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系學院 100091)
從地域上看,云南曲靖宣威市位于滇東北區(qū),是云南省曲靖市下轄的縣級市,東與貴州省盤縣接壤,北與貴州省威寧、水城縣毗鄰。故宣威話兼具云貴共通語言,除了語調(diào)差異,語義大多相通。從方言的劃分區(qū)域看,云南方言屬于北方方言,宣威話屬于北方方言區(qū)的西南官話范圍。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及大量的人口流動等多種因素,宣威方言在與普通話有著較大相似性的同時,也有著區(qū)別于普通話的獨有特征。
從聲調(diào)調(diào)值上看,宣威話與普通話在語音語調(diào)上存在較大區(qū)別。普通話的陰陽上去分別為媽55、麻35、馬214、罵51。而宣威話對應的陰陽上去分別為麻44調(diào)、麻為21調(diào)、罵為51調(diào),罵為35調(diào)。從意義上來看,宣威方言中的大多數(shù)實詞意義與普通話相同,而語氣詞與普通話存在著許多錯綜復雜的關系。下文將從宣威方言中語氣詞的使用出發(fā),淺論其與普通話的關系。
語氣詞是附著在詞語、句子末表示語氣的虛詞,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頓處表示某種語氣。普通話中常見的語氣詞有:的、了、么、呢、吧、啊。在宣威方言中,語氣詞無論在句法上還是功能上,都體現(xiàn)著其與普通話的較大差別。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選擇了宣威方言中較具代表性的三個語氣詞“嘛”、“噶”、“敢”來對宣威方言中語氣詞的使用對比普通話進行分析。經(jīng)分析、總結,語氣詞在宣威中的用法大致可分為三類:
1.宣威方言中的語氣詞與普通話中語氣詞的用法相同。這一用法通常只出現(xiàn)在方言中的語氣詞與普通話中的語氣詞讀音與字形完全相同時。譬如在宣威方言中,“帽這種嘛”表示普通話中的“別這樣嘛”?!奥铩痹谶@句中結合了方言中區(qū)別于普通話的“帽這種”(即別這樣)。其發(fā)音及用法與普通話都基本相同,表無奈,含有懇求的含義。同樣,“是了嘛”表示“就是嘛”,在這一句中“嘛”的讀音和用法也和它在普通話含義中對應的“嘛”相同。
盡管讀音和用法相同,但方言中與普通話讀音、用法一致的語氣詞在一些情況下所表達的意韻可能會發(fā)生一定改變。比如在宣威方言中,當“啊嘛”,“了嘛”連用的時候,無論是對二者中的哪一個來說,發(fā)音都不變,用法也基本不變。例如“咋啊嘛/咋了嘛”都表示“怎么了嘛”的意思,相比普通話中的詢問,這一用法多出了一層質(zhì)問對方的感覺,含有無奈、不耐煩的意韻。
2.方言中的某個語氣詞與普通話中其他語氣詞的用法相同。通常這一用法會在不改變話語意韻的基礎上,方言中的語氣詞可以被其他語氣詞替換時出現(xiàn)。譬如宣威方言中的“(我)睡了噶?!保ǜ恋穆曊{(diào)介于陽聲和上聲之間)等同于普通話中所說的“(我)睡了哦?!?,即在此句中“哦”實際可以替換“噶”。此時“噶”含有表示告知對方自己即將要做什么,要中斷對話的意思,雖然更近似于“我睡了”的意韻,但并不影響“哦”能對語句進行替換的功能。
再如上文所提到的語氣詞“嘛”,宣威方言中的“你問他嘛”,這句話的意義與普通話的“你問他嘛”截然不同,此處句子的意義更偏向于普通話中的“你問他啊/吧?!奔创颂幍摹奥铩辈慌c普通話中的“嘛”相同,而是可以被普通話中的語氣詞“啊”或“吧”替代。
在這樣一種用法下,比較特別的是“嘛”在不同的語境下所表達的意義有所不同,它的含義更多是取決于其語言環(huán)境。若“問”字的語氣較重,則其表達的意義偏向于“你倒是去問他啊”,含有無奈,對對方不去問“他”這一行為感到生氣的意韻;反之,“問”的語氣較輕時,表達的則偏向于自己不愿意問,讓對方去問的意思。這一特別之處和普通話中不同語境下語氣詞所要傳達的含義不同的特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3.方言中的某個語氣詞與普通話中的語氣詞用法截然不同,在句子中起到“?”或“!”的作用。即作為方言中獨有的語氣詞,為句子提供疑問語氣或感嘆語氣。以宣威方言中“敢”為例,“敢”作為語氣詞使用時,類似于上文所提到的“噶”,其語音音調(diào)也與“噶”基本相同;但相比之下,“敢”的使用范圍比“噶”更加狹窄,通常出現(xiàn)在某一個或某一類特定語境下。
比如在語句“還不回家敢?!敝?,“敢”所起到的就是提供感嘆語氣的作用,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可以表述為“還不回家??!/怎么還不回家!”。以“敢”作為末尾語氣詞的語句一般會含有質(zhì)問的意思,類似于普通話中“啊”的用法,但又有所不同。說話人在使用“敢”時,所想要表達的除了句子本身的含義外,很可能還含有潛臺詞,比如本句中的潛臺詞即“趕緊回家!”。
