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時代高等教育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切實提升本科教學質量。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是本科院校強化教學質量管理和監(jiān)督的重要舉措,各高校都有較成熟的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但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應健全和完善學生教學信息員獎懲制度與管理部門聯(lián)動協(xié)調機制,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加快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邁向規(guī)范化、制度化、信息化軌道。
[關鍵詞] 教學質量保障;新時代;教學信息員制度
[作者簡介] 蘇翠紅(1974—),女,廣西貴港人,玉林師范學院教務處工程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 G64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25-0341-03? ? [收稿日期] 2020-03-14
一、引言
2018年6月21日,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提出要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造就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本科院校必須建立和完善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而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是高校強化教學質量管理和監(jiān)督的重要舉措,它對深化與革新教學管理理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實施意義
監(jiān)控機制有效建立與實施是新時代高校本科教育健康快速發(fā)展的有力保障。高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對規(guī)范學校日常教學管理、促進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及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體現大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性。讓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和理念并提高綜合素質、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能力以至于掌握真理,這是高等院校進行人才培養(yǎng)活動、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最好體現。學生是認識的主體也是發(fā)展的主體,高校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管理,賦予學生相應的教學管理話語權。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是高校保障大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及教學管理的民主權利,更是激發(fā)大學生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最好體現。
2.體現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紐帶作用。學生教學信息員作為學生代表,在高校教學管理部門的組織領導下,直接參與到學校各項教學管理工作中去,在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教師和學生三者之間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學校人才培養(yǎng)提供了及時有意義的教學信息,學生不再是以往被教育、被管理的單一角色,而是對高校教學管理擁有知情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的教學管理重要參與者。
3.高校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良好的教學質量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保障,是堅持“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時代高校得以長久生存與發(fā)展的根本之道。學生教學信息的反饋采集和分析利用是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加強學生教學信息員隊伍建設,快捷了解學生對學校教學工作及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學習條件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能夠增強師生交流、把握教學質量管理信息、提升教學管理水平。
三、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實施
如何發(fā)揮并落實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在實際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的作用,各高校都有其較成熟的管理方法。以筆者所任職的玉林師范學院為例,其在組織機構、選聘使用、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在本科院校中的實施現狀。
1.健全組織機構,實行校院兩級管理。學生教學信息員實行校院兩級管理模式,學校統(tǒng)一組建校級教學信息組,掛靠教務處,組員由各二級學院學習部的部長組成,主要負責收集、匯總本學院信息員的意見和建議并做好信息反饋。二級學院組建院級教學信息組,組長由學習部的部長擔任,主要負責統(tǒng)籌安排本二級學院信息員的日常工作,二級學院的教學秘書擔任教學信息組指導老師,具體指導信息組的相關工作。院級信息組成員由二級學院根據學生教學信息員的選聘條件自主選聘,每個班級設1名信息員,優(yōu)先從各班學習委員選聘,也可由班級擇優(yōu)推薦符合條件的學生擔任。
2.聘任條件優(yōu)選優(yōu)聘,程序嚴格。為確保教學信息反饋工作及時、有序、有效進行,學生教學信息員的聘任程序嚴格,優(yōu)選優(yōu)聘。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條件:第一,思想品德好,遵守校規(guī)校紀,無違紀現象;第二,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有余力,成績優(yōu)良;第三,為人正直,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善于聯(lián)系老師和同學,能代表廣大同學反映意見和建議;第四,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五,組織紀律性強,有保密觀念。
3.工作職責要求細致全面。為了幫助學校及時了解一線教學狀況,保證學生信息員反饋各類教學信息客觀公正、理性真實,學生信息員都有明確的工作職責,要求細致、全面地收集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水平和教學過程各環(huán)節(jié)的意見和建議;反饋學生對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教學活動的組織安排、教學質量管理、專業(yè)課程設置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反饋學風狀況,包括出勤情況、課堂紀律、課堂參與、課外作業(yè)、考風考紀等。
四、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實施成效
1.促進“教”與“學”的結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課堂是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溝通交流平臺,作為課堂教學“學”的主體,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效果以及教學廣度和深度等方面感受最深,評教信息也更為準確全面。在學生教學信息員的引領和帶動下,會有更多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的“教”與“學”的溝通和交流中來。在此過程中,教師不但能及時了解學生對所授課程的興趣、態(tài)度、需求和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還能及時有效調整教學活動的內容和方法,滿足學生需求,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也能和老師敞開心扉,說實話、心里話。事實也證明,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建設,既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也得到促進和提升。
2.推進課程改革,促進教風學風建設。教師是課程的執(zhí)行者、實踐者和研究者,課堂教學是教師實施課程的載體,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課程改革與實施要依靠師生共同努力,學生特別是教學信息員不僅對教師的教學過程進行監(jiān)督,同時,對教師的課程理念、課程結構以及課程教學特色等也會做出相應的評價。學生的評價或信息員的信息反饋,給教師帶來一種無形的鞭策,促進教師的責任意識,激發(fā)教師積極推進課程改革與實踐。隨著教師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學生上課不專心、怠學等不良現象逐步減少,學校教風學風建設得到良好的促進。
