還要再加把勁,要更大力度激發(fā)市場主體活力,培育更多龍頭企業(yè)和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