方言中這一類語氣詞出現(xiàn)的條件除了語境要求外,很多時候還取決于說話雙方的親疏關系?!案痢?、“敢”這一類語氣詞就是其中的代表。方言“說不準噶?!?/p>
表示普通話中的“說不好哦?!保ǔ3霈F(xiàn)在對方否定說話人的觀點時,表示對對方所說內(nèi)容的不信任,堅持自己的觀點。這樣的否定氛圍比較輕松,適用于關系較近的人,略含調(diào)侃對方的意思。方言“騙我敢”,大概可理解為“(你這是)騙我吧!”),當“敢”語氣較輕時,含有懷疑但不確定的意思;當其語氣較重的時候,表達的更多是已經(jīng)肯定對方是在騙自己;兩種語氣下,語境都較為輕松。和剛剛所說的例子一樣,通常出現(xiàn)在關系較近的人的對話中。
從宣威方言語氣詞使用現(xiàn)狀,和與普通話的比較看,宣威方言與普通話的關系大致能從兩個角度來闡釋:
宣威方言與普通話的關系由三種關系共同構成:等同關系、替代關系和獨立補充關系。
第一種是二者的用法相同,即等同關系。這一關系通常只存在于語氣詞(或其他基本詞匯)在普通話和方言中的字形和讀音都相同,且用法大致相同時。如上文提到的“嘛”的用法。
第二種是替代關系,即方言中的一些基本詞匯可以替代普通話中的部分基本詞匯,或普通話中的一些基本詞匯可以代替宣威方言中的基本詞匯。上面提到的宣威方言中的“噶”與普通話中的“哦”、“嘛”與“啊”或“吧”都屬于替換關系。
第三種是獨立、補充的關系,即語氣詞的意義和功能在方言與普通話中有明顯的區(qū)別,這一關系通常在方言區(qū)別于普通話的特有語氣詞上體現(xiàn)。如上文中的“嘛”在方言中使用時,會有區(qū)別于普通話的用法,且在等同或替代關系的基礎上會有一定意義和功能的延伸;又如“敢”、“噶”的使用其實更多是獨立于普通話外語氣詞的使用的,雖然使用范圍較狹窄,但也有其獨特的、普通話中無法替代等同的意義和功能。
以上三種關系也時有交叉互補情況,這便構成了宣威方言的獨特性。句子“好了敢”“好了嘛”“好了噶”?!案摇北碓儐枺胀ㄔ捓餂]有這個語氣詞;“嘛”表制止,相當于普通話的“好啦,別……”而“噶”表催促,相當于普通話的“好了,快…..”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普通話的普及和發(fā)展限制了宣威方言的發(fā)展。在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普通話的同時,方言使用者為了更大范圍、更多與外地交流,宣威方言的使用人口也在流失。這其實也是大多數(shù)方言所面臨的現(xiàn)狀。如“敢”這一類使用本來就有著較大局限的特殊詞匯,在普通話的沖擊下其使用頻率也變得越來越低。
盡管現(xiàn)下宣威方言的使用人口仍然占據(jù)絕大部分,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普通話的人仍寥寥無幾;但一些過去常用的方言在傳播的過程中也逐漸消失,老一輩人所說的一些方言在現(xiàn)下的一輩看來已經(jīng)變得十分陌生。
此外在宣威方言和普通話的發(fā)展過程中,二者的某些特點實際上是有一些共通之處的。比如上文所提到的“嘛”、“敢”都有當語氣輕和重時,所表達的意義也不同;再如當語境不同時,其意韻不同,還會出現(xiàn)潛臺詞等。
從這一角度看,宣威方言與普通話的關系類似于生物種間關系中所說的競爭和共生關系。兩種關系相輔相成,讓它們都能得以發(fā)展、延續(xù)。只是這樣的發(fā)展可能更多是讓方言中的一些詞匯轉(zhuǎn)化為普通話或流失,而普通話在這一過程中漸漸豐富。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宣威方言與普通話的關系,首先二者都是在發(fā)展變化、也是互相影響的。普通話的普及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方言的發(fā)展,但也把一些方言轉(zhuǎn)化為普通話的一部分,讓它被更多的人而不是僅限于方言使用人群所了解。
但同時這樣的變化也讓方言中的一些特色漸漸流失?;蛟S在將來的某一天宣威方言會從語言中銷聲匿跡,但從現(xiàn)在來看,這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而作為方言的使用人群,實際上也是方言的傳承者和保護者。在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使用普通話的同時,也需要更多人把所學的知識運用起來,盡自己的一份力去保存、保護和傳承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