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豐
所謂特殊家庭的學生,是指那些過早失去父親或母親,或者父母離異,或者家庭成員長期因病致貧,或者是家庭相對貧困的學生。我作為山區(qū)的一名教育工作者,總會在班級工作中遇到這一特殊學生群體。在長期的教育工作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對這一群體的學生教育還真得?? “費一番功夫”。特殊家庭的學生究竟有什么相同的人格特點,如何對這一群體的學生進行教育?本文就帶著這些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特殊家庭學生的人格特點
在教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最鮮明的的共同特點一是具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強烈的自尊心常常表現(xiàn)在過激的言行反應上。例如,同學之間的一句笑話,一個動作,別的同學也許不當作一回事,但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卻是“講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些學生對說笑話的同學的過激反應表現(xiàn)在輕則以“罵”的形式回敬,重則以拳腳相向。強烈的自尊心往往讓同伴難以親近。
二是特殊家庭的學生普遍有較強的自卑感。學校或班級要舉行什么活動,或者要制訂校服之類的事情,與親情、費用有關的活動這些學生往往不愿參與。例如,在體育活動課同學之間開展的游戲缺乏熱情,寧愿在教室里做作業(yè),表現(xiàn)出不合群、不合作等等。
三是特殊家庭的學生更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愛。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如果做了什么錯事,老師的一句教育話語便淚流滿面;如果做了什么好事得到表揚,表現(xiàn)得比其他同學更為積極。這些學生的學習伙伴不多,有的甚至學習成績奇好,喜歡清靜、獨行,話語不多,內(nèi)心情感豐富。
二、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方法
教師對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首先要認識到這些學生的一些特點,更要尊重他們,愛護他們,引導他們,為他們創(chuàng)設充滿愛心的學習環(huán)境,使每個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1.用愛心溝通心靈
特殊家庭的學生在家里往往缺少關愛,幼小的心靈承受著與年齡不相稱的壓力,如果無人過問其學習生活,容易造成紀律松散。放任自流會導致常遲到、曠課,吊兒郎當,成績低下,同時還影響其他同學,影響班集體的名譽。長期下去,就會造成對周圍的人產(chǎn)生逆反心理,師生之間產(chǎn)生鴻溝,給教育工作帶來困難。因此,對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我像父母那樣關心他們、關愛他們,使其對老師充滿信任。有了信任才能達到心靈的溝通,師生之間才能敞開心扉講實話,才能尋求科學的教育方法。例如,我班的學生劉某,有一次全班就他一個人不完成作業(yè)。經(jīng)了解他沒有筆可寫,于是我贈給他一支鋼筆,并以此激勵他要認真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之后,他會主動到我辦公室里來請教學習上的問題,還會說出生活上的點點滴滴。老師對其有愛心,他們便會有學習生活的興趣和動力。
2.用表揚給予鼓勵
教師要通過接觸和交往,主動親近他們,了解特殊家庭學生的心理變化,掌握他們的性格和愛好等情況,及時進行教育。若發(fā)現(xiàn)他們有什么特長和閃光點,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及時表彰鼓勵,使其體驗到成功的歡樂,獲得心理的補償和平衡,增強自信心,促進興趣與動機的遷移,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例如,有一天中午我值日,發(fā)現(xiàn)父母離異的杜某某在畫畫,畫得栩栩如生,漂亮極了!我用表揚給予鼓勵。在我的鼓勵下,他樹立了信心,參加省級評比的畫還獲了獎。
3.用榜樣曉理導行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社會是形式多樣的。小學生的心智正處于發(fā)展階段,需要師長的正確引導。在我們的生活周圍,特殊家庭并不鮮見。因此,教師可以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尋找那些鮮活的例子,去發(fā)現(xiàn)處于逆境中的人們?nèi)绾慰朔钪械姆N種困難,做生活的強者。在學生周圍,就有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鮮活實例,教師可以用榜樣曉理導行,讓這些特殊家庭的學生能夠做到觸類旁通,堅定生活信念,確立學習信心,以樂觀的情緒敢于面對學習生活中的一切。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育人是教師的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我堅信用我們的愛心、耐心和智慧,講究科學的教育方法,特殊家庭的學生定能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