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方梅
(浙江農業(yè)商貿職業(yè)學院,浙江 紹興 312088)
基金項目:2018年度紹興市高等教育課堂教學改革項目“基于藍墨云班課的SPCO翻轉教學模式設計研究——以《管理實務》課程為例”(課題立項編號:SXSKG2018113)。
作者簡介:耿方梅(1991—),女,碩士研究生,講師,方向為職業(yè)教育,gfm11991@163.com。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基礎設施的基本完善,在疫情期間高?!巴Un不停學”的要求下,各移動教學平臺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活動中,助力高等職業(yè)教育,有力地促進了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和教學模式的傳播。而當前涉農管理類課程大多采用以教師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難以適應“互聯(lián)網+”時代下農業(yè)龍頭企業(yè)對新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由此,探索并實踐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打造科學有效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對于提升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提高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管理力度、形成師生實時互動的良好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突發(fā)性、高傳染性的病毒疫情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難題,不受人為控制,對教育的改革發(fā)展及治理產生了巨大沖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教育部發(fā)出“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等要求,號召各校教師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在線教學活動。由此,網絡學習成為疫情期間高校教育教學的必要手段和基本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突發(fā)事件對學生、教師和家庭的影響。面對當前和未來,探索在線教育如何應對不可避免的疫情等突發(fā)事件,已經成為提升教育現(xiàn)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內容。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地區(qū)各行業(yè),“互聯(lián)網+教育”也成為當下的熱門話題。通過移動教學平臺,師生可以進行隨時互動,實現(xiàn)交互式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同時教師將文字、聲音、動畫等通過平臺展示給學生,豐富的教學內容不僅能夠解決學生的疲倦和枯燥,還使得授課內容更加直觀形象,同時優(yōu)質的網絡教學資源也可以實現(xiàn)共享,真正得使教育走向開放。而城鄉(xiāng)信息基礎設施的完善,打破了在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使得這一切成為可能。
《管理實務》是高職涉農經管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具有較強的理實結合性,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能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技巧,并具備一定的農業(yè)企業(yè)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質。傳統(tǒng)教學通常以講授法為主,輔助企業(yè)經營管理沙盤軟件進行上機練習。上機操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學情不同,對于會計報表填寫、管理決策、預算考慮等方面難以及時領悟,且機房演示往往存在失控現(xiàn)象等,使得實踐教學效果并不明顯。而理論授課方面也存在枯燥無味的問題,教師大多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的經營案例啟發(fā)學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吸引學生,但是受制于教師實操經驗匱乏和教學場所的單一,無法給學生提供更為豐富、新穎的材料,這極大的限制了學生學習的后續(xù)積極性。因此結合移動教學平臺,充分整合網絡教學資源,應用網絡教學管理手段,就成了提高涉農管理類課程教學效果的必要之舉。
藍墨云班課是一款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移動教學軟件,有安卓和IOS兩個版本,是教師實現(xiàn)網絡教學的常用平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創(chuàng)建班課,上傳教學資源,資源可以是將網絡上的優(yōu)質資源導入,也可以自行制作。學生在注冊登錄加入班級后,就可以按照學習任務自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師生可以隨時隨地參與教學過程,并進行交流互動,而學生的學習軌跡也可以由平臺導出,作為考核的一項依據,具體如圖1所示。
為了給學生打造科學有效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還要進行課程的準備工作以及課前、課中、課后三部曲的設計,以切實提高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管理力度,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充分理解,最終實現(xiàn)師生實時互動,有效學習。
課程開始之前必須對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境進行系統(tǒng)分析。對于教學對象分析而言,涉及的內容較多,包括學生的年級信息、專業(yè)類別信息、知識儲備量信息、專業(yè)素養(yǎng)技能等,這就需要結合專業(yè)自身特點和學生學情,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有差別設計。在實踐過程中,《管理實務》面向農村經營管理專業(yè)的普高生和3+2學生,其中普高生前期沒有相關課程的引入,而3+2學生在中職階段就已接觸過農村企業(yè)經管等課程內容,教學的側重點便要有差異;對于教學內容分析而言,主要是將教學目標作為依據,分析教學內容并找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對于教學環(huán)境而言,目前主要分為網絡教學平臺以及傳統(tǒng)課堂教學兩種方式,在實踐中,采用了兩種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當然,在居家學習期間則可用釘釘直播、騰訊課堂等平臺實現(xiàn)課堂教學。
上課之前要進行課程設計,這包含了教學視頻、教學大綱、教學課件、拓展資源和教學測試這五部分的內容。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不必然是各知識單元網絡教學平臺的主體,無需對網絡課件等材料進行加工處理,但是卻必須具備能夠充分利用國內外MOOC平臺所擁有的優(yōu)秀教學資源的能力。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目標,將線下教學資源與線上教學資源進行有效銜接,整理具有較高邏輯性和結構性的網絡課件等教學材料。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將電子書、電影、錄像等其他資源提供給學生,作為課程相關知識的拓展資料。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教學資源的設計是否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直接決定了后續(xù)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否順利。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資源設計時不僅要結合教學知識點的具體內容,保證彼此之間有效銜接,而且還要保證教學資源具有較高的豐富性和多元性。在此基礎上,對教學資源進行層次分明的設計,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在學習《管理務實》課程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準確抓住教學重點,有效解決教學難點,從而進一步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優(yōu)化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學生在學習教師上傳的網絡資源后,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通過平臺的手勢簽到或一鍵簽到完成課堂的考勤工作。教師通過問卷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簡易的小測試,進而清楚的了解到學生對課前預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并進行針對性講解,將課堂時間更多的傾向于疑難問題。還可以充分利用頭腦風暴以及討論答疑、作業(yè)等功能模塊,將學生從枯燥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1]。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網絡平臺中對相關教學內容進行回顧,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了解更多其他同學的想法,收獲更豐富的知識,而且還能夠對自身的課堂知識點掌握程度形成全面了解。
在對課后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為了將網絡教學模式具有的優(yōu)勢充分呈現(xiàn)出來,必須保證教學評價設計的內容具有多元化特點,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給予足夠重視。教學評價目前主要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對于形成性評價而言,涉及的內容包括學生下載視頻的次數、對相關話題的討論熱度、項目完成情況以及課件的觀看進度等。對總結性評價而言,涉及的內容則主要包括學生考試成績、作業(yè)完成效果等[2]。通過綜合性的評價方式,教師能夠更加全面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及時進行調整,從而最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發(fā)現(xiàn)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應用使得枯燥無味的《管理實務》課程變得生動形象,教學效果也明顯提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啟發(fā)和監(jiān)控的主導作用,還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新理念,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受平臺功能限制,學生無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需要借助微信、QQ等媒介才能實現(xiàn)。
以涉農管理類課程《管理實務》為例,探索并應用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SPOC翻轉教學模式,不僅能夠使教師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在當前信息化教學逐漸普及的情況下,以藍墨云班課為代表的移動學習平臺,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會變的更加豐富和多元,都能有效打破高職涉農專業(yè)傳統(tǒng)教學下被動學習的局限,促進教學資源豐富化,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有效學習、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