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威
摘 要 對于城市污水廠來說,如何才能合理、科學而有效地處理剩余污泥是其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為提高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脫水技術,筆者以《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脫水技術研究》為課題,從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傳統(tǒng)脫水技術入手,對其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地探析,并在此基礎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新興的剩余污泥脫水技術。
關鍵詞 城市污水廠 剩余污泥 脫水技術
中圖分類號:X730文獻標識碼:A
1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傳統(tǒng)脫水技術
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如何才能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率成為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生活污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避免會產生的廢物,而這些污水中總會伴有剩余污泥,把剩余污泥進行脫水處理不僅有利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可以更好地處理這些剩余污泥,達到廢物利用的目的。一般來講,剩余污泥的成分都比較復雜,而且其性質非常的不穩(wěn)定,如果我們直接將其排放到環(huán)境中必然會對土壤、水資源和大氣造成嚴重的污染。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樣才能合理、科學而有效地處理剩余污泥成為城市污水廠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其中的脫水技術成為剩余污泥必然會經歷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為其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穩(wěn)定化處理奠定基礎。
從整體上來看,當前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傳統(tǒng)脫水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一是自然干化處理。顧名思義,這種剩余污泥脫水技術就是利用自然干化的方式將剩余污泥中的水分進行脫干。常用的方法有污泥池法、沙地干化床和冷凍脫水等。與其它傳統(tǒng)脫水技術相比,自然干化的成本非常低,而且操作比較簡單,對操作人員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較低。但是,這種廉價的脫水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處理周期長、有害無益殘留、脫水不夠徹底等。采用這種方法脫水往往需要花費五周的時間;其二是利用機械脫水的方式對剩余污泥進行脫水處理。這種脫水方式也比較常見,其原理是利用離心機使水分從污泥中脫離出來。除此以外,還有依靠壓力進行壓濾處理,相當于是把水“擠出來”。其實質上都是利用過濾介質兩面的壓力差作為推動力,使污泥泥水強制分離。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脫水處理其脫水效率較高,但是短時間內也不可能使污泥中的水分有效脫除。有研究結果已經表明,采用這種方法對剩余污泥進行脫水處理以后,污泥中的含水量仍然居高不下,甚至超過了80%。所以從這里就可以看出,這兩種傳統(tǒng)的剩余污泥脫水技術既存在一定的應用優(yōu)勢,但同時還存在明顯的不足,需要進行改進和優(yōu)化。
2新興的剩余污泥脫水技術
提高剩余污泥脫水率一直以來都是城市污水廠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污水廠既要考慮成本問題,同時還要考慮處理效果,而很多剩余污泥脫水技術并不能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國內剩余污泥穩(wěn)定化、無害化程度較低,而且還表現出“重水輕泥”的問題,所以這就要求政府以及企業(yè)要打破這種現狀,加大在剩余污泥脫水技術研發(fā)方面的投資力度,提高企業(yè)的社會責任,不斷朝著可持續(xù)方向發(fā)展。在這種市場需求下,涌現出一些新興剩余污泥脫水技術,提高了剩余污泥脫水效率。
2.1超聲波污泥脫水技術
從超聲波的本質上來講,其也屬于一種能量,而超聲波污泥脫水技術就是利用超聲波的能量去迫使水與污泥分離。超聲波能夠在液體中形成“空穴”,使局部產生高溫高壓,同時形成很大的水剪切應力,對污泥中的菌膠團產生破壞作用,迫使污泥中的結合水釋放出來,有效提升了剩余污泥的脫水率。決定超聲處理脫水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所選擇的超聲波頻率大小以及進行超聲時間的長短,當然,污泥自身的性質也是影響脫水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選用超聲波技術對剩余污泥進行脫水處理時既要充分考慮剩余污泥的來源與特點,同時還要設定好超聲波頻率與超聲的時間,確保脫水效率。
2.2生物淋濾技術與電滲透技術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脫水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比如生物淋濾技術在剩余污泥脫水領域中不僅成本低廉而且屬于環(huán)境友好型技術,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去除污泥中的水分效果良好。電滲透技術處理剩余污泥的的水分其實就是利用滲透的原理使污泥中的固體顆粒與水分在電場的影響下進行定向運動,然后再利用多孔固體濾膜進行過濾,最終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
3結束語
一言以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城市隨之不斷的擴張,越來越多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被逐漸建成投產,污泥的整體排放量也處于不斷增加的趨勢,如何處置剩余污泥成為當前城市發(fā)展所關注的重要問題。把剩余污泥進行脫水處理不僅有利于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可以更好地處理這些剩余污泥,達到廢物利用的目的。因此,政府以及企業(yè)要打破這種現狀,加大在剩余污泥脫水技術研發(fā)方面的投資力度,提高企業(yè)的社會責任,不斷朝著可持續(xù)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徐振佳,張雪英,周俊,李想.城市污水廠剩余污泥脫水技術綜述[J].凈水技術,2018,37(02):38-44.
[2] 蔣廷弘,陳鮮,汪文生,盧雪飛.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系統(tǒng)的技術改造及優(yōu)化運行[J].中國給水排水,2015,31(0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