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微
摘 要:學困生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困生極少數(shù)是因為智力因素導致的,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教師只要采取課前預習多督促、課堂多關注、課后重抓作業(yè)、課外培養(yǎng)自學能力等策略,就可以把語文學困生轉變工作落到實處。這不僅能提高整個班級的教學質量,而且對班級學風建設也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學困生;語文學習;轉變
中圖分類號:G63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9-074-1
所謂“學困生”,指的是學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沒有感官障礙,但其學習成績明顯低于同班學生,不能達到預期學習目標的學生?!罢Z文學困生”指的是在語文學習中存在困難,成績落后,與班級同學存在較大差距。這些學生中極少數(shù)是因為智力因素導致的,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我擔任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六年了,在這六年的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小學高年級語文學困生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我也采取了一些與之對應的措施,效果比較顯著。下面我就談談轉化小學高年級語文學困生的具體做法。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學困生的主要表現(xiàn)
1.課前,學困生的課前預習不到位或不預習。預習的目的是讀通課文,大致了解下課文的大概意思,查查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不理解的新詞。學困生基本上是不預習的,所以學困生第一課時學得不扎實,第二課時的難點必須是在理解了第一課時的基礎上才能消化掉,因而他們第二課時掌握得也不好。
2.課堂,學困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他們經(jīng)常東張西望;手里會拿一些小東西(橡皮、直尺、筆等)玩;坐姿不端正;時不時地去弄弄周邊的同學,打擾周邊學生聽課。這些學困生因為對學習不感興趣,所以他們在課堂上沒法集中注意力聽講,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說些什么,每每叫他們起來回答問題,他們就會愣在那里。久而久之,雖然人在教室里,但是“神”已經(jīng)飛到九霄云外了,所以他們的課堂作業(yè)和家庭作業(yè)基本沒什么質量。
3.課后,學困生拖拉作業(yè)。學生每天在校至少要完成一至兩項語文課堂作業(yè),規(guī)定是在放學之前要完成并批改好。學困生的課堂作業(yè)基本上是能拖就拖,一直要被課代表和老師催促才肯寫一點。課堂新授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過程,而課堂作業(yè)是對新授知識的鞏固。對學生來說,這兩個作業(yè)是學習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學困生在這兩部分的學習是大打折扣的。
4.課外,學困生不愿閱讀?,F(xiàn)在各個學校都在大力倡導全員閱讀,閱讀對于學習語文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學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閱讀任務。學困生喜歡讀的大都是一些搞笑漫畫書,沒多少文學素養(yǎng)成分的。對于老師推薦的一些名著系列的書,他們不感興趣,更加不會深入閱讀,所以他們的作文質量也不高,平時口語交際邏輯性也不強。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學困生的轉變措施
語文學困生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關愛。只要我們方法運用靈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感染他們,讓他們有所進步。
1.課前預習多督促。
一是上課前教師要督促學困生好好預習,給他們制定具體的預習目標,難度可以小一點,比如:課后生字讀三遍,分別組詞兩個;熟讀課文,至少6遍;課后生字在文中找到相應的位置,把拼音加好;把文中不理解的詞語用鉛筆圈出來,利用工具書查好詞義;不會讀的字利用工具書查好讀音。至于課文段落和課文大意這兩個難度較大的目標就暫且放一放。如果給他們制定的目標太難,他們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反而適得其反。要讓他們嘗點甜頭,進一小步。
二是教師要做好“一幫一”工作,給每個學困生選一個適合他的小老師,代替老師不在教室時幫助他們,這些小老師不僅是他們學習上的幫助者,也是他們平時表現(xiàn)的監(jiān)督者,小老師每天要向老師進行反饋的。時間久了,學困生的平時表現(xiàn)和預習作業(yè)會有些進步的。這個措施的關鍵是堅持,每天反饋,每天跟蹤。
2.課堂多關注。
一是教師上課要多提問。教師要多關注這些學困生,比如讀生詞、讀課文段落、解析不理解的詞語這些簡單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多叫他們起來回答問題,并適時表揚他們。課后及時問問他們上課是否聽懂了,聽不懂的可以再給他們講一遍,讓他們心中有個意識:老師沒有放棄我,老師一直都在關注我,我得少做點小動作。
二是教師要教會他們做筆記的方法。教師可以把優(yōu)秀學生的筆記給他們學習。教師在學生做筆記的時候,要在教室里多走動,重點觀察這些學困生做筆記,他們做的不對的地方,教師馬上幫助他們糾正過來。如果學困生較多,教師盯不過來,可采用同桌互相查看筆記或投影筆記的方式,這樣更快捷,節(jié)省課堂時間。
3.課后重點抓作業(yè)。
學困生的作業(yè)大都很拖拉,針對這種情況,應加強對他們作業(yè)的檢查力度。
一是要檢查口頭作業(yè)。語文的口頭作業(yè)包括課文的朗讀、課文的復述、課文重點段落的背誦和口語交際。為了能讓這些學困生能很好地完成口頭作業(yè),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課間十分鐘休息、中飯后時間、放學時間)把學生拉到身邊背誦。如果背誦太困難,應先教背誦方法,讓他們一句一句背。對于當天背誦沒有完成的,一定不能不了了之,要緊盯不放,直到背完為止。只有這樣長期的堅持,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逐步改善,學習態(tài)度決定學習成績。
二是要檢查書面作業(yè)。對學困生的作業(yè)要求應當降低一點,減少作業(yè)難度,對他們進行分層教育。首先是減少作業(yè)量,比如同步練習作業(yè),難點的閱讀題可以不布置;其次要讓他們保證書面整潔工整,作業(yè)對錯是其次,但是一定是自己思考的結果,不能是抄別人的;最后就是要保證上交作業(yè)要及時,可以在學困生中選擇一個積極的代表,及時督促他們交作業(yè)、訂正作業(yè),慢慢減少他們身上的惰性。
學困生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到了高年級,這些學困生的一些“病癥”已經(jīng)存在四五年了,這個轉變的過程是不容易的。但作為教師,我們的工作就是幫助學生學習知識的,即使再難我們也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困生。針對不同情況的學困生,教師應當秉承“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理念,幫助他們認識自己存在的不足,給他們制定符合自己的語文學習小目標,督促他們進步。我始終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中區(qū)胥口中心小學,江蘇 蘇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