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做好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更為深刻,學習效率也會更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數學課堂中動態(tài)生成教學原則,然后探究具體的實施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有效利用
引言
數學是高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大多直接根據教材開展教學活動,教學方式也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忽視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資源,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也比較差。所以,實施新課程改革之后,教師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做好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通過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更好的完成課堂教學活動,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1.高中數學課堂中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原則
(1)開放性原則。教師在課堂中尊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為學生鋪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從而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思維能力。一般來說,開放性原則包括教學要求的開放、教學內容的開放、教學方式的開放、教學評價的開放等幾個方面,教師還應該充分認識到開放性原則的重要性,在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中,實施開放性教學。(2)交互性原則。在教學活動中,交互性原則屬于基本特征,高中數學課堂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遵循交互性原則,將現代媒體技術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2.高中數學課堂中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實施策略
2.1彈性預設,創(chuàng)設生成空間
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大多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普遍不高。引入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之后,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全面分析,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并且預設好教學方式與教學活動。然后在備課的時候,針對整體教學進行規(guī)劃,對學生的學情進行預測,并且根據預測結果想象教學過程中可能取得的效果與反響。通過這種方式,做好彈性預設,創(chuàng)設動態(tài)生成空間,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更多思考空間,自身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升。例如,教師在教導學生解題的時候,首先需要確題型和具體的題目內容,然后提前預設好題目的各種解題方法以及探索過程,同時明確通性通法與巧妙解法、正確解法等。此外,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預設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解法以及應該怎么針對這些錯誤解法來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法,從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解題方法與步驟,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2.2引導探究,促進動態(tài)生成
在任何學科教學中,教師的有效引導和探究都是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在課堂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在新課程改革實施后,教師的教育觀念發(fā)生了轉變,教師還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適應自己引導者的身份,然后做好引導探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且勇于質疑,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高,動態(tài)生成資源也會更多,更有利于課堂教學推進。例如,教師可以保持開放教學心態(tài),充分認識到學生的潛力與發(fā)展空間,然后在課堂教學當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探究性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積極進行改正,久而久之學生主體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均能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升,學習熱情更高,生成性教學資源也會更多,更有利于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的開展。
2.3了解動態(tài)生成教學實施條件,完成動態(tài)生成教學
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還需要充分了解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的實施條件,從而更好的將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落實下去,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一般來說,教師在開展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的時候,首先需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新課程改革當中,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也需要堅持以生為本原則,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當中,可以主動其認識和了解學生的個體發(fā)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更好的完善學生人格。其次,營造開放性課堂。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導致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參與積極性普遍不高。所以在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當中,教師還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合作、溝通、對話、互動等多種形象,更好的構建生成性課堂,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參與其中。例如,在“立體幾何”相關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將抽象性的內容用更加具體和生動的形式表示出來,做好課堂導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學習,從而更好的鍛煉學生合作意識,也能根據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生成的教學資源進行針對性教學,保證教學質量。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是一種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想要更好的完成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教師還需要充分掌握其教學原則,并且通過預設課堂、引導探究和實施等方式,將動態(tài)生成性教學有效運用到高中數學課堂中,保證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洪娟. 探討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教學的內涵及構建策略[J]. 文理導航, 2018, 025(029):P.23-23.
[2]侍紅杏. 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有效構建與創(chuàng)新探究[J]. 數理化學習, 2018, 017(011):P.51-52.
[3]溫勇. 有關高中數學動態(tài)生成性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 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 2019, 003(003):P.48-48.
作者簡介 :趙廣峰(1980.05--),男,漢族 ,山東肥城人,本科,中學一級 ,研究方向為高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