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聯偉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滾筒式露天采煤機是露天煤礦采煤設備,該設備集破碎、采掘、裝載、合并穿爆等功能于一體,具有開采連續(xù)、工序單一、選采準確、機動靈活等優(yōu)點,可廣泛適用我國不同煤層賦存條件,并可減少二次破碎,降低采煤成本,是采用輪斗挖掘機、電鏟等主流裝備開采工藝的有效補充,對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世界上有20 余家公司生產滾筒式露天采煤機,其中著名的有德國Wirtgen 公司的SM 系列,Krupp 公司的KSM 系列,美國Huron 公司生產的Easi-Miner 系列,山特維克公司生產的VASM 系列,JOY 公司生產的CM 系列,其中Wirtgen 公司的SM3000X 型應用廣泛,目前在用約200 余臺;我國自20 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制滾筒式露天采煤機,主要有哈爾濱煤礦機械研究所研制的CLG300 型和LMG2000 型、中信重型機械公司研制的CLG-5600 型、河北神風公司研制的LMG950 型、遼源金圣公司生產的LMG900A 型和峰峰集團天澤公司研制的LMG1150型。因國內缺乏露天截割滾筒設計研究,相關參數憑經驗和類比設計,導致國內露天采煤機的可靠性普遍較低[1-2]。
截割滾筒設計參數繁多,相互關系復雜,造成設計過程繁瑣,所以有必要進行相關參數的設計研究。國外對截割滾筒的設計研究起步較早,相繼形成了前蘇聯的“承壓核”理論和英國伊萬思的“最大拉應力”理論兩大理論體系,為截割滾筒設計奠定了理論基礎。此外,久易、山特維克等公司以及相關大學等成立了截割試驗中心,分析煤巖參數、滾筒截割參數二者之間的關系[3-4]。
從截割滾筒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截割參數計算、布齒設計、載荷計算等方面,提出滾筒式露天采煤機的截割滾筒設計方法。
滾筒式露天采煤機的截割滾筒是一種銑削式破煤機構,其工作原理與結構與井下連續(xù)采煤機的采煤方式相似。
滾筒式露天采煤機和井工連續(xù)采煤機的工作原理相似,均為驅動旋轉截齒自上而下銑削煤層,不同之處主要有2 點:①煤層賦存條件的差異性。井下煤層受地壓影響,煤層存在一定的壓酥帶,容易截割崩落式落煤;露天煤層因表面被完全或部分剝離,不易落煤;②開采自由面的差異性。開采工作中,滾筒式露天采煤機在拉溝作業(yè)時有2 個自由面,正常作業(yè)時有3 個或2個自由面;而井下連續(xù)采煤機在掏槽作業(yè)時有1 個自由面,下切作業(yè)時為2 個自由面,采垛作業(yè)時增加1 個自由面,因此,從自由面數量來講,井下連續(xù)采煤機開采難度較大。
滾筒式露天采煤機和井下連續(xù)采煤機的截割滾筒結構相似,兩者均采用橫軸式截割滾筒,截割滾筒式位于機身前端,可上下調高運行,切割煤層厚度大,切割硬度小,煤質粒度小,截割滾筒一般采用三段式結構,如圖1 所示。
圖1 滾筒式露天采煤機截割滾筒典型結構
以某型露天采煤機設計指標為例,進行相關參數計算。已知:采高H=5 m,截寬B1=6 m,截深B2=0.8 m,專門開采平均f≈2 的煤,截割阻抗AX=360 N/mm,脆性系數B=2.1,密度γ=1.35 t/m3,滾筒直徑D=1.31 m。
露天采煤機開采作業(yè)循環(huán)工序主要包括掏槽、下切、升刀3個工序,故一個作業(yè)循環(huán)時間為三者工序時間之和.
生產能力可由式(1)計算:
式中 t1——掏槽時間
t2——下切時間
t3——升刀時間
露天采煤機最大牽引速度主要依據下切工序作業(yè)時間和滾筒中心經過的弧長S 計算。如圖2 所示,依據幾何關系,弧長S 為:
式中 H1——截割臂回轉中心距底板的高度
L1——截割臂回轉中心距滾筒中心的距離
最大牽引速度:
圖2 弧長S 與采高H 的關系
滾筒轉速是露天采煤機的主要運動參數之一,截齒速度與截齒消耗率正相關,一般設計截齒速度在3.5 m/s 以下。轉速主要按滾筒直徑選取,按式(4)[5]計算。
切削厚度是切削平面法向截齒軌跡順序之間的距離。計算切削阻力和比能耗的重要參數,最大切削厚度hmax按式(5)計算:
其中,m 為每條截線上的截齒數,采用棋盤式雙螺旋布齒時,m=1。
為減少齒座及齒套與煤壁的磨損、避免煤炭發(fā)生二次破碎、降低能耗,最大切屑厚度應小于截齒的徑向出刀量Lp,見式(6)。
其中,Lp可由截齒構造出刀量和截割角計算獲得;k 為二次破碎系數,切向截齒取1~1.2。
截線距指相鄰截線的距離,由式(7)確定最佳截線距[5]。
(1)確定被截割煤層的比能耗,見式(8)。
式中 A——基準煤截割阻抗,200 N/mm
HWB——基準煤比能耗,當牽引速度為3 m/min 時,該值取0.44 kW·h/t
(2)截割電機功率計算[6]
式中 K1——功率利用系數,2 臺驅動時取0.8
K2——功率水平系數,當采用自動牽引調速和電機過載系數2.6 倍以上時取1按上述計算公式,得到滾筒主要設計參數,見表1。
表1 滾筒主要設計參數
按以下原則進行布齒設計,繪制截齒排列圖,如圖3 所示。
圖3 截齒排列圖
(1)采用雙螺旋棋盤式對稱結構,截割時可形成對稱式截槽以減少側向力。
(2)端盤與筒體的螺旋線旋向相反,進一步抵消相互之間側向力。
(3)采用沿螺旋滾筒均布布齒方法,保證螺旋線封閉,載荷均衡。
基于載荷模擬計算方法[7]編制露采機滾筒載荷計算模擬程序,輸入邊界條件,求解滾筒所受載荷。
如圖4、表2 所示,滾筒受到的瞬時三向阻力為水平截割阻力Rx和豎直截割阻力Ry(側向力忽略不計),二者阻力均小于設計值,且載荷變異系數均較小。
圖4 滾筒受到的瞬時三向阻力曲線
表2 滾筒截煤時的載荷統計及設計參數校驗
如圖5、表2 所示,滾筒受到的瞬時旋轉阻力矩Mz,該值的變化均小于設計轉矩。
綜上,滾筒設計參數,經載荷Rx、Ry、Mz校核,滿足工況要求。
圖5 滾筒受到的瞬時旋轉阻力矩曲線
針對滾筒式露天采煤機的工作機構設計,推導主要設計參數,提出布齒設計和載荷驗證方法,形成一套較完整、合理的露天采煤機滾筒設計方法,為滾筒式露天采煤機的研制提供設計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