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曙光
摘 要:在懷寧縣高河鎮(zhèn)獨楓村蔬菜種植大戶曹承燦蔬菜種植園進行了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試驗。結果表明,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生產物資服務費用與人工成本均比種植一季雜交秈稻多,但其產值、凈產值及純利潤很高,經濟收益顯著高于種植1季雜交秈稻,是1種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勞動密集型及資本密集型種植模式,值得在生產上推廣。
關鍵詞:復式日光溫棚;辣椒;雜交秈稻;凈產值;純利潤
中圖分類號 S62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2-0034-03
高河鎮(zhèn)于21世紀初成為懷寧縣新縣城,隨著城鎮(zhèn)化水平的提高,新縣城城域面積擴大,常住人口也不斷增加,城內居民食用的蔬菜量也不斷增加。但高河及周邊鄉(xiāng)鎮(zhèn)農民以種植水稻為主,種植的蔬菜均為自用,沒有種植商品蔬菜的習慣,加之種植蔬菜技術復雜、操作工序多,當地農民不愿種植蔬菜,致使高河及周邊鄉(xiāng)鎮(zhèn)種植的商品蔬菜面積很小,商品蔬菜的生產量小,滿足不了新縣城居民對蔬菜的需求,需從外地市場調運蔬菜,導致本地市場商品蔬菜價格增高,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支出。為驗證在高河地區(qū)發(fā)展規(guī)?;N植蔬菜的可行性,推動高河地區(qū)的蔬菜生產,增加本土商品蔬菜的供給量,2018年11月初至2019年12月底在高河鎮(zhèn)獨楓村進行了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試驗,通過綜合比較產量、產值、生產物資與服務費用、人工成本、凈產值、純利潤等指標,客觀評價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的經濟效益,以期為高河及周邊鄉(xiāng)鎮(zhèn)推進蔬菜規(guī)模化種植提供科學的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qū)概況 試驗在懷寧縣高河鎮(zhèn)獨楓村新塥組蔬菜種植大戶曹承燦蔬菜種植園內進行。該蔬菜種植園位于丘陵區(qū)的低坂田,其地理坐標位置為東經116°4732”、北緯30°4346”,土壤是棕色粘性土,耕作層土壤有機質含量32.38g/kg,全氮含量2.08g/kg,有效磷含量21.08mg/kg,速效鉀含量63mg/kg,pH值5.78。該種植園5年前種植水稻,后一直改種蔬菜,前茬作物為白菜。
1.2 試驗材料 選用安徽省宿州市金豐科技有限公司的螺絲椒品種“金豐大螺絲F1”作為2季辣椒試驗用種,該品種成熟早、抗高溫、耐低溫、抗病害、辣味濃、肉質厚、基部有皺紋、不易破碎耐運輸、產量很高。所用多元復合腐植酸濃縮液肥含腐植酸40g/L、含N+P2O5+K2O≥ 200g/L,由北京雷力農用化學有限公司生產。所用硫酸鉀復合肥含N、P2O5、K2O分別為16%、8%、16%,由江蘇科邦生態(tài)肥有限公司生產。所用有機肥為本地養(yǎng)雞場發(fā)酵腐熟的雞糞。示范所用的復式日光溫棚為一年內栽培早春茬辣椒及秋延茬辣椒的共用棚,呈東南至西北走向,由曹承燦參照和縣的復式日光溫棚標準找來和縣工人搭建而成。本大棚被搭建為雙坡面雙層鋼架,外棚覆蓋厚度為0.1mm以上的無滴聚乙烯薄膜,內棚覆蓋厚度為0.08mm以上的無滴聚乙烯薄膜;外棚寬10m,長70m,頂高3.5m,肩高1.7m,拱間距1.2m;內棚寬9m,長67m,頂高2.5m,肩高1.5m,拱間距1.5m。冬季在內棚膜上加蓋厚度為200g/m2的防水型農用無紡布作保溫材料,夏季在外棚上加蓋65%針織遮陽網作降溫材料。外棚兩側、內棚兩側均架設卷膜桿各1套,用卷膜桿將內外棚兩側薄膜在大棚兩側水平壓膜槽以下卷曲開啟而進行側開窗通風;內棚頂部架設卷無紡布桿1套,將無紡布卷起或攤開。外棚左側及右側各建立1道高50cm、厚0.06mm的圍裙膜,內棚左側及右側也各建立1道高100cm、厚0.06mm的圍裙膜。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和當地農民習慣種植的一季雜交秈稻對照等2個處理,大區(qū)種植不設重復。試驗區(qū)面積2hm2,對照區(qū)面積5.8hm2。試驗區(qū)在復式日光溫棚里1年內栽培早春辣椒、秋延辣椒,其具體技術詳見表1。對照區(qū)按照本地的水稻高產栽培措施進行管理。
