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趙曉明 李冬陽
“真正讓老百姓理解你、支持你,還得拿實事說話,還得實干……”2020年5月20日,81歲老黨員張鳳嶺的家中傳來朗朗讀書聲。這是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東關街道濼河社區(qū)第一黨支部書記劉淑娟來到張鳳嶺家里送學上門的一幕。
這天,張鳳嶺家的客廳變成了黨課教室,而他也聆聽了一場專屬于自己的黨課。劉淑娟為張鳳嶺發(fā)放了最新的學習材料《“小巷總理”陳葉翠》,并選讀了部分章節(jié)。
“陳葉翠曾經(jīng)說:‘大道理誰都會講,可真正讓老百姓理解你、支持你,還得拿實事說話,還得實干。’”張鳳嶺對此打心眼兒里贊成,“雖然沒見過陳葉翠本人,但是在濼河社區(qū)工作人員的身上,能看見陳葉翠的影子”,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們在寒冷的天氣里24小時執(zhí)勤,守護著居民的安全。
學習過書本內(nèi)容,劉淑娟又拿出手機,打開“燈塔大課堂”,和張鳳嶺一起觀看了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重要講話的視頻。張鳳嶺看得很入迷,“在手機上學習真好,多虧你幫我。我不會用手機看視頻,偶爾打個電話還可以?!?/p>
劉淑娟還與老人討論了社區(qū)近期的重點工作。社區(qū)招聘的網(wǎng)格員已經(jīng)正式上崗了,接下來,網(wǎng)格員將走家入戶,參與社區(qū)治理的各個方面。劉淑娟想聽聽張鳳嶺關于網(wǎng)格員工作的意見。張鳳嶺思索片刻笑著說,應該把這項工作交給年輕人來做,他們有想法,能拼搏,“我一定積極配合網(wǎng)格員的工作”。
張鳳嶺曾經(jīng)也是濼河社區(qū)第一黨支部書記。過去,他經(jīng)常為劉淑娟和支部黨員講黨課。如今,劉淑娟傳承了張鳳嶺的工作,教與學的角色發(fā)生了對調。張鳳嶺很是感慨,“謝謝你來給我‘送學’,我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和對老同志的關懷。”劉淑娟握著老人的手回應,“黨組織絕不會讓一位黨員掉隊”。
1960年,21歲的張鳳嶺在部隊入黨,如今黨齡已滿60年。他年輕時就以作風硬朗著稱,在修筑防御工事時直面危險,榮立了三等功。
退休以后,張鳳嶺來到濼河社區(qū)。前幾年,在社區(qū)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老人活躍的身影。創(chuàng)城期間,已經(jīng)70多歲的張鳳嶺還加入到志愿者隊伍,拿著掃帚打掃衛(wèi)生、用鏟子清理小廣告,無論寒冬還是酷暑,從沒喊過辛苦。
直到2019年,張鳳嶺的腿腳漸漸不便,孩子擔心他的安全,不愿讓他單獨出門。張鳳嶺無法再參與社區(qū)活動。正在他著急之時,劉淑娟叩開了張鳳嶺家的大門,到家里為他“送學”。
張鳳嶺特別珍惜學習的機會。他總是戴起老花鏡,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八蛯W”結束后,他會拿出筆記本,把所學所思記錄在本子里。在那一沓厚厚的筆記本里,記錄了關于支部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各項學習內(nèi)容。
把黨課內(nèi)容吃透后,這位愛學習的老黨員還創(chuàng)作了不少“原創(chuàng)”作品。一次黨課結束后,他寫下了自己的心得,“家有仨黨員,要為黨旗爭光,為家爭輝,為國爭氣?!痹趯W習了廉政相關知識后,他又寫下打油詩,“吃一點,要一點,拿一點,早晚毀在這一點;德一生,勤一生,廉一生,潔一生,多少快樂這一生……”
為張鳳嶺送學上門的劉淑娟今年也已經(jīng)71歲了。為了給老黨員講好黨課,劉淑娟也在不斷學習、進步著。她總是在黨課開講前一星期就開始備課,“不多練幾遍心里不踏實”。
過去,劉淑娟對手機的使用僅限于打電話,對微信等軟件并不熟悉??墒菨u漸地,劉淑娟要通過微信分享黨課學習內(nèi)容、交流心得體會,還要通過“學習強國”學習黨建知識,只得從一點一滴學起。劉淑娟不懂拼音,只能使用手寫功能。有時,手機不能正確識別她寫的字,會跳出錯別字。為了保證正確率,劉淑娟就先把內(nèi)容工整地寫在紙上,再“抄”到手機上。
她還讓女兒給自己買了新手機,辦理了每月40G的流量,手機內(nèi)存則有128G,“以前的手機用來學習黨課,很快內(nèi)存就滿了,給支部黨員發(fā)黨課資料速度很慢,現(xiàn)在不怕耽誤大家學習了”。
濼河社區(qū)第二黨支部有47名黨員,其中12名黨員年事已高不方便出門,社區(qū)每月組織送學上門。當然,“送學”并不是老年黨員的專利。第二黨支部還有10名年輕黨員,平時工作繁忙,有時無法按時參加黨課學習。對此,劉淑娟也表示理解,“他們下班一有時間,我隨時就來講黨課,哪怕只有一個人也會及時補課”。
劉淑娟為張鳳嶺“送學”的故事,僅僅是東關街道開展送學上門活動的一個縮影。
同一天,東關街道長南社區(qū)第二黨支部書記張愛萍也來到80歲的老黨員王祥蘭家里“送學”,還為她帶來一張溫暖的黨員政治生日賀卡。賀卡上寫道,“1965年11月,你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今天,在你入黨55周年之際,黨組織向你表示衷心祝賀!”王祥蘭不斷撫摸著賀卡,黨組織的關懷讓她很是感動。
東關街道通過送學上門活動,讓黨員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黨的最新方針政策,充滿溫情的黨課“小灶”溫暖了黨員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