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薛璇|文
脫貧攻堅是一面鏡子,照出了金利集團的時代作為;脫貧攻堅是一支溫度計,測出了金利集團的情懷溫度;脫貧攻堅更是一張考卷,彰顯了金利集團在回答時代命題時的無私擔當和傾心奉獻。
仲夏,記者來到愚公故里河南省濟源市,走入位于該市承留鎮(zhèn)五指河邊上的河南金利金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利集團”),步行在寬闊筆直的金利大道上,兩邊管廊密布,機器轟鳴,員工們沿著綠蔭下專設的步行通道走向工作崗位,灑水車往來噴水降塵,掛車滿載著鉛錠駛向遠方。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出發(fā),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zhàn)。金利集團在確保自身穩(wěn)健經營、適速發(fā)展的同時,積極穩(wěn)崗位、拓崗位,以就業(yè)扶貧為主,以捐助幫扶為翼,為所在地的脫貧攻堅注入了溫暖的力量,體現了新時代民營企業(yè)的大作為、大行動、大擔當。
要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也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還在農村。濟源市承留鎮(zhèn),是金利集團發(fā)源于此、成長壯大于此的厚土,也是養(yǎng)育了數萬名承留人的世代棲息之地。雖然這里森林覆蓋率高,自然環(huán)境較好,但人口密度大、可用耕地面積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周邊村民守著幾分薄田,收入十分有限。
1995年,承留鎮(zhèn)南勛村退役軍人成全明為了改變當地傳統(tǒng)的以農業(yè)為主的生產生活方式,帶領12戶農民“砸鍋賣鐵”籌集了160萬元,入股辦起了金利來冶煉廠,這就是今天金利集團的雛形?;赝斈?,以成全明為首的創(chuàng)業(yè)者親身經歷了人抬肩扛的艱難歲月,把汗水蒸騰在承留這片土地上。25年來,經過不斷更新設備、改進工藝,金利集團由一家村辦小企業(yè),成長為目前總資產52億元,產業(yè)涉及鉛鋅冶煉、稀貴金屬回收以及再生處置等領域,成為中國鉛鋅行業(yè)的一支生力軍,2019年完成產值270億元,實現利稅8億元。
走過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篳路藍縷,如今,金利集團連續(xù)八年入圍“中國民營企業(yè)500強”“中國民營企業(yè)制造業(yè)500強”,先后榮獲“中國對外貿易民營500強”“河南省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河南民營企業(yè)社會責任100強”等榮譽稱號。
“承留哺育了金利,金利如今壯大了,該如何用發(fā)展成果反哺這片土地?”作為金利集團的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有著多年黨齡的成全明始終懷揣著濃厚的鄉(xiāng)土情懷和感恩之心。他經常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引領企業(yè)一路前行,并不是為了自己的發(fā)家致富,而是為了踐行一名老黨員、老退伍軍人的初心,那就是帶動一方百姓擺脫世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貧困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人就業(yè),全家脫貧。就業(yè)扶貧是農村人口擺脫貧困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方式。
從起初吸納南勛村幾十名員工,到如今擁有3000余名員工的企業(yè)集團,金利集團80%的員工均為周邊10公里以內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除直接提供就業(yè)崗位、每年發(fā)放工資總額上億元之外,金利集團還間接帶動了承留、思禮乃至濟源的物流運輸、臨時勞務、餐飲、房地產以及新農村建設。
廣大農民想要脫貧致富,每戶每月至少要有一人有固定的工資性收入。金利集團一分廠電解車間主任李超,承留鎮(zhèn)北石村人,2009年入職。李超夫妻二人均在金利集團工作,兩口子每年工資性收入近10萬元。他告訴記者:“這里離家近,上下班很方便,工作之余也能照顧家里?!?/p>
四分廠硫酸轉化中控室員工姚灣,思禮鎮(zhèn)張村人,每天,她從家出發(fā),騎著電動車六七分鐘就到達單位。坐在中控室的電腦前,她雙眼緊盯著屏幕上的各項數據,一旦發(fā)現生產數據異常,立即電話通知當班員工調整工藝。兩年前,她招工進入金利集團,現在每月扣除各項保險后,到手工資近3000元。
