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松萍,汪世靖,李 凱,王 訓,葉群榮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001)
視神經脊髓炎是以視神經與脊髓同時受累或者是相繼受累的急性或亞急性脫髓鞘病變,臨床病情發(fā)展、變化較快,容易出現呼吸抑制、視力缺損等臨床表現,積極的做好各項護理措施,讓患者與家屬對疾病以及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個正確的認識,積極的配合治療及護理,可有效地預防、控制疾病發(fā)展,降低復發(fā)率、致殘率及并發(fā)癥[1]。本研究旨在探討舒適護理應用于視神經脊髓炎,為臨床視神經脊髓炎患者的護理提供新的理論依據,現研究如下。
選取2015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視神經脊髓炎患者13例,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n=7)和觀察組(n=6),對照組7例,全部為女性,年齡19~66歲,平均(44.14±14.17)歲。觀察組6例,其中男1例,女5例,年齡33~64歲,平均(49.83±13.5)歲?;颊邔ζ渚橥?。
1.2.1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入院后接受基礎護理,常規(guī)心理疏導等。觀察組進行舒適護理:
(1)心理舒適護理:用于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堅定患者的治療自信心。
(2)用藥舒適護理:針對激素與免疫抑制劑使用期間出現的副作用進行觀察。
(3)癥狀康復舒適護理:
①肢體功能障礙護理:肩下墊軟枕,腕關節(jié)背屈,伸展肘部,手指稍彎曲,髖關節(jié)伸展,雙足底緊緊地托住足板,讓足趾朝上、踝關節(jié)背屈,晨起行小關節(jié)活動與肌肉訓練,幫助進行大關節(jié)及站立、行走訓練。②視力障礙護理:保持環(huán)境安靜,光線充足,地面清潔,無積水,床兩側要有護欄,避免患者單獨進行活動,呼叫器要隨時放在手邊,條件允許可住單間病房。③排尿護理:會陰部皮膚護理,常規(guī)會陰沖洗,對存在膀胱功能障礙的患者,可行直腸肛門肌肉松弛操作幫助膀胱括約肌松弛,加快排尿。④排便護理:增加膳食纖維,少吃不易消化且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增加腹部按摩可以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加快排氣與排便。⑤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舒適護理:定時翻身,并對干燥、破潰處涂爽身粉,保持局部干燥及受壓的部位局部按摩以預防褥瘡。加強病房通風,保持室內濕溫度,定時翻身拍背,指導正確的咳痰方式以預防肺炎。定時為更換體位加強四肢進行活動,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肢體按摩,避免出現深靜脈血栓。
1.2.2 療效標準
應用擴展殘疾狀態(tài)量表(EDSS)評分比較兩組患者療效,顯效:EDSS評分減少>1.0分;有效:EDSS評分減少<1.0分;無效:無效或需調整方案。比較兩種患者護理滿意率(%)。
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采用n,%表示,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療效為100.0%與對照組85.7%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n,%)
觀察組滿意率為100.0%與對照組71.4%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滿意率比較(n,%)
視神經脊髓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復發(fā)率較高,多數患者預后不良,在臨床予以藥物治療的同時積極配合一定的護理方法,才能有效保證療效。護理人員要及時告知其按時服藥的重要性,提高服藥依從性,盡量避免誘發(fā)因素,比如外傷、感染等[2]。加強患者肢體功能鍛煉,加強溝通,利用溝通和心理疏導技巧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通過肢體語言傳遞支持與關愛,創(chuàng)造舒適、自然的氛圍,建立互相信任的關系,幫助患者清楚地認識到目前的處境,消除內心負面想法[4]。初期的訓練與指導可以有效防止運動功能的喪失[5],恢復期指導可加快患者的身體功能恢復,同時要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6]。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療效為100.0%與對照組85.7%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率為100.0%與對照組71.4%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對視神經脊髓炎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可以有效降低各種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保證治療效果。綜上,在視神經脊髓炎患者中采用舒適護理,彌補了常規(guī)護理的局限性,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了負面情緒,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