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勇
某日,我收到了一個手機來電,被告知某大型商場老客戶優(yōu)惠,邀請我聽聽講座。我曾在這個商場買過家用電器,是那里的會員。
晚上散步,就溜達去了,到了發(fā)現(xiàn)已有30多位老人就座。一位自稱北京地區(qū)電器銷售總代理的女子,正介紹“德國進口”高級凈水器。列舉完北京市自來水的種種弊端,然后她拿出一瓶未打開的原裝純凈水,又請出兩位客戶拿著空瓶去接自來水,然后對兩種水質做實驗。經過一個帶有兩個金屬電極棒的水質電解測試儀“測試”,前者仍然清亮,而自來水在同樣通電靜置幾十秒后呈現(xiàn)了渾濁的棕黑色,上面還漂浮著一層臟兮兮的沫子。 “這樣的自來水誰還敢喝?”大家目瞪口呆。接著,她又將黑棕色自來水倒入凈水器,從凈水器流出的自來水瞬間清亮。看到凈水器效果,老人紛紛購買。
對這個實驗,我產生了不解。記得初中課本就寫著,北京自來水水源是受到嚴格控制的,經過多次消毒過濾,可以直接飲用。
回到家,我在百度搜索“水質電解測試儀測水是否是騙局”,答案居然有數(shù)十條之多。原來純凈水是不導電的,當電解質測試儀的金屬電極棒放到裝有純凈水的容器中,通電后不會產生反應,所以仍然會和原來一樣清亮。而自來水中含有礦物質,易導電,將電解質測試儀的金屬電極棒插入裝有自來水的容器中,通電后金屬電極棒的鐵離子就會脫落,融入自來水中,從而呈現(xiàn)出渾濁的黑棕色。其實,不良商家是在用詆毀北京市自來水水質的方式推銷凈水器。
2015年4月,我在某保險公司買了一款5年期的保險產品,到2020年4月剛好到期。一天,當我準備在保單結賬后尋找更好的理財產品時,接到來電,對方自稱保險公司售后服務部業(yè)務員,還詳細說出了我的姓名、保險期限、投保數(shù)額。告知我5年前在某保險公司購買的保險產品即將到期,需要到保險公司售后服務部辦理退保。并告知因為我是老客戶,可以在退保后繼續(xù)買他們的升級產品,而且利息比銀行還高。面對“高利息優(yōu)惠”,我有些猶豫,便打通了保險公司官方客服電話,客服說:“您說的這個與我們沒有任何關聯(lián),我們從來不會主動要求客戶退保。這個所謂的保險售后部應該是詐騙公司。如果簽了合同,一旦這個公司跑路,您將后悔莫及!”
為了搞明白,我撥通了一位資深律師的電話。律師以他的角度,分析了這件事。我的保險信息一定是銀行或保險公司內部個別人員有意泄露,現(xiàn)在很多中小理財公司都和銀行或保險公司內部人員有聯(lián)系,從而了解了客戶的詳細資料。一旦客戶的保險理財產品即將到期,這些理財公司就會根據銀行或保險公司內部人員提供的信息,給客戶打電話,甚至冒充您所投保的保險公司騙取客戶信任,一旦理財產品成交,銀行或保險公司內部人員都會從中獲取利益。
專業(yè)人士”在為老人做電解水實驗
如今,很多地方都要求提供身份證號、手機號、家庭住址,隱私很容易泄露。真心希望有關單位注重保護公民隱私,讓老百姓少受到不明電話騷擾,避免引發(fā)人身傷害和經濟損失。
編輯? 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