員工呂戰(zhàn)富,王屋鎮(zhèn)林山村人,本人患有糖尿病,家中老父親常年有病臥床,家庭極其困難,被當地建檔立卡確定為貧困戶。得知他的困境后,金利集團安排他進入五分廠二車間就業(yè),每月工資近4000元,成為家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金利集團質量管理處處長顏平平是承留鎮(zhèn)南杜村人,已在集團工作了十幾年,她對記者說:“質管處承擔著全集團原料進廠、產品出廠以及中間過程的質量管控,全處一共70多人,基本上都是承留鎮(zhèn)、思禮鎮(zhèn)周邊的人,化驗室的骨干人員也都是企業(yè)自行培訓成長起來的?!彼龓ьI記者隨機進入三樓的化驗室,化驗員成艷麗、李芳芳、韓軍偉正在調配試劑,他們都是周邊農村的村民,有的人在這里工作已達10年以上。
承留鎮(zhèn)南勛村村民成長福曾參加過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并落下了殘疾,生活較為困難,金利集團根據他的身體情況,安置他在公司澡堂工作了十幾年直至退休。
脫貧攻堅是一面鏡子,照出了金利集團的時代作為;脫貧攻堅是一支溫度計,測出了以成全明為代表的民營企業(yè)家的情懷溫度;脫貧攻堅更是一張考卷,彰顯了金利人在回答時代命題時的無私擔當和傾心奉獻。
南勛村旁,五指河日夜流淌,見證了成全明曾經的創(chuàng)業(yè)艱難。他種過地、當過兵、開過磚廠。他經常說:“我是土生土長的南勛人,泥腿子出身,因為黨的好政策,我們富裕起來了,致富不忘黨恩,一定要回報社會?!?/p>
為了推動南勛村的經濟發(fā)展,金利集團成立了村企幫扶領導小組,十多年來,該集團累計投資2000余萬元,新修村中干道38公里,修筑涵洞170米,幫助村里架設了自來水管道、天然氣管道,安裝了有線電視,建成高標準燈光球場和文化活動中心,成立了村戲劇團和文藝表演隊、籃球隊等,南勛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獲評為“河南省百強村”稱號。
從2005年起,金利集團在南勛村設立了“老年協(xié)會基金”,每年拿出20余萬元,每年重陽節(jié)時為該村60歲以上老人發(fā)放米面油,分年齡階段為村中老人發(fā)放補助金,對全村評選出的“五好家庭”“好媳婦”“好婆婆”進行表彰獎勵。
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相傳的根本舉措。十余年來,金利集團為南勛村的高考錄取大學生進行獎勵,目前共有200余名該村學生累計獲得獎勵基金70余萬元。從2012年開始,金利集團每年為濟源一中貧困學子捐款25萬元,目前已累計資助200萬元;為承留六中貧困學子資助6萬元;集團和托克公司聯合捐助承留鎮(zhèn)小學、北勛小學總計200萬元助學善款。
在金利人身上,總是散發(fā)著一種溫暖的力量?;貓笊鐣床干h?,這是他們一言九鼎、字字千鈞的承諾,更是真金白銀的付出。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05年以來,金利集團針對教育助學、直接捐助、構建和諧社會、新農村建設等累計捐資捐助超過3000萬元。領頭人成全明也先后榮獲了“河南省勞動模范”“河南省改革開放30年領袖人物”“河南省優(yōu)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河南省光彩慈善公益優(yōu)秀人物”“濟源市首屆優(yōu)秀復轉軍人”等榮譽稱號。
一分廠電解車間主任李超
四分廠硫酸轉化中控室員工姚灣
僅僅是捐資捐助,只是為周邊村民“輸血”,如何實現周邊廣大村民的自身“造血”功能,則是金利集團更為關注的事項。
按照濟源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金利集團對接幫扶承留鎮(zhèn)大溝河村、張河村的精準扶貧工作。大溝河村位于濟源市西南深山區(qū),四面環(huán)山;張河村位于濟源市承留鎮(zhèn)西北部山區(qū)。長期以來,兩村村民靠種地和極少的經濟林作物為生。
通過對兩個村實地調研走訪后,金利集團對口幫扶工作組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幫助兩個村制定了工作規(guī)劃,理清了發(fā)展思路,并多方考察為他們尋找脫貧路徑。
金利集團向大溝河村捐贈18萬元建設了便民服務中心,向張河村捐贈30萬元項目幫扶資金。同時,“變輸血為造血”,支持兩村發(fā)展綠色健康產業(yè),在大溝河村沿線步道和旅游景點植樹1萬余株國槐進行綠化,引導大溝河村利用自身天然的資源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健步行、生態(tài)農業(yè)以及林下養(yǎng)殖,帶動“農家樂”等相關服務產業(yè),幫扶該村貧困戶銷售西瓜、蜂蜜、山雞蛋和蘿卜白菜3萬余元。河南省愚公干部培訓學院建設在張河村,金利集團引導張河村民借助地理優(yōu)勢,鼓勵村民靠山吃山,發(fā)展特色鮮明的生態(tài)產業(yè)鏈,種植有機蔬菜,成立農產品合作社生產手工石磨面、土饃、柿醋等產品。
