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洛瑜
摘 要:路基強夯施工中,需要注意的要點較多,只有結合實際情況,才能發(fā)揮出技術的最大化優(yōu)勢,實現(xiàn)良好的施工效果。基于此,本文對路基強夯技術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詳細分析,旨在促進公路事業(yè)的進步。
關鍵詞:公路;路基;填筑;強夯施工;施工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是社會基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一些水文和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地區(qū),路基施工存在著較大的困難。如果采取的施工技術不合理,土石混合料與含水量變化較大,會造成路基的塌陷和沉降等現(xiàn)象,不利于公路質量的有效提升,難以達到施工標準。使用強夯法進行土石混填路基的填筑,能夠有效壓實路基,減少土石材料的孔隙,防止出現(xiàn)一些難以控制的問題,有效提升路基的施工質量。
1 工程概況
國內某大型公路工程全長26.59km,高速公路工程的總體設計為雙向六車道。在該工程施工過程中,強夯施工段位于K14+000—K16+200標段。強夯施工段的路基寬度約為22.8m。在公路工程路基強夯施工技術中,夯實材料選擇黃土料填筑,在進行強夯施工過程中,嚴格依照平均填方3.5m的參數標準,最大填方高度約為14.5m。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依照公路工程的總體設計要求,在強夯施工段進行路基強夯處理工作中,有效加固深度為3m。根據工程施工技術標準,要求在對公路工程路基進行強夯處理后,路基的整體承載力應不小于120kPa。
2 強夯施工技術施工前期準備
(1)夯擊參數選取。強夯施工技術施工主要應用的是滿夯布置方式,夯點的布置為梅花形。嚴格控制各個夯擊點的位置,在夯擊完成后需要進行2次夯擊,值得注意的是沉降量不能>5cm,并且做好夯擊點的控制,隆起的區(qū)域要<10cm。根據工程的需要來檢測壓實度檢測來確定其是否滿足工程的需要,當相關壓實度按照標準要求的96%后,才能進行下部施工。公路項目實施大范圍的強夯施工的過程中,要按照道路順向進行施工,強夯施工結束后要將其回填到標高尺寸上。在施工之前明確夯擊能、夯錘重量與落距等技術參數[1]。
(2)強夯施工機具。第一、起重機械。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施工機械設備,同時明確夯錘質量與落錘高度。本次工程中使用的是W501起重機來進行操作。第二、夯錘。結合夯擊能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夯錘進行施工,本次工程中選擇的是鋼質夯錘,平面為圓形,同時在底部設置了4個氣孔,從而可以提升能量的利用率。第三、錨系設備。應用門夾是主要的錨系設備。第四、其他設備。強夯施工的過程中,還需要應用推土機、電焊機等設備才能完成整個工程。
(3)施工準備。強夯施工之前,需要將施工所在位置上的地表進行必要的清理處理,不能存在任何的表土、種植土等影響工程的質量,也不能存在任何的草根。強夯施工技術施工前,土工試驗處理非常關鍵。在操作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施工位置有不均勻的土層情況,需要及時增加勘探孔數量,或是提高土工試驗的頻率,從而可以保證工程的質量達標。通常來說,需要間隔50~100m就要進行一次土工試驗,主要是針對最佳含水量與最大干密度入手進行,這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性技術參數。在道路受到了雨淋等影響之后,為了可以更好地提升強夯工程質量,應該將表層濕土清理干凈。強夯施工前,應該組織人員進行工程現(xiàn)場的檢查和分析,及時掌握現(xiàn)場中的建筑物與地下管線的分布狀況,保證施工過程中不能給這些原有結構物造成任何的影響。根據有關要求,夯擊能達到了2000kN·m以下時,需要保證夯擊點與建筑物的間隔距離至少為10m。
3 強夯施工在公路路基施工當中的應用
(1)平整土地。強夯施工之前,需要應用推土機來進行表面的平整處理。為了保證設備可以在施工地區(qū)中順利通行,根據工程的需要建設臨時的道路,根據要求來確定道路寬度、強度與凈空高度等參數,以滿足施工的順利進行。同時需要設置必要的排水設施,避免積水給工程的質量造成任何的影響。
(2)試夯施工。在本工程路基施工過程中,為了可以保證施工的質量達標,在施工開始前應該選擇合適的位置進行試夯施工,其要與施工地區(qū)的性質完全一致,一般選擇面積為500m2的地區(qū)進行試驗。夯點的布置應該采用梅花形的方式,夯擊能確定為2000kN·m,夯錘質量確定為15t,其直徑為2.30m,底面積為4.155m2,落距達到了14.7m。根據試驗過程中的技術參數,技術人員繪制夯擊次數與沉量參數曲線,根據實際需要來確定落距、夯擊次數等重要參數,為后續(xù)的施工提供基礎條件。
(3)鋪設碎石。對于路基的施工,在強夯過程中,如果地表結構密度較大,或者水位超過了規(guī)定標準,應進行碎石的鋪設工作。通常來講,選擇的碎石由不同的粗細集料組成,密度為5.0×103kg/m3,碎石孔徑小于5mm篩下的篩余料為選擇的石屑標準,一般范圍在0~10mm之間。只有嚴格碎石選用的標準,才能保證夯擊之后承載力達標,避免出現(xiàn)土壤開裂或下陷等問題。
(4)強夯施工。通常采用分段方式進行強夯施工,順序為從兩邊到中間,沿著邊緣地帶開始,逐步推向中央區(qū)域,減少側向作用力的影響,避免附近地區(qū)受到較大的壓力。必須將夯錘保持在最平穩(wěn)狀態(tài),準確定位夯擊點,如果出現(xiàn)坑洞過大的現(xiàn)象,需要使用砂土填平,避免出現(xiàn)傾斜度過大或者錯位等難以控制的問題。夯擊的時候,先間夯2~3遍,最后降低能量,滿夯一遍,總共為5遍左右,視情況而定,應保證每個夯擊點得到5次以上的夯擊次數,為增強夯擊的效果,需要及時做好施工記錄,為施工的順利進行提供數據支持。
(5)施工注意事項。關注天氣變化是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點問題,如果必須在雨天施工,要對施工位置進行必要的覆蓋處理,并且保證路表不會存在任何的積水等問題。在施工時,施工環(huán)境的地下水位如果超過2m,需要按照工程的情況,針對性地選擇防水措施將地基中的水排除,否則將影響工程的質量。在施工環(huán)節(jié),避免灰塵與飛石問題是非常關鍵的,為了減少揚塵、飛石的情況發(fā)生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好灑水、防護等措施,以防施工的安全與控制環(huán)境出現(xiàn)污染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路基強夯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地區(qū)的實際情況,掌握施工要點,對施工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把控,實現(xiàn)理想化的施工效果。應控制各項參數,對沉降量進行分析,發(fā)揮出理論的實踐化意義,真正使技術的價值得到最大化體現(xiàn),促進公路事業(yè)的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范恩.公路路基強夯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19(Z1):123-124.
[2]向艷敏.公路路基強夯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18(3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