3.促進教學管理,完善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實行,教學信息組的組建,讓學生信息員在學校教學活動中起到橋梁紐帶的作用,不但充分反映學生對教學問題的反饋信息,而且使學校教學管理者的意圖得到廣大學生的理解,學校教學改革措施切實落到實處。同時,通過學生教學信息員反饋的信息,教學管理部門能夠第一時間發(fā)現在教學管理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及時完善和解決,減少了信息反饋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管理效率,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
五、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信息反饋不夠通暢。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因為部分信息員對自己所負責的工作職責了解不夠充分,對信息員制度在學校教學質量管理及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到位,工作責任心還不夠強,因此,在教學信息反饋中,積極性不夠高,信息反饋不夠及時或流于形式,致使教學信息反饋渠道不夠通暢,學生對教師教學或對學校教學環(huán)境、條件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得不到及時的反饋和解決,阻礙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2.教學信息反饋不夠真實和全面。絕大部分信息員都能夠按照學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工作要求,及時快速地把廣大學生對教師教學及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反映上來,但部分學生信息員在教學信息反饋工作中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思想顧慮,認為向學校反映任課教師的教學情況無異于公開講老師壞話,擔心老師批評或責罰,影響到期末考試成績,不敢如實匯報教學信息,導致信息反饋不夠真實和全面,有的反饋信息表述不明確、避重就輕,容易忽視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最普遍或矛盾最突出的問題,也導致學校收集的教學信息存在一定的失實和偏差。
3.學校職能部門對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重視不夠。學生教學信息員反饋的信息以及意見和建議絕大部分是真實和中肯的,它們對學校教學以及學校工作開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學生反饋的問題常常涉及到多個部門,要解決這些問題往往不是一個部門就能夠全部解決和處理完成的,有時需要各個部門或二級學院協(xié)調合作。目前,部分職能部門以本為本、以教學為中心的思想意識不夠,學生反映信息的處理機制落實不到位,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lián)動機制也沒有形成,遇到問題相互推諉的現象時有發(fā)生,致使教學信息反饋鏈接中斷和信息反饋的滯后,一定程度上對教學信息員的信息反饋工作造成了影響,影響了學生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也阻礙了學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作用的發(fā)揮。
六、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改革新舉措
1.樹立質量意識,增強教學信息反饋監(jiān)控力度。加強學生教學信息員隊伍建設,明確隊伍建設要求與目標,牢固樹立教學質量意識。在日常教學與管理中,加強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實施落地和有關活動的宣傳工作,增強學生認同感和積極性,營造學生教學信息反饋工作良好環(huán)境,提高教師對學生反饋教學信息的重視度,有效推進教學信息反饋、收集、分析和解決力度,增強教學信息反饋監(jiān)控作用力,提高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效率。
2.建立激勵機制,增強學生信息員履職能動性。結合學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管理要求,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通過制定和實施相關獎勵和約束制度,充分發(fā)揮學生教學信息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完善信息反饋工作例會制度,規(guī)定學校和各二級學院定期召開學生教學信息員工作會議,進行總結與交流,積累經驗。學校每學年對學生教學信息員進行考核和表彰,考核合格的,年度綜合素質測評給予加1分,授予“合格教學信息員”稱號;表現出色、成績突出的信息員,授予“優(yōu)秀教學信息員”稱號,年度綜合素質測評給予加2分,并參考德、智、體綜合測評辦法評為校級優(yōu)秀通訊員,優(yōu)先考慮參選“校優(yōu)秀學生干部”“優(yōu)秀畢業(yè)生”等。
3.利用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提高信息反饋質量。傳統(tǒng)的教學信息反饋模式較為單一,缺乏互動性、公平性和時效性。為提高教學信息反饋工作效率,高校應突出現代化通信技術的作用,研發(fā)或搭建教學信息反饋網絡管理平臺,依托信息科技輔助教學監(jiān)控,建立多元化的教學信息反饋渠道。合理利用QQ群、微信等通信網絡平臺,結合教學管理網站、辦公電子郵箱、電話、座談會等方式,搭建教學信息反饋和信息處理工作平臺,擴充信息反饋來源渠道和收集能力,提高教學信息反饋和處理的質量和實效性。
七、結束語
深化本科人才培養(yǎng)體系改革,切實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是新時代本科院校發(fā)展的核心任務。實施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是目前高校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質量監(jiān)控保障手段,而作為學校教學一線信息反饋和收集者的學生教學信息員,其所反饋和提供的建議和意見為學校決策層、教學單位等職能部門及時掌握學校教學運行情況,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教學管理工作和教學質量,形成良好的教風、學風,有著重要價值和積極意義。當然,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還會不斷出現,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創(chuàng)新與完善,完善獎懲機制,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新媒體提高信息反饋、傳達時效性,形成并完善管理部門聯(lián)動協(xié)調機制,縮短信息反饋渠間距,暢通雙向反饋渠道,加快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邁向規(guī)范化、制度化、信息化軌道,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參考文獻
[1]喬玉香,張光亞,張崇根.地方高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實踐及優(yōu)化策略探討[J].高教論壇,2011(04):76-79.
[2]張娜,張克營.地方高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實踐與思考[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30(05):125-127.
Abstract: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tated explicitly the new mis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times is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and to promot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Stud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teaching quality.Many universities have been practicing this system,bu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To solve the problems,we should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rewards and penalties,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mong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as well as employ modern means to lead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to normalization,systematization and informization.
Key words: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new era;teaching inform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