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
微課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輔助教學手段,富有新、奇、精,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對提高學困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有很大的幫助。運用微課的趣,在學習互動中獲取知識,體念成功的喜悅,對學習充滿信心,使學困生對學習數(shù)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實踐中證明,微課為轉化學困生開辟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認知能力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的學習速度快,接受能力強;有的反應慢,理解能力也較慢,在一個班級里學生的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參差不齊,導致學習成績出現(xiàn)差距,此時學困生會感到自卑。我對轉變學困生曾經做過很多努力,利用課余的時間為學困生個別輔導,針對性布置專項作業(yè)、盯人戰(zhàn)術、優(yōu)困生一對一手拉手等等,該用的方法都用了,雖然有一定的效果,卻因只注重外部因素的影響,感覺總是“老師叫我學,而不是我自己主動的去學習”,所以很難有持續(xù)的發(fā)展,也就是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不起來。逼著學習,治根不治本。逼著學,不如想辦法讓孩子們樂學。所以,我改變原來的方式,利用微課輔助教學,生動的教學畫面激起了孩子們的學習的興趣,方便學困生反復觀看視頻,鞏固知識,使學困生從逼著學轉成樂著學。合理利用微課,確實讓師生共享學習樂趣?,F(xiàn)在我與大家分享巧用微課培養(yǎng)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心得。
一、合理利用微課,師生共享學習樂趣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特別是數(shù)學課,干燥無味,如果老師不采取有趣的教學手段,學生提不起興趣,學困生更暈暈吞吞,而在課前學習階段,學生對于初次接觸的新知識有一定的迷茫感,對于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顯得無助,此時我決定利用微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進行新知的學習掃清入門的障礙。
例如,在教學中時“0”的認識時,我巧妙的以“貓偷吃魚”動畫制作微課,在新課的引入環(huán)節(jié)吸引住學生。這樣借住學生對動畫的興趣,將孩子從迷茫到明朗。
又如,我在教學“周長”一課前引入的微課內容:“小烏龜回家”,通過小烏龜回家的幾種不同路線。給學生有了周長的概念。我先預設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對周長概念的幾種錯誤認知,所以針對此問題而設計了烏龜回家不同的路線,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初步感悟邊線、對角線的概念,為引入正式教學周長的概念做好鋪墊。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微課視頻中的動畫元素,將數(shù)學課的重點、要點、難點,以視頻動畫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有效降低了學習難度。實施動畫動態(tài)化教學,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困生產生了參與課堂的興趣和動力。
二、微課要有針對性
微課要針對要求圍繞學困生難以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制作。我在制作時根據學生的學情,理清知識的難易,在學生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制作微課。比如教學圓的面積推到過程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微課:把圓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將沿著直徑剪開,然后拼成一個近似于長方形的直觀過程,讓孩子們在視頻當中了解到所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就是原來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圓的半徑 。微課制作更要形象直觀,更突出核心知識點,又如在教學長方體的特征時,學困生初次研究立體圖形有關空間建模難度大,對長方體有12條棱不易理解。于是我這通過PPT展示面臨面的相交得到棱的動畫,使學生對棱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上面四條棱用紅色閃動,下面的四條棱用綠色閃動,垂直以上下面的四條棱用黃色閃動,培養(yǎng)思維的有序性,再配上我的或學生的講解,錄成微課。
三、微課與互動手段相結合
微課的特點決定了它具有難以互動的局限性,為了能使學困生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學習熱度的保持,我建立了曉黑板,在曉黑板發(fā)布微課并進行微課學習的互動,微課的互動方式多樣:可以結合校內小組合作學習,激勵小組互動交流,還可以師生互動。在互動中我時時刻刻關注學困生學習數(shù)學的動態(tài),敏銳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困惑,并將學困生產生困惑的知識點制作新的微課,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輔導,實現(xiàn)真正的因材施教。
微課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富有新鮮感、趣味性,更容易讓學困生對學習數(shù)學產生興趣、便于理解。實踐中發(fā)現(xiàn),利用微課幫扶學困生的優(yōu)勢明顯??梢姡捎梦⒄n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困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廣西教育研究專項課題《運用微課促進小學數(shù)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課題編號:2018ZJY119)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