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榮
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幾乎席卷了全球,波及了各行各業(yè),為有效應對疫情,教育部發(fā)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面對挑戰(zhàn),上海市航華第二中學采取雙師課堂模式,探索線上教學新樣態(tài)。
雙師課堂即“錄播名師”+“直播導師”共同打造的線上課堂——疫情期間,上海市教委提供了“保底性”錄課排課表,該課表主要納入了必修的基礎型課程及國家規(guī)定的高中選修課程?!翱罩姓n堂”由上海市名師團隊進行教研、錄制并提供給全市師生使用。每節(jié)課的前20分鐘,學校組織學生在網上或電視上觀看名師錄課。觀課結束后,由本校教師進行針對性知識梳理、輔導、查漏補缺、指導練習、診斷反饋等教學活動。
雙師背景下的線上課堂教學實踐
落實學校教學管理
因為疫情,課堂教學發(fā)生了諸多方面的改變。面對新的教學情境,線上教學管理機制建設必須先行。
線上教學培訓前置化。自2月17日開始,學校以校本研修的方式對全體教師進行線上教學專題培訓,提高教師線上教學技能;組織教師學習并落實學校有關在線教學的要求。學校明確使用統(tǒng)一平臺,做好技術支持和服務工作,為教師配置手提電腦和手寫板;為使教師能綜合運用“空中課堂”教學資源及區(qū)教研員的學科指導,學校結合學情,有序落實各年級的教學工作。
線上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整化。由于名師微課在前,直播導師需研讀教材,提前觀課,在觀課過程中找準師生互動點,預設難點、疑點、生發(fā)點,做好課堂答疑、課后輔導的準備。因此教學環(huán)節(jié)仍需完整——有資源(課件、視頻、參考資料),有交互(直播、答疑、討論),有任務(課前學習單或導學案、課后作業(yè)),有考核(作業(yè)批改、線上測試),有記錄(學習行為、過程性成績記錄)。這是雙師教學質量的保證。
線上教學檢查常態(tài)化。雙師課堂線上教學第一周,學校按照正常的教學規(guī)程,組織了本學期期初教學檢查。校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導主任組成的線上教學督查小組通過學校線上教學平臺,進入教學一線,真實地了解教師備課、授課和學生上課、聽課情況,并對教師授課材料、線上互動情況、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分析,及時反饋給各教研組,以便進行針對性調整。同時,建立周報制度,每周年級組上報本周教師授課情況,并對主觀因素產生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對客觀因素產生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3月17日至4月3日,七年級開展了主題為“探索雙師背景下的教學實踐”的教學視導。
線上教學反饋信息化。學校建立了日反饋制度,每日由任課教師、班主任、班長負責填報,對教學平臺、市級課觀課(含二次觀課)、學生上線情況、教學互動、作業(yè)上交、作業(yè)批改、課前導學案、課后答疑、課堂建議等進行記錄和評價。教導處對線上教學運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門別類,給出指導性解決方案,并及時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開展教研組專題討論,做經驗交流和推廣。
線上教學一個月后,學校向全體教師、學生、家長發(fā)放調查問卷。從線上教學形式、學生參與互動情況、線上學習效果等多方面了解線上教學的實效。學校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與反饋,鼓勵教師有效利用調查結果,持續(xù)改進線上教學。
落實線上班級管理
與傳統(tǒng)教學活動相比,教師上課時間大幅度減少,指導學生學習的時間、與學生交流的時間則大幅度增加,組織管理成了教師教學的主要工作。第一是任課教師全程在線聽課、授課,并對學生進行考勤;組織學生學習小組進行項目式學習及自主管理;及時向班主任反饋學生上線情況。第二是班主任巡查課堂,及時了解學生線上聽課情況;減少學生上課時在線上聊天等現(xiàn)象;記錄學生參與線上學習情況;積累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的原始數(shù)據(jù)。第三,任課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班級的學習共同體(小組),這有利于學生相互帶動、相互幫助,提高學生線上聽課的自覺性和有效性。
落實家庭教育責任
一場“疫”戰(zhàn),把學生的學習生活從學?!氨啤被氐郊彝?,學校教育活動從來沒有與家庭生活如此密切相關,正確指導家長管理孩子居家學習便十分關鍵。學校要求班主任、任課教師與家長充分溝通,指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學習觀,幫助家長指導孩子居家學習。第一,關注、支持孩子學習。家長需要探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作為家長應該關注什么問題,應該給予哪些支持。第二,陪伴孩子成長。學習知識、鍛煉身體、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責任感等,都是家長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內容。第三,教會孩子學習。線上教學讓家長接觸并融入課堂教學里,其中課上有很多內容是講學習方法的,這應該成為家長的關注重點。第四,教育孩子自主學習。家長要鼓勵孩子參加班主任組織的學習共同體,促使孩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雙師課堂對今后教育教學的啟示
雙師課堂中,無論是錄播名師還是直播導師,他們的發(fā)力點不再僅僅是知識的講授,更多的是在設計、指導、提示、啟發(fā)、點撥上下功夫,在創(chuàng)新落實過程性、生成性、表現(xiàn)性評價方式上下功夫。學生在此基礎上也逐步學會了自我規(guī)劃、管理、習得、內化、突破。這些對今后的教與學影響至深。
變革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與實踐體驗項目,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專注學習的方式需不斷探索。教師應以大主題、大問題引領學生,以項目、單元為結構進行任務驅動,讓學生憑借網絡自主探究、同伴合作的方式,展開實時交流分享。教師還要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育人水平,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
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如讓學生通過“學案”了解學期、單元、每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帶著問題去自讀教材、瀏覽PPT、查詢資料、觀看重難點突破的視音頻;通過網絡社交平臺、辦公平臺進行即時協(xié)作交流;通過紙質練習來檢測與鞏固所學知識;通過對照筆記、教材整理,實現(xiàn)自我知識體系建構。多種學習方式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保持長久的學習專注度和接受度。
完善評價方式。雙師課堂評價主要依靠信息技術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形成關于“完成順序”“時間消耗”“落實效果”等過程或結果的數(shù)據(jù),學生也不再過多依賴教師的監(jiān)督評價,而是更加自覺地進行自我反饋評價。這種教學評價豐富了評價的載體和維度。
拓展家校共育新內容。此次線上教學實踐使我們深切體會到,教師要與家長密切溝通,家長與學校教育教學的密切配合會產生巨大作用。關注、支持、陪伴等都將成為家庭教育的關鍵詞。
促進師生線上教與學技術的進步。一方面,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在名師課堂的示范引領下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線上教學的整體有效實踐,讓教師合理使用網絡資源,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可能。學生則不僅對線上學習方式等有了深刻認識,而且提高了學習資源的獲取能力、自我學習管理能力,這些將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
疫情無情,教育有愛。如此大規(guī)模的在線教學對師生們都是全新而巨大的挑戰(zhàn)。作為教育工作者,無論面對怎樣的形勢和環(huán)境,讓孩子們健康成長,是我們始終不變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們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作者單位:上海市航華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周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