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勇
摘要:當前高中生議論文寫作常常存在論證思維不夠嚴謹、說理不夠深刻、盲從已有的結論,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應鼓勵學生質疑辨析的精神,倡導辯論爭鳴的風氣,構建探究式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從而改變高中生議論文寫作現(xiàn)狀,提高高中生議論文寫作水平。
關鍵詞:高中議論文;批判性思維能力
眾所周知,在普通高考中,150分的語文試卷,作文分數(shù)是60分,占了整個語文分數(shù)的40%,因此,在高考中,語文要想取得高分,就需要寫出好的作文,特別是寫出好的議論文。只有寫出好的作文,才能在高考中取勝?;诖耍谡Z文教學任務中,很多普通高中狠抓作文教學特別是議論文寫作教學。但是,根據(jù)筆者從事十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以及與教學同行的訪談交流來看,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當下高中生議論文寫作存在論證思維不夠嚴謹、說理不夠深刻、盲從已有的結論等問題。
批判性思維是敢于質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在主動思維中對已知或結論等積極辨析判斷,并能有根據(jù)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質疑的斷定,在評判中形成主觀結論的較為全面的思維。要改變高中生在議論文寫作中存在的現(xiàn)狀,要提高他們議論文的寫作能力,一線的高中語文教師在議論寫作教學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一、鼓勵質疑辨析的精神
議論文寫作就是一個“問以辨之,立以論之”的思辨過程,在議論文寫作中,應對命題的質疑與發(fā)問置于首位。當然,對命題和相關材料的質疑,不是為了追求標新立異,也不是為了對抗權威,它以事實定理為依據(jù),以科學論證為過程,它的目的是求得對問題全面正確的把握。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因為一些俗語和名言警句“有志者事竟成”、“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等形成一些固有的觀念和習慣,但這些思想并不一定符合嚴謹?shù)乃季S邏輯,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客觀理性的判斷。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倡批判精神,使學生在質疑、解疑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學會客觀地、全面地、本質地看待問題。
二、倡導辯論爭鳴的風氣。
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我們一些學生盲從于已有的結論,不善于獨立思考,不善于辨別正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以懷疑的態(tài)度對既有事實和理論進行辨析,區(qū)別真?zhèn)?。也可以根?jù)課堂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論題,使學生通過辨析爭論闡述自身觀點,客觀評價他人意見,培養(yǎng)思維的批判性。如教學《如待何看中學生使用手機》作文指導課時,圍繞對“中學生該不該使用手機”的這一論題,我們班舉行一場辯論賽。正反方觀點:中學生使用手機利大于弊/中學生使用手機弊大于利。在賽場上,同學們興趣盎然,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辯手們或陳述我方觀點,闡明理由;或尋找對方紕漏,有力反詰。雙方思維相互碰撞,在各種信息面前進行審視、判斷、評價,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三、構建探究式的教學模式
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探究式教學,指的是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教師可以對議論文寫作教學思想、方法等加以革新,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如教師可在課前布置給學生幾個有關議論文寫作的小問題,然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大致解決思路,再逐一解決問題,讓知識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生頭腦中。此外,教師在上課時還可考慮將學生根據(jù)學習基礎分成小組,這樣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帶著基礎不好的學生,然后用小組評分形式,確?;A不好的學生也會為了集體榮譽積極加入其中。之后設定一個答案區(qū)間,學生給出的答案可以是開放性的,只要在這個區(qū)間當中,教師便應給予鼓勵,以此為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打下堅實基礎。
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還需要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從呆板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過渡到活躍主動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在課內外需要用肯定性的話語來鼓勵學生。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同時要把對學生的評估結果及時向學生反饋。美國阿瑞提教授對個體創(chuàng)造力見解獨到。他指出,同集體活動互相補充的單獨性,同學習壓力狀態(tài)相對的閑散狀態(tài),同理性思維反向的幻想,以及脫離禁錮的自由思維,為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基礎。因此,教師平常教學時也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愛、信任與尊重,師生間的關系應是和諧民主的,只有讓師生處于平等地位、共同學習,才能讓學生身心放松,健康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在教學中只要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氛圍,教給學生適當?shù)姆椒?,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想敢問,挑戰(zhàn)傳統(tǒng),提出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新看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就能夠夠寫出觀點新穎、結構嚴謹、立意深刻的優(yōu)秀議論文。
參考文獻:
[1]董毓.批判性思維原理和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版.
[2]歐陽林.批判性思維與中學語文學習[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年版.
[3]余黨緒.說理與思辨——高考議論文寫作指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年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