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玲
摘? 要:在當前我省的學校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考依舊是大部分莘莘學子獲取普通高等教育資格的最具性價比的方式。因此,注重高中生物教學方式與高考的銜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精確服務于高考,不僅是新課改形勢下的時代要求,更是教師追求進步,對學生負責的表現(xiàn)。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高考;策略
引言
高中教育的重要性,每一個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的高中教師、挑燈夜戰(zhàn)奮筆疾書的高中學子都心知肚明。盡管當前“3+1+2”的高考新形勢賦予了學生自主選擇部分高考科目的權力,但對于那些有志于填報生物工程類、生命科學類、環(huán)境科學類和醫(yī)學類等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高中生物依舊是必考科目,需要學生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備考。但是,高中課業(yè)負擔重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學生要兼顧其他六門學科,不可能把所有時間都花在生物學習上,因此,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必須注重生物教學與高考試卷之間的銜接,從高考規(guī)律入手展開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 新課改后,高中生物教學內容
目前,我省高考采取考試科目“3+1+2”的新模式。模式中的“3”指的是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三門主科;“1”指的是在歷史和物理兩個科目中擇其一參加高考;“2”指的是在地理、化學、生物、政治四門科目中選兩門參加考試。同時,“3+1”的科目都按照卷面成績計分,四選二的科目按照等級賦分 [1]。雖然新課改之后,高考的形式變化巨大,但高中生物的課本整體內容與課改之前的差別不大,只是相比以前只注重理論知識識記的教學大綱,新的教材內容還兼顧了學生實驗思維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這說明新的教材不再局限于只幫助學生獲取高中生物知識,更關注學生的共同基礎和多元發(fā)展需求,還為學生以后進行科研活動打下了基礎,教學內容前后相關知識需要貫穿,銜接,與現(xiàn)實生活緊扣教學。
2 新形勢下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
教育部文件對于新課改形勢下高中生物的教學目標有明確規(guī)定,課程目標需體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教學,那就是使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經(jīng)過高中階段的學習后得以提高[2]。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實現(xiàn)這個目標,首先應該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教會他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看似平常的生命現(xiàn)象里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是鍛煉學生的縝密推理能力,教會他們從哪些角度思考才能設計出有效的實驗步驟進行探索;最后才是注重對學生實驗操作和總結實驗結論的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設計實驗、精于進行實驗的能力,是高中生物課本必修二《遺傳與進化》在編寫時不直接闡述遺傳定律,而是詳細介紹摩爾根觀察到果蠅眼色各異的現(xiàn)象,繼而設計實驗探索造成果蠅眼色差異的原因。更好理解科學家發(fā)現(xiàn)遺傳定律這一過程的原因,達到教學目標與高考相關設計實驗的能力考查要求。
3 高中生物教學與高考銜接的策略
3.1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
此處所說的思考,不單是讓學生針對試卷上的問題,結合題干信息和腦海里存留的知識進行以解決問題、給出答案為目的的思考,更多的是鼓勵學生帶著求真的態(tài)度去觀察生活中的某種生物現(xiàn)象,以一種創(chuàng)新的角度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生物現(xiàn)象以及怎樣設計實驗才能實現(xiàn)實驗探究想要的目的。例如,向日葵每時每刻都面朝著太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向日葵為什么要圍著太陽轉圈,并設計出兩組對照實驗。在其他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固定住一組向日葵的植株,使其不能轉動;而另一組向日葵不做任何處理,生長15天后,觀察兩組植株的葉片,此時不難發(fā)現(xiàn),被禁錮住的向日葵葉片明顯小于正常生長的向日葵,由此可以得出向日葵圍著太陽轉是為了更好的生長。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能開拓知識視野,幫助學生游刃有余的作答。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把相關知識聯(lián)系起來,并應用于實際生活的思考,從中不忘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例如,必修三的免疫調節(jié)與必修一的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繁殖,生長的知識相連貫!結合目前新冠病毒病理分析!新課引入設計美味的蝙蝠餐,讓學生驚訝中感知,探究新知識興趣,以新冠病毒為例子進入復習免疫調節(jié)過程!增強學生今后報考醫(yī)學專業(yè)的欲望與斗志!
3.2 教師明確高考重難點,有側重點的進行教學
在高中生物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完成三本必修和部分選修的教學任務,并開展至少一輪總復習,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因此,為了少做無用功,確保學生以最好的狀態(tài)迎接高考,教師應該將教材爛熟于心,并細心專研近幾年其他省份相同高考模式的高考試題,摸清教材重難點的同時結合高考生物學科的命題規(guī)律,將課本上的一些無關緊要的生物知識從日常教學中剔除出去,簡化教學內容,從而將有限的教學時間精準的投入到考點、重點、難點的教學中。如選修教材并不需要進行整本教學,具體的教學章節(jié)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因各地教學大綱的不同而不同。本校重點抓考選修三。20世紀以來,生物學科進入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與此同時,人類社會還面臨一些傳染病的嚴峻考驗,選修三中的轉基因植物、試管嬰兒、克隆動物、艾滋病、禽流感、SARS以及埃博拉、新冠肺炎病毒等主題加以論述,旨在向廣大學生傳正確的科學知識,有助于學生理性、客觀地面對相關的社會議題,為今后繼續(xù)深造和走上社會奠定必要的基礎。
結語:
高中繁重的教學任務,對生物老師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六個科目的兼顧,對學生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驗。新課改形勢下,生物老師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只關注學生的分數(shù),忽視單科排名,而是應該做好課堂教學與高考的銜接,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重點講解高考常考點、易考點,幫助學生實現(xiàn)簡單題不丟分,難題少丟分,以較好的狀態(tài)應對按等級賦分的高考。
參考文獻
[1]? 劉立榮.新課改形勢下高中生物教學與高考銜接的對策[J].名師在線,2018(20):92-93.
[2]? 李運蘭.新課標高中生物教學如何與高考銜接[J].教育科研論壇,2008(09):90-91.
[3]? 康桂金.“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與高考銜接模式研究”研究報告[A]. 2016年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