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文
(山東省高唐縣趙寨子鎮(zhèn)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山東 高唐 252871)
近些年來,由于受到災害性氣候、管理不當、病蟲害防治不力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導致小麥在出苗以后常常出現了黃苗、死苗的現象,導致小麥因此而缺苗斷壟,群體小,畝穗數不足,嚴重制約制約小麥產量的提升。因此研究分析小麥黃苗死苗的原因與對應措施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玉米秸稈還田量過大,對還田時間沒有及時予以掌握,秸稈長度大于5 厘米,且粉碎不夠均勻,局部過多,加之旋耕過淺,且秸稈還田以后還沒有得到壓實;或者墑情比較差,整地粗糙,秸稈還田后土壤暄松不實透風,使得小麥種子出不來苗或出苗后根系與土壤接觸不實,因此難以實現對土壤的深扎,自然也就會影響麥苗對土壤內水分及養(yǎng)分的吸收,使得麥苗變得瘦弱,進而出現黃苗、死苗現象。
①播種深度不合理。播種過深,土壤暄松或機械原因造成播種深度大于5 厘米,小麥種子消耗養(yǎng)份多出苗后發(fā)育差莖葉細弱色淺,不分蘗或分蘗少不抗寒,形成黃苗;播種過淺,小麥根系難以實現深扎,影響麥苗對土壤內水分及養(yǎng)分的吸收,使得麥苗變得瘦弱,同時播種過淺也導致分蘗節(jié)外露,以致于麥苗由于難以順利越冬而發(fā)生死苗現象。②播種量過大。出苗小麥顯得過于繁密,個體之間由于彼此爭奪光照、水分以及養(yǎng)分,根系差從而使得苗弱變黃。③播種前土壤后由于未能做好鎮(zhèn)壓工作,導致跑風、漏氣,麥田因此而失墑快,小麥不能很好地生長發(fā)育,抗寒和抗旱能力因此而被降低,進而導致黃苗死苗出現。
①干旱。秋種時沒有澆水造墑,播后鎮(zhèn)壓不好失墑快;秸稈多還田質量差,透風失墑快;沙地更宜因透風失墑快等原因造成土壤干旱,麥苗根系處在干土層吸收不到足夠水分養(yǎng)分,形成黃苗甚至死苗。②凍害。弱冬性品種抗寒性差,遇較強寒流地上部莖葉受凍害黃枯,一地枯黃;旺長的麥苗抗寒性差上部莖葉受凍害黃枯;如果再有土壤干旱病害麥蜘蛛嚴重等因素凍害更重,會有死苗發(fā)生。
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不好的地塊會發(fā)生較重病蟲危害。主要是麥蜘蛛、蚜蟲危害形成黃苗,金針蟲危害形成死苗;還會有螻蛄、麥根蝽、蠐螬等危害。也有老鼠、喜鵲危害。應該針對性采取48%毒死蜱種衣劑按種子量的0.16%拌種防治地下害蟲。
①藥害。一種情況是上茬玉米除草劑用量大或過晚造成殘留藥害;另一種情況是不正確施用世瑪或優(yōu)先防除“野麥子”造成藥害,過量過晚天氣因素等施藥不當造成黃苗。②鹽堿危害。含鹽高的地塊隨水分蒸發(fā)鹽分上升,表層鹽分多,小麥根系吸收受抑制,形成黃苗甚至死苗;③缺肥。底肥氮素少磷素多秸稈多,會造成麥苗缺氮肥鋅肥,形成黃苗。沙地鹽堿地易缺鋅肥,造成黃苗。④澆水不當。澆的水水質硬、含鹽多或被污染造成麥苗根系受害莖葉變黃。洼地淹水淇澇形成黃苗死苗。
因地制宜選擇旋耕或者深耕[1],2~3 年旋耕與1 年深耕配套整地,通常實施2 遍旋耕,其深度要求達到15cm 左右,倘若已經持續(xù)3 年對1 地塊進行了旋耕,那么就必須進行1 次深耕,要求深度大于25cm,或者實施翻耕整地。無論是選擇旋耕、深耕又或者翻耕進行整地以后,要求都必須還要進行耙地以及鎮(zhèn)壓。應注重秸稈還田質量,帶作業(yè)機械將玉米收獲以后,應對田間秸稈進行2~3 次的粉碎,將粉碎后的秸稈長度控制在4.5±0.5cm 左右為宜。
①小麥播種深度務必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以4.5±0.5cm 左右為宜。對于播種過深的小麥,要采取扒土清棵使分蘗節(jié)上移近地表處,有利于恢復正常生長。否則基本不分蘗單株弱小群體很差,減產很嚴重。②播種量一定要適宜,應嚴格遵循“以地定產,以產定苗”這樣一個原則[2]。對于適期播種的小麥,倘若地力和產量水平中等,那么通常情況下畝播量應控制在12.5~15kg 之間。如果小麥是延期播種,那么需要做到每晚1 日就增加0.5kg 的麥種,但是畝播種量最多不能超過22.5kg。③做好播后鎮(zhèn)壓工作,可以使小麥抗旱御寒能力得到強化,順利培育出冬前壯苗,最終實現小麥出苗質量的提升。播前澆水造墑打好基礎,小麥播種前后分別進行適時鎮(zhèn)壓保墑。確保小麥生長健壯。
①這類地塊能澆水的盡快澆水,不能澆的重鎮(zhèn)軋。秸稈多的要清除。澆水當天滲下,晚上不結冰為好。②在冬春季寒潮到來之前,就需要將防凍預案及時做好[3]。比如對于板茬直播與稻田套播小麥,建議直接利用水稻秸稈予以覆蓋,做到冬季覆蓋于秸稈還田相結合,使麥苗耐寒能力得以增強;當然還可以通過開溝取土或增施農家肥等方式來予以覆蓋。二是根據天氣情況或者土壤墑情,采取人工或機械措施對冬前田間予以適度鎮(zhèn)壓,讓根土變得更加密實一點,使保墑防凍能力得以提高。
可以用5%聯苯菊酯1000 倍加2%阿維菌素1500 倍或34%螺螨酯4000 倍噴霧防治麥蜘蛛;50%辛硫磷1000 倍灌根或澆水前撒施8-10 斤3%顆粒劑防治金針蟲,發(fā)生的紋枯病根腐病用10%戊唑醇1000 倍或12.5%烯唑醇1000 倍噴澆防治。
①可以噴施碧護+蕓苔素內酯+氨基酸水溶肥肥減輕藥害。②澆水壓鹽劃鋤防治返鹽,追肥選擇含腐殖酸或黃腐酸的肥料。③每畝7.5~10 公斤尿素,2~3 公斤硫酸鋅補充肥料。并澆小水。④澆水前做好調查,檢查水質;澆了不好的水的灌好水清洗污染物,減輕危害,葉面噴施氨基酸肥料和蕓苔素內酯、生根劑。
為減少黃苗、死苗現象的出現,進一步提高小麥產量,文章對導致小麥黃苗、死苗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應措施,為小麥豐產豐收的實現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