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劉晨,佘世杰
(中鋼集團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馬鞍山 243000)
隨著銅冶煉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銅渣產(chǎn)生量也不斷增長。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有近200萬t的銅渣產(chǎn)生,這個數(shù)值還在不斷增長,截止目前,銅渣產(chǎn)量超過3000萬t[1]。如此龐大的銅渣占據(jù)大量土地資源,污染環(huán)境,同時,銅渣中的有價元素未能有效回收也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
銅渣中富含鐵硅鋁,其次也存在一定的銅。其中鐵品位一般在40%左右,銅品位在0.5% ~ 8%之間,而我國鐵礦石品位只有約29.3%,銅礦石品位更是低于1%,可見銅渣中有價元素的回收具有巨大潛力[2-4]。因此,本文針對銅陵某銅渣制定了一套回收鐵銅合理的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了對銅渣中鐵銅的綜合回收。
試驗用銅渣取自銅陵某冶煉廠,質(zhì)地堅硬,呈黑色狀。其化學成分見表1,鐵、銅物相組成見表2、3。
表1 銅渣的化學成分/%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opper slag
表2 銅渣中鐵物相組成/%Table 2 Composition of iron phase in copper slag
表3 銅渣中銅物相組成/%Table 3 Composition of copper phase in copper slag
由表1可知,銅渣中主要成分為鐵、硅,其次含有一定量的鈣、鎂、鋁、銅、鋅等,其中鐵、銅、鋅具有一定的回收價值,考慮鋅的價值及含量,本試驗暫不對其回收。
由表2可知,鐵的賦存狀態(tài)以氧化鐵為主,其中含有一定程度的磁性鐵。由表3可知,銅主要以氧化銅形式存在,另見少部分單質(zhì)銅和硫化銅。
該試樣物相組成較為復雜,質(zhì)地堅硬,首先必須對銅渣磨礦處理以實現(xiàn)物相的單體分離,其次考慮到鐵物相中存在部分磁性鐵,可先進行磁選,這樣即回收了鐵同時也減小了對后續(xù)銅回收的干擾。另外發(fā)現(xiàn),銅主要以氧化銅形式存在,可通過酸浸將其富集到母液中,再對浸出液萃取可獲得純凈的含銅溶液。因此,確定本試驗的原則工藝流程為磁選-浸出-萃取-結(jié)晶,見圖1。
圖1 原則工藝流程Fig. 1 Principle process flow
2.1.1 磨礦細度試驗
銅渣與天然鐵礦相比具有硬度高,礦物組分結(jié)合緊密的特點,因此,對磨礦細度具有較高的要求[5]。本試驗選用磁場強度273 kA/m,考察了磨礦細度對鐵回收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
圖2 磨礦細度試驗結(jié)果Fig.2 Results of grinding fineness test
由圖2可知,銅渣中鐵的回收率受磨礦細度影響較大,粒度較粗時鐵回收率較低,但品位較高,而粒度較細時鐵回收率高,但品位較低。在磨礦細度為-0.074 mm 80%時回收率最低,繼續(xù)增加磨礦細度回收率增加明顯,但鐵品位隨之下降也明顯??赡苁窃谀サV細度較粗時,單體解離度不高,隨著磨礦細度的增加,單體解離度增加,精礦鐵品位增加,繼續(xù)增加磨礦細度,磁團聚現(xiàn)象增強,脈石礦物被磁鐵礦包裹,精礦鐵品位下降,回收率增加。因此,以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0%為宜。
2.1.2 磁場強度試驗
磁場強度大小是磁選的關鍵因素,本試驗考察了磁場強度對鐵回收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
圖3 磁場強度試驗結(jié)果Fig.3 Results of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test