依照政策,金利集團優(yōu)先安排兩村貧困人口到集團就業(yè),目前已幫扶解決46名張河村、大溝河村村民就業(yè)。
如今,兩村村民的生活大為改觀。大溝村貧困戶現已全部脫貧,對張河村的幫扶正有計劃、分批分階段地進行中。大溝村黨支部書記李興田感激地說:“金利集團除了直接捐助幫扶我村之外,還給村民指出了一條致富之路,幫助貧困戶一步一步奔向小康?!?/p>
2020年春節(jié)剛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國。面對疫情蔓延,金利集團發(fā)出了“抗疫復工兩不誤”的動員令,全集團聞令而動,從源頭進行扎實細致的摸排把控,通過公司公眾號、板報、制作宣傳手冊等多種方式,全范圍、多頻次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貫。每天定時對班車、餐廳、澡堂、宿舍進行防疫消殺。
資助張河村貧困學生大學助學金
向張河村捐助項目資金
為南勛村防控疫情捐款
大溝河村村民向金利集團送錦旗致謝
疫情期間,金利集團圍繞“六穩(wěn)”“六保”,千方百計穩(wěn)生產、趕進度,做到“繃緊防疫弦、生產不停歇”,由于防控有效,集團各個生產工序、所有生產線全部滿負荷生產,員工全員上崗。
2月初,時值疫情防控最吃緊的階段,集團所在鄉(xiāng)鎮(zhèn)疫情防控的各項物資緊缺、資金告急。疫情十萬火急,生命重于泰山。2月4日,金利集團黨政班子和工會向全體職工發(fā)出了倡議,號召全體黨員、職工和愛心人士獻出一份愛心,以綿薄之力共同“抗疫”。成全明個人帶頭捐款17萬元,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積極響應,踴躍捐款,短短2天時間內共募集善款24萬元。
2月5日,金利集團向結對扶貧村大溝河村、張河村及承留鎮(zhèn)各村捐款100萬元,助力各村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zhàn)。在捐款儀式上,承留鎮(zhèn)黨委書記陳明亮代表鎮(zhèn)黨委、政府以及受捐助的承留鎮(zhèn)各村向金利集團表示感謝,感謝關鍵時刻金利集團的大愛擔當。成全明表示:“這場無聲的戰(zhàn)斗牽動著億萬中國人民的心,公司作為承留鎮(zhèn)支柱企業(yè),關心防控疫情、貢獻力量我們義不容辭,公司還將密切關注疫情發(fā)展,全力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p>
金利集團熔池熔煉爐外景
截至目前,金利集團已累計捐出疫情防控???34萬元。有網友在集團公眾號上留言:“疫情面前,守職擔當,筑牢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就體現在這里,為金利集團點贊!”
2020年2月20日,中共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赴金利集團指導調研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對金利集團防疫復產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高60米的制氧分廠分餾塔矗立在金利大道旁,成為金利集團的標志性建筑,富氧底吹爐熱浪滾滾,廢舊蓄電池環(huán)?;厥障到y(tǒng)運轉正酣,廠區(qū)內綠植蒼翠,遠方丘陵疊嶂,金利集團各處顯現出一片生機。
在金利集團,環(huán)保不僅僅是各級政府的強制要求,更是一種高度的責任自覺。成全明在與記者交流中,多次提及環(huán)保,在他看來,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賴以生存的社會環(huán)境,就是最大的社會責任。
言為心聲,行為心表。走過粗放燒結、人工攪拌的土法煉鉛,經過4次重大技術升級和設備更迭,金利集團如今采用了國際領先的富氧底吹和液態(tài)鉛渣側吹直接還原工藝,能耗大幅降低,環(huán)保日益領先,效益也步步提升。
2008年,金利集團投資2000余萬元建設了廢水處理工程;2011年,再投資2000余萬元建成了廢水深度處理設施,實現公司廢水達標循環(huán)。2012年,投資1億元建成余熱發(fā)電項目,年利用余熱蒸汽43.2萬噸,年發(fā)電6471萬千瓦時,實現年節(jié)能2.26萬噸標煤。
金利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優(yōu)先使用地表水的號召,于2017年投資500萬元建設了孔莊水庫,通過渠溝將沁河水引入孔莊水庫,后續(xù)通過管道自壓流入廠區(qū),實現了全集團使用地表水的目標,節(jié)約了寶貴的地下水資源。
目前,金利集團擁有2條電解鉛生產線,1條貴金屬冶煉生產線,3條年處理量達44萬噸的廢舊蓄電池綜合回收處置線,年產電解鉛30萬噸,黃金10噸,白銀1500噸,硫酸25萬噸,冰銅1萬噸,次氧化鋅5萬噸,銻白1萬噸,精鉍1000噸。
