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茜元
(廣西南寧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心內科,廣西 南寧 530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數心臟疾病進展至終末階段時的一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心室充盈、射血功能下降及心排血量明顯減少,患者心功能明顯下降造成心臟難以滿足機體供血及組織和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資料顯示其5年病死率高達50%[1],對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危害。近年來研究表明炎性因子與CHF之間關系密切,炎性因子在CHF發(fā)生和進展中起著促進作用[2]。美托洛爾作為一種β-受體阻滯劑是現階段CHF常用的治療藥物,而曲美他嗪作為一種新型長鏈3-酮酰輔酶A硫解酶抑制劑在改善心肌細胞能量代謝、緩解心力衰竭癥狀方面的效果獲得肯定。兩者聯合用藥是CHF臨床治療的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美托洛爾聯合曲美他嗪對CHF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CH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中關于CHF的診斷標準[3],結合患者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及心電圖、影像學等相關檢查予以確診,排除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異常、血壓或心率過低、惡性腫瘤、精神異常、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內分泌或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涉及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等情況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組,其中研究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齡41~74歲,平均(59.36±7.19)歲;病程(7.25±2.14)年;原發(fā)疾病為:缺血性心肌病26例、高血壓心臟病11例、擴張型心肌病6例;心功能按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分級標準,Ⅱ級14例,Ⅲ級24例,Ⅳ級5例。對照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齡42~76歲,平均(60.85±6.93)歲;病程(7.48±2.26)年;原發(fā)疾病為:缺血性心肌病25例,高血壓心臟病11例,擴張型心肌病5例;心功能按NYHA分級標準,Ⅱ級13例,Ⅲ級23例,Ⅳ級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均衡性。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干預,如休息、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保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等,必要時予以吸氧,酌情使用強心劑、利尿劑量、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ARB)等藥物。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口服治療,初始計量為6.25 mg/次,2次/d,之后根據患者病情及對藥物耐受情況調整劑量,但最大劑量不能超過100 mg/次,2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曲美他嗪(瑞陽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口服治療,劑量為20 mg/次,3次/d。兩組患者均以連續(xù)用藥3個月為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臟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變化情況,并評價患者臨床療效。①采用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患者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等;②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離心后分離血清置于冰箱保存待測,其中超敏C-反應蛋白(hs-CRP)采用散射比濁法測定,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4療效評價標準[4]:①顯著改善:與治療前相比較,患者經治療后心功能改善≥2級或恢復至1級,臨床癥狀明顯改善;②部分改善:與治療前相比較,患者經治療后心功能改善≥1級,臨床癥狀部分改善;③無改善:與治療前相比較,患者經治療后心功能和臨床癥狀均無改善或甚至惡化。以(顯著改善例數+部分改善例數)÷總例數×100%計算總改善率。
2.1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LVEF、LVESD、LVEDD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LVEF、LVESD、LVEDD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LVEF(%)治療前治療后LVESD(mm)治療前治療后LVEDD(mm)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4339.85±4.7347.37±5.1656.19±5.7147.28±3.6665.73±8.1157.24±6.38對照組4139.24±5.0253.82±5.9456.38±5.5441.52±3.9465.49±7.9350.29±5.18t值0.5745.3230.1556.9500.1375.468P值0.3180.0070.7240.0000.7310.004
2.2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hs-CRP、IL-6、TNF-α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hs-CRP(mg/L)治療前治療后IL-6(pg/L)治療前治療后TNF-α(pg/L)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439.85±2.264.32±1.27197.41±13.6979.36±10.4326.92±4.1911.57±2.88對照組419.62±2.516.29±2.04195.04±12.78104.59±10.2727.05±3.8316.49±2.45t值0.4425.3430.82011.1710.1258.417P值0.4360.0070.0950.0000.7180.000
2.3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組別例數顯著改善部分改善無改善總改善研究組4327(62.79)13(30.23)3(6.98)40(93.02)對照組4117(41.46)16(39.02)8(19.51)33(80.49)Z值2.144P值0.032
CHF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被認為與多方面因素有關,發(fā)病后可造成患者生活質量及勞動能力下降,嚴重時可威脅患者生命。隨著我國CHF患者的逐年增多,如何防治CHF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對于CHF的治療目標主要是改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并防止心肌重構。β-受體阻滯劑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肌能量代謝和心臟功能,逆轉左室重構,且不增加心肌氧耗,從而發(fā)揮全面的心臟保護作用[5],是臨床廣泛應用的CHF治療藥物。
美托洛爾是一種心臟高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能選擇性阻滯β1-腎上腺素受體,起到抑制交感神經的過度激活、減慢心率、降低血壓、減低心臟興奮性和心臟負荷等心血管保護作用,口服生物利用度較高,且吸收完全、起效迅速,能減少鈣離子、鈉離子內流,預防心肌細胞內鈣離子超載對心肌的損害[6],同時美托洛爾還具有抑制兒茶酚胺釋放的作用,降低循環(huán)中兒茶酚胺水平,減輕其對心肌細胞的毒性損傷,并能減輕機體水鈉潴留,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患者心肌梗死癥狀,達到減低CHF患者致殘率和病死率的目的[7]。曲美他嗪是一種3-KAT抑制性抗心絞痛藥物,研究表明曲美他嗪能抑制心肌細胞內ATP和pH值的下降、改善心肌收縮功能,并減少中性粒細胞的持續(xù)堆積、減少氧自由基釋放、改善心肌細胞內環(huán)境,從而緩解心肌細胞的損傷程度[8],此外曲美他嗪還能拮抗去甲腎上腺素、加壓素等作用,改善冠脈血供,提高線粒體代謝能力,從而減低心臟負荷、增強心肌代謝功能。
本研究針對美托洛爾聯合曲美他嗪對CHF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LVEF、LVESD、LVEDD及hs-CRP、IL-6、TNF-α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聯合用藥治療后,研究組患者LVEF、LVESD、LVEDD與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研究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楊會萍、王象勇等的研究[9-10]結論是一致的,提示兩藥聯合能起到協同作用,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互補不足,抑制炎性反應因子的過度激活、降低患者機體的炎性反應,從而改善患者心功能。
綜上所述,美托洛爾聯合曲美他嗪能有效改善CHF患者機體炎性反應及心臟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