由圖3可知,弱磁場強度下,鐵回收較低,但品位較高,而強磁場強度有利于提高回收率但不利于鐵品位提高。在低磁場強度下,部分連生體無法被磁滾筒吸引,隨著磁場強度的增加,連生體逐漸進入精礦。因此,以磁場強度為270 kA/m為宜。
2.1.3 再磨細度試驗
經(jīng)過一次初選后,所得鐵精礦品位較低,不能滿足后續(xù)生產(chǎn)要求,因此,對鐵精礦再磨再選,本試驗選用磁場強度為117.0 kA/m,考察了再磨細度對鐵回收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
圖4 再磨細度試驗結(jié)果Fig.4 Results of regrinding fineness test
由圖4可知,再磨細度的增加有利于精礦鐵品位的提高,在再磨細度為-0.037 mm 90%時,精礦鐵品位達61.55%,繼續(xù)增加再磨細度,鐵品位下降明顯,這是因為此時顆粒較細,其表面能較大,加上磁場作用,磁團聚加劇。
2.1.4 精選磁感應強度試驗
考察了精選磁感應強度對鐵回收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5。
圖5 精選磁場強度試驗結(jié)果Fig .5 Test results of selected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由圖5可知,隨磁感應強度的減小,精礦鐵品位逐步增加,但回收率減少。綜合考慮鐵品位和回收率,本試驗選用磁感應強度為93.6 kA/m為宜。
根據(jù)銅渣的成分含量和物相組成,本試驗通過酸浸可實現(xiàn)對銅渣中有價元素的浸出,其浸出原理如下:
MO+2H+=M2++H2O
M+H2O2+2H+=M2++2H2O
MS+H2O2+2H+=M2++S+2H2O
本試驗取100 g銅渣,加入一定的硫酸和雙氧水,在一定的溫度下反應,考察了各試驗因素對銅渣浸出的影響。
2.2.1 硫酸用量試驗
本試驗在雙氧水用量10 mL、固液比1:10、溫度70℃、攪拌2 h條件下,探討硫酸用量對銅渣浸出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6。
圖6 硫酸用量試驗結(jié)果Fig .6 The results of sulfuric acid dosage test
由圖6可知,隨著硫酸用量的增加,銅渣中銅的浸出率不斷增加,至硫酸用量為120 g時達到最大,隨后減小,其它金屬的浸出與此類似。由于原料中硅含量較高,過高的硫酸用量可生成凝膠狀的硅膠,阻礙反應的進行[6]。兼顧銅浸出率和雜質(zhì)浸出率,本試驗硫酸用量以100 g為宜。
2.2.2 雙氧水用量
雙氧水的作用是促進銅渣中銅單質(zhì)和硫化銅的氧化分解,本試驗在硫酸用量120 g、固液比1:10、溫度70℃、攪拌2 h條件下,探討了雙氧水用量對銅渣浸出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7。
圖7 雙氧水用量試驗結(jié)果Fig .7 Results of hydrogen peroxide dosage test
由圖7可知,在雙氧水為低用量時,銅浸出率較低,當用量為10ml時,銅浸出率達到最大,隨后保持不變,此時可認為,該條件下雙氧水氧化作用已達極限。因此,本試驗雙氧水用以10 mL為宜。
2.2.3 固液比
適宜的固液比是保證浸出進行的關鍵。本試驗在硫酸用量120 g、雙氧水用量10 mL、溫度70℃、攪拌2 h條件下,探討了固液比對銅渣浸出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8。
圖8 固液比試驗結(jié)果Fig .8 Results of solid-liquid ratio test
由圖8可知,固液比越低,銅浸出率也越高,這是因為在低固液比下,保證了銅渣與硫酸和雙氧水的充分接觸,促進反應的進行。當固液比為1:7時,銅浸出率幾乎不變,此時可認為在該條件下銅浸出已完全,綜合考慮,后續(xù)試驗選用的固液比為 1:7。
2.2.4 溫度