金利集團總工程師楊華鋒介紹,金利集團擁有省級科研中心及專業(yè)研發(fā)團隊,現已獲得國家專利51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態(tài)鉛渣側吹爐直接還原技術獲得國家有色金屬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被中國工程院院士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建議推廣應用”,自主研發(fā)的鉛陽極泥處理、銅浮渣處理、再生鉛項目、粗銻生產技術等四項科技成果已通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金利集團電解鉛生產線
“國家的排放標準在不斷調低,集團也不斷升級工藝,采用離子液吸收工藝的脫硫設施,超低溫工藝的脫硝設施,通過設備提標改造,各項排放指標遠低于‘2+26’城市執(zhí)行的特別排放標準和省控標準。近三年來,集團每年的環(huán)保投入都超過1億元。”楊華鋒說。
中國原生鉛礦產資源稟賦不足,對外依賴程度高,發(fā)展國內再生鉛產業(yè),實現資源循環(huán)再生,這是中國鉛冶煉工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金利集團辦公室主任張麗陪同記者走進金利集團旗下的聚鑫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她介紹說:“國內汽車、電動自行車行業(yè)淘汰產生了大量的廢鉛酸蓄電池,前些年這些廢電池都是小作坊手工回收,對環(huán)境污染很大,近幾年,我們一共上了3條廢舊蓄電池綜合環(huán)?;厥障到y(tǒng),總計年處理量44萬噸?!?/p>
記者在現場看到,廢鉛酸蓄電池首先經過破碎后瀝出廢硫酸,廢硫酸經過過濾凈化后產出純凈的稀硫酸,送往硫酸車間與濃硫酸混合產出產品硫酸;剩余的廢電池再經過破碎、濕法篩選和水力浮選,分離出鉛膏、鉛柵、ABS樹脂等物料。之后,鉛柵熔化除雜后用于生產合金鉛,鉛膏熔煉成為粗鉛再精煉成為精鉛,ABS樹脂經過破碎分色后制粒包裝。經過封閉式處置,廢鉛酸蓄電池在這里實現了“吃干榨凈”、綜合回收,既治愈了環(huán)保之疾,又緩解了原料之困,成為金利集團綠色環(huán)保、再生循環(huán)理念的直接展示。
金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成全明
2020年5月23日,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指出:“民營企業(yè)在中國這個希望的田野上,開始確實是一片荒蕪。但是到今天,民營企業(yè)發(fā)展到如此之規(guī)模,起到當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此之貢獻,確實是很了不起的。我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斗,不斷地去克服困難?!?/p>
當前,中國的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zhèn)勞動就業(yè),90%以上的企業(yè)數量。
從早期淘汰的燒結鍋,走到目前國際領先的富氧底吹工藝;從建廠之初粗放式的管理,走到如今信息化、精細化、成熟化的現代企業(yè)管理模式;從名不見經傳的村辦企業(yè),走到年產值突破兩百億的大型鉛企標桿,金利集團用25年脫胎換骨的發(fā)展,擘畫出一條華麗的上揚線。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決戰(zhàn)決勝之年,金利集團如何積蓄更多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答案就是:唯有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把企業(yè)打造成工藝先進、環(huán)保優(yōu)良、企地和諧的新型工業(yè)企業(yè),穩(wěn)崗拓崗,精準幫扶,才能為脫貧攻堅偉業(yè)注入更深入、更有力、更溫暖的力量。
采訪即將結束時,成全明望著遠方,語氣堅定地表示,金利集團將不負重托,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各級黨委政府的號召,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產值500億元,向著“百年金利”的目標奮勇前進,讓“企興市強”“國富民強”的目標變?yōu)槊篮矛F實。
無論走多遠,都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在金利集團廠區(qū),有一條醒目的標語:“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對股東、員工、客戶和社會負責?!边@是金利集團的企業(yè)使命,是金利人征帆高掛的堅定決心,更是他們回報社會、造福一方的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