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霞,湯夢英
(宜興市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江蘇 無錫 214200)
結直腸癌屬于消化科常見惡性腫瘤,近年來該疾病的發(fā)生率逐年上升,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屬于治療該種疾病的主要方式,其具有微創(chuàng)、術后恢復快等應用優(yōu)勢性,在圍術期配以人性化護理干預有助于促進患者恢復[1]。本文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的70例接受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患者,分析人性化護理用于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圍術期的效果觀察及SAS、SDS評分影響,具體內容如下。
隨機選定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70例,以隨機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在組內結直腸癌患者之中,存在15例男性與女性20例患者;發(fā)病年齡區(qū)域處于47~67歲之間,平均數(shù)值:57.07±5.12歲;研究組:在組內結直腸癌患者之中,存在16例男性與女性19例患者;發(fā)病年齡區(qū)域處于44~67歲之間,平均數(shù)值:57.22±5.21歲。納入標準:(1)經醫(yī)學檢查確診結直腸癌;(2)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適應證。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2)凝血障礙。經系統(tǒng)相關統(tǒng)計學對比兩組性別、年齡等資料差異不大,P>0.05,可比較。
對照組在圍術期實施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圍術期實施的護理干預措施為人性化護理。
對照組主要采取的護理措施為:協(xié)助患者手術之前做好相關檢查,并準備好術式工具、搶救藥物等物品;術中與醫(yī)生密切配合;術后進行常規(guī)護理。
研究組主要采取的護理措施為:(1)術前:①與患者進行密切溝通,了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情況,向患者發(fā)放疾病健康宣教手冊,告知患者有關于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實施優(yōu)勢性,介紹成功治療病例讓患者知道,提升患者治療信心;②指導患者飲食,食物要以含有高熱量、高維生素且容易消化食物為主,必要時給予腸外營養(yǎng)干預;③對患者血糖、血壓等指標進行控制,告知患者戒煙,教會患者如何進行正確的深呼吸與指導患者有效咳嗽;為患者進行臍部清潔與備皮[2];(2)術后:①患者手術后墊枕,將頭部偏向一側,對患者進行吸氧處理;并對各項指標進行密切觀察;②鼓勵清醒患者盡早進行床上活動,手術第2d可進行下床活動,但活動量一定要適可而止;③固定好各類引流管,確保引流袋低于引流口,對引流液性質進行記錄[3];④評估進行了腸造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其心理支撐與心理疏導。
對組間護理前后的SAS、SDS評分進行指標對比。
SAS、SDS評分分別采用SAS自評量表與SDS自評量表進行測定,所得總分分別為100分,分數(shù)越低則負面情緒程度越輕。
此次研究中所獲取的數(shù)據(jù)資料(SAS、SDS評分指標)全部采用SPSS21.0系統(tǒng),涉及類型資料采用專業(yè)性檢驗方式(T檢驗(計量)與卡方檢驗(計數(shù)))進行檢驗,P<0.05則有差異性。
護理前的兩組間SAS、SDS評分指標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圍術期實施人性化護理之后的SAS、SDS評分指標均分別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性顯著。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的SAS、SDS評分指標對比(分)
圍術期進行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使得更加具有針對性與優(yōu)質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實施于患者術前、術中與術后期間,以便讓患者在整個圍術期都享受到具有人性色彩的護理措施[4];人性化護理以患者為中心,確?;颊咴诟鱾€階段均享受到身心舒適的護理干預措施,術前護理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術后護理能夠改善負面情緒,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提高機體營養(yǎng)狀態(tài)與促進盡早恢復[5]。
結合數(shù)據(jù):護理前的組間SAS、SDS評分指標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圍術期實施人性化護理之后的SAS、SDS評分指標均分別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性顯著。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在圍術期進行人性化護理,對改善患者抑郁與焦慮狀況具有良好效果,且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提升明顯,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