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菊,王竹風,秦 莉,郭豐年,安 然,石 白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組以糖代謝紊亂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高尿酸血癥是由于嘌呤代謝異常導致血液尿酸水平異常升高而引起的代謝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變,高尿酸血癥與其他代謝疾病一樣,發(fā)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在我國,糖尿病病人中90%以上為2型糖尿病[1];高尿酸血癥加重了2型糖尿病病人的代謝紊亂及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也使高尿酸血癥病人的代謝紊亂加重[2]。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500例 2型糖尿病病人的臨床資料,旨在探究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相關危險因素?,F(xiàn)作報道。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來自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廣安門醫(yī)院南區(qū)內(nèi)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500例;其中男308例,女192例;年齡24~79歲;病程1周至30 年。按照血尿酸水平分為合并有高尿酸血癥的2型糖尿病組(HUA 組)89 例以及無高尿酸血癥的2型糖尿病(NUA 組)411例。2組均符合糖尿病、高尿酸血癥證型標準[3]。2組均排除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急性并發(fā)癥者;合并急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白血病、多發(fā)性骨髓瘤等影響尿酸代謝疾病的病人;正在服用別嘌醇、苯溴馬隆、非布司他及利尿劑等影響尿酸水平藥物;妊娠、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收集病人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身高、體質(zhì)量、收縮壓、舒張壓,計算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28 kg/m2為肥胖),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病人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血尿酸、血肌酐(Scr)、空腹胰島素(FINS)、糖化血紅蛋白(HbA1c),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以改良MDRD公式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同時測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記錄吸煙、飲酒史及合并癥情況,對結(jié)果進行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t檢驗、χ2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
2.1 2組一般資料及血壓、血脂、腎功能等指標比較 2組病人病程、SBP、DBP、FPG、TC、LDL-C及HDL-C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HUA組病人TG、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Scr及尿A/C高于NUA組,年齡、HbA1c及eGFR低于NU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見表1)。
2.2 2組病人合并疾病比較 2組男性比例、合并肥胖、吸煙、飲酒史及高脂血癥比例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合并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動脈硬化比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1 2組一般資料及血壓、血脂、腎功能等指標比較
分組H-DL/(mmol/L)L-DL/(mmol/L)HbA1c/%FINS/(uIU/mL)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尿A/C肌酐/(μmol/L)eGFR/(mL·min-1·1.73 m-2)HUA組0.99±0.272.78±1.008.59±2.0414.57±5.137.47±1.577.86±2.8877.87±21.9591.95±31.22NUA組1.03±0.272.89±0.999.15±1.8011.98±6.587.04±2.205.89±1.9267.22±20.06101.36±41.11t1.240.942.592.012.092.372.432.27P>0.05>0.05>0.05<0.01<0.05<0.05<0.05<0.05
表2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相關因素比較[n;百分率(%)]
2.3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危險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年齡、性別、BMI、HbA1c、TG、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Scr、尿A/C、eGFR及吸煙、飲酒史有相關性的變量納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方程后,結(jié)果顯示,尿A/C越高、飲酒為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eGFR為保護性因素(P<0.01)(見表3)。
隨著現(xiàn)代人類生活方式、飲食結(jié)構(gòu)的改變,以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伴隨而來社會壓力、心理應激等因素的加劇,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都呈增加趨勢。高尿酸引起糖脂代謝紊亂,加重胰島素抵抗[4-5],多器官組織的慢性持續(xù)性損傷,導致多種血管病變[6]。
表3 2型糖尿病合并HUA病人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總患病率為17.8%,與其他研究[7]結(jié)果接近。有學者[8]認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在成人中存在差異,女性絕經(jīng)前,男性多于女性,而絕經(jīng)后兩者發(fā)病率相當;然而也有觀點認為無論在哪個年齡段,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均存在性別差異,男性明顯高于女性[9]。本研究HUA組中男性比例較女性高(P<0.05),與上述觀點一致。有學者[10]認為40歲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好發(fā)年齡,本研究HUA組發(fā)病年齡也較NUA組低。有研究[11]顯示高尿酸血癥病人血糖要低于普通糖尿病病人,可能與高血糖時,尿糖較多,影響尿酸的排泄有關。本研究HUA組HbA1c低于NUA組,是否與此原因有關,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探究。本研究中無論是單因素還是多因素分析,飲酒均與高尿酸血癥有關,說明飲酒是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這與目前臨床結(jié)論[12]一致。另一方面,吸煙時煙葉不完全燃燒會產(chǎn)生有害的物質(zhì),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破壞人體臟器細胞,損害負責調(diào)節(jié)人體血糖的胰腺。胰腺功能受損后,其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就會減弱,從而增加糖尿病患病的風險。另外,煙草中有一種天然成分去甲煙堿,會使血管收縮、痙攣,導致血供減少,組織缺血、缺氧會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糖、血壓升高,破壞血糖的穩(wěn)定,也說明吸煙是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
本研究HUA組合并肥胖、高脂血癥均高于對照組(P<0.05),與臨床研究[13]結(jié)論一致,我們認為本病與肥胖、血脂紊亂密切相關。HUA組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高與NUA組比較差異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進一步說明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使尿酸重吸收增加,排泄減少,故使血尿酸水平升高。而Scr、尿A/C高于NUA組,eGFR低于NUA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亦提示尿A/C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危險因素,eGFR為負相關因素,考慮其原因與腎微血管病變導致腎缺血、腎血流下降,而尿酸排泄與腎血流成正比,故使血尿酸水平升高。臨床研究已證實血尿酸與早期糖尿病腎病腎損害的指標存在相關性[14],可見血尿酸與腎功能相互影響。
綜上所述,本研究進一步證實高尿酸血癥可加重2型糖尿病病人高胰島素血癥和胰島素抵抗,血脂異常,尤其是肥胖病人,更易出現(xiàn)代謝紊亂。腎功能損害是其危險因素,反過來血尿酸升高也會進一步對腎功能造成影響。臨床對高尿酸血癥應予積極生活方式干預,限制飲酒,積極治療的同時注意腎臟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