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元
摘 ?要:閱讀是獲取信息,豐富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主要工具。本文基于PEP版小學英語教材,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目標設計和策略指導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堂教學
閱讀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在遵循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加適合學生語言能力和英語素養(yǎng)發(fā)展的課堂閱讀教學策略。
一、閱讀教學目標設計層次化
認知主要可分為記憶、領會、分析、應用和評價等多個層面,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設計要體現(xiàn)出這種層次性,首先要著眼于實際學情與文本內容難度以及具體要求之間的關系,因為并不是所有教材文本都能夠涵蓋到這些層面。其次,考慮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并不是特別高,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只需要根據實際學情來合情選擇幾個層次即可,以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例如,在“What's he like?”的Read and write中,分析教材可以發(fā)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大概有:借助圖片閱讀日記;使用準確的語音和語調進行朗讀;在文本的語境中理解并掌握made、robot、finish、speak等單詞;找出描述Robin特征的部分;自己嘗試去描述一個機器人的特征等內容。其中前半部分的內容大多都屬于記憶層面,后面則分為了領會和應用層面,那么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則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類和排序,以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個體的不同學習需求。
二、三維目標指導下的閱讀教學設計
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學習過程當中的重要手段。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除了基本的語言知識傳遞意外,還會涉及到很多領域的專業(yè)知識、生活常識、世界文化、科技成果等等。結合三維教學目標設計理論來看,其中的能力目標是指對學生閱讀能力和相關學習技能的培養(yǎng)與訓練,如理解并掌握文章大意,根據問題從文章中提取相關信息,熟悉不同文本體裁類型的功能等等。那么在此基礎上,教師應該明白的是,語言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充分發(fā)揮不同文本內容的特點,使學生較多地去關注到當中內容的情感、文化、價值觀。
例如,在“In a nature park”中的Read and write中,該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主要涉及到:根據教材插圖來把握短文大意;補充公園中出現(xiàn)的景物;理解并學會使用high;根據意群熟悉短文并流利朗讀;解決有關自然公園的三個問題。這其中前半部分屬于基本的知識與技能目標范疇,而補充景物與掌握單詞的含義及用法就是能力范疇;那么根據意群來朗讀并解決問題就是為了讓學生去近距離地感受大自然,從中滲透對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
三、閱讀教學目標設計程序
1、分析文本語言
分析文本是閱讀教學前的必要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也應依次設計閱讀教學目標,從而使文本中一些重要的語言現(xiàn)象受到學生的關注。例如在“What's the matter,Mike?”的Read and write中,文章涉及到的主要時態(tài)是過去式,那么在課前活動中就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之前所學過的過去式單詞或句子;而且在設計閱讀應用目標時,也要考慮到過去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分析文本信息
閱讀的目的是獲取信息,因此教師在設計閱讀目標前要充分考慮文本中所包含的信息,不同的問題所需要學生提取的信息也不一樣。例如,在“I have a pen pal”的Read and write中,閱讀文本內容是Notice board,需要學生提取時間、地點和聯(lián)系方式這些信息。再如一些故事類文本,一般也是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經過等信息。
3、分析文本插圖
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會借助圖片來讀懂一些簡單的故事或是小短文。例如,在“How do you feel”的Read and write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圖片來讓學生猜測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
四、課堂閱讀教學內容
1、閱讀前準備
在閱讀開始前,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適量的“熱身運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明確所學知識與新知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在復習和回顧過程中完成新知的呈現(xiàn)與導入。例如,在“My week”的Read and write中,主人公與機器人Robin進行了對話,內容是關于課程安排和周末活動的,那么教師就可以據此對話來設計一個“Do and Say”的活動,請一名學生上講臺做手勢或動作,讓其他學生猜一猜對應的詞組。短時間內即可將之前l(fā)et's learn中學習的詞組復習完畢,并與新語篇中周末活動的內容產生聯(lián)系。
2、課中閱讀
小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活動設計的是否合理,具體操作流程是否順利都將會直接影響到閱讀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效果。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不同文本內容,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在設計課中閱讀教學活動的同時,向學生滲透閱讀教學策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常用到的閱讀策略有精讀、略讀、猜測詞義等等。
小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活動設計的合理性直接影響著具體操作流程的流暢性,也會直接影響著最終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審視教材中的不同文本,據此來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方式展開教學,這樣才有利于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更好地滲透和傳遞閱讀方法。譬如常用的方法有精讀、略讀、詞義猜測、判斷句式等等。
綜上,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需要教師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設計閱讀教學目標到指導課堂閱讀教學活動等多個方面,完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出真正適合學生的有效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 ?王敏.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7(25):123-124.
[2] ?崔秀娟.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初探[J].甘肅教育,2017(14):115.
[3] ?魏瑞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