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摘 ?要:新課標要求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更要注重學生的表達能力。為此教師應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式,首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自由的表達空間,增強小學生表達能力,從而促使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為此筆者以“教學理念”、“教學活動”、“寫作能力”這三方面,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表達能力;教學理念;教學活動;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課程安排是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語文思維并增強語文綜合能力,表達能力是檢驗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標準之一。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大多呈現(xiàn)出傳統(tǒng)且死板的弊端,教師忽略學生表達能力的鍛煉,將課程重心放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上,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語言的運用能力才是最為實際的。為此教師應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轉(zhuǎn)變陳舊的語文教學觀念,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表達機會,從而促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不僅可以增強語文的綜合實力還可以增強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交際能力。
一、轉(zhuǎn)變教學理念使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即教師授課為課程內(nèi)容的主體形式,課堂的中心是老師,教師沒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空間,無形中降低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使其失去想要表達想法的欲望,因此無法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為扭轉(zhuǎn)這一局面,首先教師應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將課堂的中心轉(zhuǎn)移到學生身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欲望,使學生在言論相對自由的環(huán)境中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以此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為此筆者采取相應舉措,例如:筆者在教授《暮江吟》這首詩時,讓學生以分小組的形式討論詩詞大意,并以講故事的形式分享出來。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經(jīng)過組內(nèi)整合后派代表進行發(fā)表,其中一小組代表首先上臺展示組內(nèi)討論結(jié)果,代表同學說道:“接下來由我來給大家分享我們組討論的前兩句詩詞的大意:我在傍晚時分,眼看著快要落山的斜陽鋪在江面上,晚霞映照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綠的,一半是鮮紅的,這景色可真美??!”同學們認真聆聽該同學的表述,并沉浸在詩人描繪的傍晚江景美色中,筆者接著說道:“這組同學以詩人的角度對詩詞進行解析,并以自白的方式進行講述,非常有創(chuàng)意?!?/p>
由此可見,教師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空間,使學生增強表達的欲望,以此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使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教學活動中積極融入語言表達練習.
要想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升,教師就要協(xié)助學生進行反復練習,以此增強語言思維能力的訓練。為此教師應將語言表達練習的相關教學活動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使其在這種環(huán)境中能夠釋放自身的語言天性。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增強學生日常生活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此筆者采取相應舉措,例如:筆者在教授完《小木偶的故事》這篇課文時要求學生續(xù)寫這則故事,并在課上以講故事的方式分享給大家。學生在家準備好續(xù)寫的故事將其帶到課堂上,課程開始時筆者說道:“同學們,這節(jié)語文課我們來舉行‘故事大會每位同學都有上臺講故事的機會,誰先來分享自己的續(xù)寫故事呢?”同學們爭先恐后舉手想要分享自己的故事,筆者挑選舉手最快的一位同學進行展示,這位同學說道:“接下來由我來講述《小木偶的故事后續(xù)》,小木偶有了自己的表情后,無論是開心還是難過都能被大家看出來,大家知道了它任何時候的情緒,然而巫師在賦予小木偶表情的時候沒有賦予它隱藏情緒的能力,有一天小木偶并不想讓別人看出它的不開心,但是它卻沒辦法隱藏情緒,小木偶再次陷入無奈中。這就是我的續(xù)寫故事。”其他同學認真聆聽后覺得很精彩,紛紛鼓掌。緊接著其他同學也分享了他們各式各樣的故事,內(nèi)容同樣精彩。
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設計中融入語言表達能力的相關練習內(nèi)容,使學生更加有興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與此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通過提升寫作能力增強表達能力
眾所周知寫作也是表達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方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整理語言信息,構(gòu)造語言框架,并且還要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來組織語言將其表達出來,這一系列繁瑣的工序無形中也在鍛煉著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來促使學生增強表達能力,為此筆者采取相應舉措,例如:筆者會每星期安排學生進行讀后感的寫作練習,并對其進行專業(yè)性的指導,使學生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豐富語言表達方式,注重語言的邏輯性和條理性。筆者以其中一次寫作練習舉例,筆者要求學生寫《小英雄雨來》的讀后感,筆者以其中一位同學的讀后感節(jié)選舉例,該同學寫道:“讀了《小英雄雨來》,我真切的感受到這位抗日小英雄的機智勇敢及崇高的愛國精神。從他的事跡中我明白,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在困難面前我們應該保有臨危不懼的態(tài)度,勇敢的面對,沉著的去克服。我們要努力學習,成為國家的棟梁為國家做貢獻。”筆者對此進行點評:“邏輯清晰,情感飽滿,但應該注意‘沉著的克服是不準確的應改為‘以沉著冷靜的心態(tài)去克服這樣更好?!?/p>
由此可見,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表述方面的問題,教師應及時指正,引導學生學會更加準確的表達方式,以此來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使學生成為課堂主體,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其次要在教學中設計更多關于語言表達練習的教學活動,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地氛圍中充分表達心中所想,從而鍛煉學生的語言構(gòu)建能力,最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來促使學生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從而增強語言表達能力,以此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魏春姬.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神州,2019(11):208-208.
[2] ?吳莎莎.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J].精品,2019(4):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