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海燕
摘 要:主題情境教學法是促進學生形成學科素養(yǎng)和師生共同成長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認可,甚至成為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的一股新潮。本文提出了優(yōu)化主題情境教學的三個重要策略,即精選主題素材、設計巧妙設問、開展深度活動。
關鍵詞:主題情境教學;優(yōu)化策略;形成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9-054-1
主題情境教學,是指通過情境再現(xiàn),將抽象的學科知識與多彩的生活情境相融合,組織學生在形象的情境中想象與思索、體驗與探究、沖突與共鳴,使課堂知識建構的過程更加主動自覺,使主流價值觀的引導更加深入有效,使政治課教學的生動性、啟發(fā)性、活潑性不斷增強。筆者認為應該緊緊抓住選材、設問和活動這三個著力點,不斷優(yōu)化主題情境教學,讓這一教學方式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一、精選主題素材,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
教師需要從學生興趣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找到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經(jīng)驗的結合點,創(chuàng)設盡可能真實的教學情境,使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建立聯(lián)系,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經(jīng)驗構建新的知識和認知,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情感,增強學習的內(nèi)驅力,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目的。
在講授《開放互動的世界》這一內(nèi)容時,筆者創(chuàng)設“世界杯——怎么能少了中國”這一主題情境。將當今世界的特點,經(jīng)濟全球化的表現(xiàn)、影響和應對策略,文化多樣化的意義、應對態(tài)度等問題與三個子情境中國球迷、中國制造、中國美食進行整合,讓學生在主題情境中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情境一:世界杯中的中國球迷。2018年,遠征俄羅斯的中國球迷人數(shù)超過了4萬,排在所有國家中的第9位;從最初廣播里、黑白電視機里的世界杯,到如今高清電視、投影屏幕里的世界杯,甚至是微博、微信等指尖上的世界杯,中國球迷看球的方式一直在進化。通過此情境讓學生探究當今世界具有怎樣的特點。情境二:世界杯中的中國制造。據(jù)說,此次世界杯的每一個進球都來自中國;俄羅斯世界杯吉祥物“扎比瓦卡”玩偶、大力神杯紀念品、官方手機(vivo)、鑰匙扣、紀念幣銀章、新聞發(fā)布會LED屏等等均來自中國制造。通過此情境讓學生思考依照俄羅斯完全有能力生產(chǎn)這些商品,為什么要買中國的商品,在此基礎上理解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和影響。
這一主題情境趣味性很強,深受學生喜愛?!百N近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是本課設計最大的亮點。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探究,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世界的距離,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設計巧妙設問,搭建學生思考的平臺
巧設問啟發(fā)真思考。問題是思考的起點、探究的向導,沒有問題的學習是淺表化的學習。主題情境教學中的問題不是孤立的問題,而是有著內(nèi)在邏輯的問題鏈。只有提出具有針對性、層次性、啟發(fā)性、思辨性的問題,才能促進學生真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在講授《夯實法治基礎》這一內(nèi)容時,筆者創(chuàng)設了主題情境“對校園欺凌說NO”,主題情境選擇了2018年發(fā)生在寧波某學院學生在宿舍內(nèi)欺凌同學,最終被判刑的真實的案例。在設問上筆者從學生關注的校園欺凌問題入手,圍繞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危害、如何預防校園欺凌三大問題,層層設問,逐步深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感受、體驗和思考。情境一:善于明辨是非,認識校園欺凌。設問:1.你的身邊有類似的校園欺凌現(xiàn)象發(fā)生嗎?舉例說明。2.如果你被他人欺凌,你打算怎么做?3.如果你看到有同學被欺凌了,你打算怎么辦?情境二:選擇正確道路,預防校園欺凌。設問:1.為了避免校園欺凌對學生的傷害,除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努力,我國應該選擇走怎樣的道路?為什么?2.怎樣發(fā)揮法治在預防校園欺凌上的作用?情境三:描繪法治藍圖,嚴懲校園欺凌。設問:1.材料是如何體現(xiàn)建設法治中國的要求的?2.對校園欺凌案件的處理對我國建設法治中國有什么重要的啟示?
教師只有精心設問,及時進行追問引導,才能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使學生思維更加深刻,對探究問題的認識更為清晰,從而促進學生的真正成長。
三、開展深度活動,關注學生素養(yǎng)的內(nèi)生
在主題情境教學中,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序列化的真實活動,做到讓學生能參與、真參與、愛參與,才能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形式與內(nèi)容的有機統(tǒng)一、課堂與課外的完美結合。
在講授《集體生活邀請我》這一內(nèi)容時,筆者設計了一個主題活動“我愛我的班級”。通過三個活動讓學生體驗集體的溫暖、感受集體的力量。本課開展的活動參與性強、參與面廣,活動層層深入、從感性認識到深入體驗再到理性思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體會到課堂學習成功的喜悅,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動一:集體給我溫暖。1.在你所在的班集體中,有過哪些讓你特別感動的事情讓你難以忘懷?2.請用一兩個關鍵詞描述一下你對當下的班集體生活的感受。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了解什么是集體,理解每個人都有過集體生活的情感需要。活動二:集體讓我自豪。1.說一說集體獲得的最讓你自豪的榮譽,并與同學分享在獲得榮譽的過程中你的付出和感受。2.分析集體榮譽獲得的原因。通過這一活動可以讓學生體驗集體榮譽感,增強集體榮譽觀觀念,從而為了獲得集體榮譽去不斷努力。
綜上所述,主題情境教學中活動的開展應該緊緊圍繞核心素養(yǎng),把著眼點放在考慮如何使學生得到發(fā)展上,而不是停留在活動的表層。教師要努力提高組織活動教學的藝術和技巧,認真探索活動教學的形式,立足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自我體驗和親身實踐,注重學生知行合一,達到知識教育與實踐教育并舉、引導教育與自我教育并重、說理教育與體驗教育結合,讓學生在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中成長。
[參考文獻]
[1]郭萬俊.把握活動教學的四個著眼點[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9(03).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平望第二中學,江蘇 蘇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