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才
教育是走向未來的基礎(chǔ),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但教育也是個大工程,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其中家庭教育更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有兩種狀態(tài)很值得我們思考。
一種狀態(tài)是“早教”,有的打著“國學”旗幟,有的打著“國際”牌子,琳瑯滿目,煞是好看,這類廣告做得很好,這樣的早教中心很有市場。他們的口號基本都是“贏在起跑線上”,其內(nèi)容關(guān)于胎教、啟蒙教育、智力開發(fā)、特長訓練.....早教很有市場,都是源于父母對孩子的“愛”。這種“愛”殊不知已經(jīng)有所變味,有種山西煤老板貧窮乍富的味道。同事家孩子四歲了,每個周六上午練習舞蹈、周六下午練習鋼琴、周末又開始練習書法...唯獨沒有單獨陪孩子一起爬山涉水的時間。每當談起孩子,臉上的感覺都是又急又氣還帶有淡淡的自豪感:我給孩子花了多少錢練習特長,孩子又是多么的不領(lǐng)情、多么的不愿意去......在一次交談中,我從生物角度給她說,過早的練習舞蹈、鋼琴對小孩子骨骼發(fā)育不利。那位女同事深有感觸地說:“他們幼兒園從小班開始就有練習舞蹈的,到了大班幾乎所有的女孩子都在練習舞蹈?!边@就是我們的現(xiàn)狀,這就是一個盲目跟風的時代的現(xiàn)狀!
另一種狀態(tài)是是撒手不管。王某,家境都很殷實。他的厄運來自于小學三年級。他口述,“一二年級的他還能跟得上課程,到了三年級,父母經(jīng)常吵架,姐姐躲在奶奶家,那時的他跟著父母。他天天害怕父母離異,所以開始把心思不放在學習上。他的“成名”來源于三年的一次作文,老師讓他們寫百余字的小作,他是在沒有什么可寫的,就寫了百余個“人”。”現(xiàn)在他的父母,沒有離異,然而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在他身上。他們只是在初一升學的時候來過一次,以后所有的家長會全是缺席。我打電話和他們溝通的時候,他們說“這個孩子讓他們傷透了心,費盡了各種心思就是不學習,就是愛惹事......”沒有任何一個說到他們曾經(jīng)的不痛快是否給孩子留下陰影。以后來給孩子送東西都是送到門衛(wèi)或者讓我稍給孩子,家長會的時候就說“很忙”。王某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自信,我們相處快兩年了,他和我交流的時候從來不看我的眼,眼神總是躲躲閃閃。我們倆一年前就約定了能夠在交談的時候給對方一個眼神,但是這一年來,他總是說不習慣、不敢、不會......這就是我們的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光靠老師是遠遠不夠的,家長資源是不可忽視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家校教育一致,學生才會健康向上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