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嘉
摘要:在新課程不斷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是,目前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因受到以往模式以及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不管是在教學方法還是在教學內容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深入進行研究,應用教學新思路。鑒于此,本文就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語言文字教學展開探討,以期為相關工作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言文字教學
引言:
漢語是美麗的語言,在字里行間都閃耀著思想、情感和智慧的光芒。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高中語文教師要在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方面動腦筋、想辦法,真正使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構建高效、理想的語文課堂。
1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語言文字教學特點
對于高中語言文字教學來說,受其自身的性質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以一定的情境為基礎進而展現(xiàn)出自身的特點,培養(yǎng)高中生形成良好的素養(yǎng)滿足教學的要求[1],具體來說,其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1開放性特點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積極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與發(fā)現(xiàn)欲望,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思維狀態(tài),明確學習活動自身的多變性與多樣性,彰顯出獨特的個性。
1.2情境性特點
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自身的能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感色彩教學情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激發(fā)出自身的靈感,進而提升想象能力,有感而發(fā)。
1.3跨越性特點
對于學生而言,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學科中涉及的知識具有明顯的共同性,語言文學教學也同樣如此,涉及的學科較廣,可以從多角度進行學習,擴展自身的視野。
2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與原因
人際溝通能力是一個人適應社會的必備素質,對于高中學生而言,無論是從專業(yè)學習的角度講,還是從未來就業(yè)或是人文素質培養(yǎng)的角度講都是十分重要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是人際溝通能力的基礎,語文則是學生發(fā)展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主要學科,因此,在高中教育教學體系中,確定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地位,提高教學實踐效果則是促進大學生綜合發(fā)展的關鍵。
語言教學自20世紀90年代起,受“淡化語法”觀念的影響,語法教學的地位減弱,開始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慢慢隱退,這是對語言文字教學的輕視。之前的教材也沒有專門進行語言文字教學的板塊,知識散落于課本中,只能由教師去整理這些知識點來授課,所以沒有形成關于語言文字教學系統(tǒng)的體系?,F(xiàn)在新課改的提出讓語言文字的教學重新受重視,地位有所轉變[2]。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種轉變還不徹底,仍存在著問題。
目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整體水平難以達到基本的教學要求,其中的問題有學生的普通話水平較差,書寫能力逐步退化,口頭表述缺乏邏輯,難以實現(xiàn)有效的信息傳遞與接收等等。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原因,首先在于大學生缺乏自主發(fā)展意識,難以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其次,在于教師的培養(yǎng)缺位,沒有正視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得不到有效的培養(yǎng);最后還在于外部環(huán)境的沖擊,進入到信息時代,大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加依賴于網(wǎng)絡,甚至一些學生出現(xiàn)了沉迷網(wǎng)絡的問題,在虛擬的網(wǎng)絡空間中缺乏良好的人際溝通訓練,使得他們無論是在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發(fā)展,還是人文素質培養(yǎng)方面都受到了嚴重的限制。
3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yǎng)的相關策略
3.1設置情境,改善學習方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設置情境能夠更清晰地闡釋相應的教材內容,這就需要教師擺脫以往的教學模式,基于情境設置實施情境教學。通過情境設置引導學生思考、發(fā)言與溝通,在激發(fā)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也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而創(chuàng)設滲透性更強的學習方法。比如,營造現(xiàn)實化氛圍。切合學生生活和學習實際,創(chuàng)設較為逼真的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激發(fā)學生潛力,以真實的情境影響學生,從而使學生從現(xiàn)實角度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如《動物游戲》一課的教學,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事物如“牛、貓、柳樹”等,分析生活中的事物,深入感悟生命的美好。再比如,借助多媒體技術,利用形象化的教學方法設置情境。通過設置影像情境,體會到心靈的震撼[3]。
比如在講解《荷塘月色》一文時,教師結合教材內容設置相應的影像情境,展現(xiàn)荷塘景色在學生眼前,通過影像中的畫面、聲音等,引導學生體會在荷塘、月色下隱去浮躁的冷靜。繼而再引入“荷塘”“月色”等案例,鼓勵學生運用相應語句闡述以上美景的妙處所在,從而來激發(fā)學生積極表達內心情感的欲望。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2重視語言文字的教學
縱觀語言文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學校、教師對其的輕視分不開。所以教育者首先在觀念上要意識到語言文字教學的重要性。在課堂上,也要有意識地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教學去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進行文學作品鑒賞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言語的細微處細細品味,從作品中有特點的語言文字入手去品味、分析,進而進入作品的情境,把握其中的情感和意蘊。這種從語言文字入手的細讀教學是非常值得借鑒的語文教學方式,不僅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為我們打開了新的學習視角。
3.3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不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運用能力上,都要時刻充實自己,保持與時俱進的這樣一種狀態(tài)。教育工作者們要清楚地掌握國家所提倡的這些概念的含義,要真正了解其價值,在了解的基礎上去用行動貫徹。高中語文教師尤其要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yǎng),還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要能彌補不足,查缺補漏,逐步提升。
結束語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無論是對于提升其文化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還是適應社會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高中語文在教學實踐中,應該認識到當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中原因,并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設計課程教學方案,讓大學生在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提高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胡成文.芻議如何加強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8):18-1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李清華.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J].現(xiàn)代交際,2017(1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