調(diào)節(jié)溫度有利于銅渣浸出,本試驗在硫酸用量120 g、雙氧水用量10 mL、固液比1:7、攪拌2 h條件下,探討了溫度對銅渣浸出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9。
圖9 溫度試驗結(jié)果Fig .9 Results of temperature test
由9可知,銅浸出率隨溫度升高顯著增大,因為升高溫度有利于固液的擴散,提高傳質(zhì)效率,從而提高浸出率。當溫度達80℃時,繼續(xù)升溫銅浸出率幾乎不變,因此,選取80℃為反應溫度。
在硫酸用量120 g、雙氧水用量20 ml、固液比1:7、溫度80℃、攪拌2 h條件下,銅渣浸出率中各元素含量見表4。
表4 浸出液主要成分含量/×10-6Table 4 Main components of leachate/×10-6
經(jīng)過酸浸,銅渣中的銅及其它金屬元素大部分被浸入溶液,因次,有必要對銅萃取以實現(xiàn)銅與其它元素的分離。本試驗采用Lix84-1為銅萃取劑,考察各因此對銅萃取的影響,以確定較佳萃取條件。其基本原理如下:
2RH+Cu2+=CuR2+2H+
2.3.1 萃取劑用量試驗
取100 mL浸出液,在O/A=1:1,水相pH值為3,一級萃取條件下,考察了萃取劑用量對銅萃取的影響,所得萃取液經(jīng)過10%硫酸反萃,反萃液結(jié)果見表5。
表5 萃取劑用量試驗結(jié)果Table 5 Results of extractant dosage test
由表5可知,萃取劑用量越多,銅的回收率液越高,與此同時,雜質(zhì)的回收率也相應提高。為兼顧銅回收率和品位,以萃取劑用量為有機相10%含量為宜。
2.3.2 水相pH值試驗
根據(jù)萃取原理,萃取劑在萃取過程中會釋放氫離子,造成水相pH值升高[7-8]。因此,調(diào)節(jié)初始水相pH值十分關鍵。本試驗取100 mL浸出液,在O/A=1 : 1,萃取劑含量30%,一級萃取條件下,考察了水相pH值對銅萃取的影響,所得萃取液經(jīng)過10%硫酸反萃,反萃液結(jié)果見表6。
表6 水相pH值試驗結(jié)果Table 6 Results of water pase pH value test
由表6可知,水相pH值對銅回收率影響顯著,在pH較低時,銅回收率較低,而高pH值時,銅萃取率較高,但是高pH值下雜質(zhì)離子的回收率也較高。因此,選用的適宜的水相PH值為2。
2.3.3 萃取級數(shù)試驗
在O/A=1 : 1,萃取劑含量30%,水相pH值為3,考察了萃取級數(shù)對銅萃取的影響,所得萃取劑經(jīng)過10%硫酸反萃,反萃液結(jié)果見表7。
表7 萃取級數(shù)試驗結(jié)果Table 7 Results of extraction series test
由表7可知,隨萃取級數(shù)的增加,銅的回收率變化不大,但雜質(zhì)回收率逐漸減少,為滿足后續(xù)工藝需求,本試驗選定三級萃取。隨后對銅反萃液蒸發(fā)結(jié)晶,得五水硫酸銅
銅渣經(jīng)過“磁選-浸出-萃取-結(jié)晶”后所得產(chǎn)品結(jié)果見表8。
表8 產(chǎn)品指標Table 8 Product specifications
由表8可知,所得鐵精礦品位61.45%,回收率32.94%,達到C60質(zhì)量標準要求,五水硫酸銅中銅品位24.65%,回收率88.79%,純度較高。
(1)磁選試驗研究表明,在磨礦細度-0.074 mm 80%,磁場強度為234 kA/m的初選和再磨細度-0.037 mm為90%,磁場強度為93.6 kA/m的精選條件下,可獲得鐵品位61.45%,回收率32.96%鐵精礦,產(chǎn)品達到C60質(zhì)量標準要求,且大幅降低了鐵對后續(xù)工藝的干擾。
(2)浸出試驗研究表明,100g磁選尾礦在硫酸用量120 g、雙氧水用量20 mL、固液比1:7、溫度80℃、攪拌2 h條件下,銅的浸出率達80%。
(3)萃取試驗研究表明,在O/A=1:1,萃取劑含量30%,水相PH值為3,經(jīng)過3級萃取,隨后反萃結(jié)晶,可獲得銅品位24.65%,回收率88.79%的五水硫酸銅,產(chǎn)品純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