1.4 調查與統(tǒng)計 辣椒及水稻收獲后,分批統(tǒng)計其產量、銷售收入、各項投入品數量及金額、投入的用工數量及金額,再計算辣椒及水稻單位面積的產量、產值、凈產值、純利潤。生產成本=生產物資與服務費用+人工成本,凈產值=產值-生產物資與服務費用,純利潤=產值-生產成本。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及產值 由表2可知,種植的一季雜交秈稻產量9717.34kg/hm2,產值24487.70元/hm2;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產出鮮椒113163.38kg/hm2,產值409651.44元/hm2,比種植一季雜交秈稻產值多385163.74元/hm2,增加了15.73倍。由此可見,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產量和產值高,是一種高產出的種植模式。
2.2 生產成本 從表3可以看出,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種子、育苗物資、農藥、肥料、農膜、排灌、建棚材料及生產工具折舊等生產物資費用為123422.3元/hm2,比種植一季雜交秈稻多117477.8元/hm2,增加了19.76倍;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土地租金、銷售產品用房租金、銷售運輸費等服務費用為14300元/hm2,比種植一季雜交秈稻多7907.75元/hm2,增加了1.24倍;因蔬菜生產未實現機械化,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無機耕、機插、機收等機械租賃作業(yè)費,而水稻生產實行了高度機械化,機械作業(yè)取代了大部分人工作業(yè),與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相比,種植一季雜交秈稻每hm2增加了3075元的機耕、機插、機收等機械租賃作業(yè)費,但人工成本只有2998.05元/hm2,比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少76893元/hm2,僅為3.75%;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生產成本為217613.4元/hm2,比種植一季雜交秈稻多199203.6元,增加了10.82倍。由此可見,因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是設施栽培,其機械化作業(yè)程度低,生產物資與服務費用、人工成本均比種植一季雜交秈稻的要多出很多,是一種耗工、耗資多的勞動密集型及資本密集型種植模式。
2.3 產值及純利潤 由表4可知,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凈產值為271929.1元/hm2,比種植一季雜交秈稻多262853.2元/hm2,增加了28.96倍;每hm2純利潤為192038元/hm2,比種植一季雜交秈稻的純利潤多185960.1元/hm2,增加了30.6倍。由此可見,復式日光溫棚一年種植二季辣椒凈產值及純利潤都很高,經濟收益顯著高于種植一季雜交秈稻,是一種高產出、高效益的種植模式。
3 結論
復式日光溫棚1年種植2季辣椒是設施栽培,機械化作業(yè)程度低,其生產物資與服務費用、人工成本均顯著高于種植一季雜交秈稻的。但其產量產值、凈產值及純利潤都很高,經濟收益顯著高于種植一季雜交秈稻,是一種投勞多、投資多、高產出、高效益的勞動密集型及資本密集型種植模式,是農民增收的有效渠道之一,值得在生產上推廣。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譚遠寶,林佳福,等.品質型辣椒新品種長研青香及其春提早高效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9(15):20-22.
[2]范洪斌,徐友榮,邵敏.夏季大棚杭椒5號高產栽培[J].長江蔬菜,2019(5):34-35.
[3]曾照胤,劉濤,劉輝,等.秋延后大棚蔬菜栽培要點[J].長江蔬菜,2018(5):34-35.
[4]李坤,曾招圣,羅平.贛南秋延后越冬高產優(yōu)質辣椒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7(13):30-32.
(責編: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