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云,童慧芬
(深圳市龍華區(qū)中心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廣東 深圳 518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慢性疾病中十分常見,其主要癥狀為咳嗽、呼吸困難等,導致肺部功能出現(xiàn)不可逆性衰退情況[1]?,F(xiàn)今此疾病患者逐漸提升,導致病死率增加,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導致經濟壓力增加?,F(xiàn)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予以延續(xù)性護理的效果作分析。
研究對象的選取2017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就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根據抽簽法分組,各30例。實驗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43~70歲,平均(55.32±2.48)歲;參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4~71歲,平均(55.34±2.42)歲。以上數(shù)據經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檢驗,組間差異性不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參照組行一般護理干預,對實驗組行延續(xù)性護理干預,主要如下:對護理人員進行延續(xù)性護理知識宣教,讓其充分掌握延續(xù)性護理服務的內容和理論知識,將其充分融合應用在臨床護理工作中[2]。醫(yī)護人員需明確自身職責,并實施針對性護理服務。醫(yī)護人員需全面掌握患者的實際情況和自身信息,對相關數(shù)據進行檢查,并調查患者的日常用藥依從性,對飲食習慣、康復運動、吸氧狀況等予以了解。開展延續(xù)性護理服務,需評估患者的心理、環(huán)境、行為等因素,并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干預,主要包含呼吸鍛煉、康復訓練等[3]。當患者出院后需對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予以了解,并復查肺部功能情況,并使用微信、電話隨訪等方式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行詳細指導。健康宣教可使患者在出院治療時期,保證有效的護理服務,有利于患者自身病情恢復。
計算2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質量、肺功能指標以及臨床癥狀評分。
經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以上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表現(xiàn)為(±s),采取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現(xiàn)為(%)率,采取x2檢驗;其P<0.05,證實組間數(shù)據有顯著差異性。
實驗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性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計算2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質量(±s,分)
表1 計算2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質量(±s,分)
組別 BP RP GH實驗組(n=30) 74.9±4.5 65.6±6.1 68.3±4.7參照組(n=30) 65.5±5.4 59.7±8.5 51.2±6.1 t 7.3245 3.0887 12.1626 P<0.05 <0.05 <0.05
實驗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水平相比于參照組較高,組間差異性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計算2組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標(±s)
表2 計算2組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標(±s)
組別 FEV1 PEF FVC實驗組(n=30) 1.8±0.3 4.6±0.2 2.9±0.2參照組(n=30) 1.2±0.2 4.1±0.3 2.1±0.1 t 9.1146 7.5955 19.5959 P<0.05 <0.05 <0.05
實驗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低于參照組,2組數(shù)據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計算2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s,分)
表3 計算2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s,分)
組別 呼吸癥狀 活動受限 疾病影響實驗組(n=30) 32.3±7.1 45.2±6.5 32.1±5.9參照組(n=30) 47.4±11.2 55.3±9.2 43.5±5.6 t 6.2368 4.9109 7.6759 P<0.05 <0.05 <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較高發(fā)生率,其老齡化趨勢嚴重,導致疾病發(fā)生率升高。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并發(fā)癥,使治療存在一定難度,降低生活質量。在治療上加之護理干預,因以往護理服務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4]。延續(xù)性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模式,將院外和院內護理服務內容相結合,依照患者的實際病情和特點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計劃,讓患者在出院后仍得到有效的護理服務,將患者的生存質量和肺功能予以提升。實施有效的護理服務,可改善患者依從性[5]。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計劃,對患者予以有效支持,讓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體驗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
以上數(shù)據對比得出,相比于參照組,實驗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質量、肺功能指標均較高,臨床癥狀評分較低,組間差異性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實施延續(xù)性護理服務,使其生存質量和肺功能指標得到明顯改善,使患者的在出院后獲得充分的護理干預,有利于患者盡早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