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人文化水平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法分子,他們利用法律來實現(xiàn)自己的不法目的損害無辜第三人的合法權益。針對這一情況,之前我國并沒有專門法律對第三人進行救濟,直到2012年我國民事訴訟法修改后制定了第三人撤銷之訴才有了一條專門保護第三人合法權益的法條。同時我國目前還有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以及案外人申請再審制度,本篇文章針對這些權利救濟方式予以探討。
【關 鍵 詞】權利救濟;第三人撤銷之訴;執(zhí)行異議之訴;案外人申請再審
中圖分類號:D9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20)14-0155-02
作 者 簡 介:徐慧(1990-),女,漢族,江蘇人,碩士,任職于上海市青浦區(qū)人民法院,研究方向:法律。
王某與魏某夫妻感情破裂并已分居一年。2018年9月25日,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離婚訴訟,提起離婚訴訟前兩人已分居一年。魏某與其父魏某某在王某提起離婚訴訟后試圖使王某無法分得兩人在夫妻存續(xù)期間所購買的房屋。后倆被告人魏某和魏某某試圖通過虛假訴訟將魏某與王某2016年10月25日共同購買的東大新村六號樓203室房屋(此房屋現(xiàn)在用于出租)用來清償債務。魏某、魏某某即要求亦在旁邊參與商議的魏某某之朋友被告人張某參與訴訟并作為虛假債權人,張某表示同意。次日,魏某草擬了一份假的借款協(xié)議,借款用途家中急、借款人魏某、借款時間2017年2月20日至2018年2月19日、借款金額六十萬元、借款利息為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等內容。同時為了保險起見還讓魏某書寫一份“收到張某借款60萬元”的收條。
王某因工作原因于2018年2月出國三個月,張某乘此時機于2018年3月17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申請法院要求判令魏某歸還張某借款及利息共計621060元;張某向法院提交了之前同魏某制造的假的借款合同和收條,要求將東大新村六號樓203室房屋予以查封。人民法院根據張某提出的證據于同年7月23日作出民事裁定書,并將東大新村六號樓203室房屋予以預查封。同年7月30日,張某和魏某申請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對該案件進行調解,張某和魏某到庭參加了訴訟調解。同日,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調解書,確認了該虛假債權債務的法律效力。此后張某于8月27日向人民法院就此民事調解書的強制執(zhí)行申請,人民法院確定于2018年10月30日對其強制拍賣,并委托專業(yè)的房屋評估機構對東大新村六號樓203室房屋價值進行評估。
王某于2019年1月20日向該院提起確認民事調解內容錯誤并侵犯其合法權益,所以提起了第三人撤銷之訴。后魏某經法院調查,交代了他的整個虛假訴訟的過程。
本案中的魏某與張某就是企圖通過法院將夫妻共同財產歸其一方所有。如果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那么他們就會很容易利用法律漏洞達到其不法目的損害了其它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1.在民事訴訟法修訂之前我國法律并沒有一條專門針對虛假訴訟的法條和行之有效的救濟途徑,此次修改了民事訴訟法之后明確提出了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直接目的就是打擊虛假訴訟,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案外第三人如果遭受到虛假訴訟的不公待遇就可以立即提出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來維護其合法權利。正如本案的原告王某其合法權益在遭受了被告人虛假訴訟侵犯其房屋財產之后通過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保護了自身的合法權益。第三人撤銷之訴是一種事后的救濟程序,它與法院通知以及第三人申請參加庭審等第三人參與訴訟制度一起形成一個有效保護第三人的權利系統(tǒng)。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法條表述為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可以提起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在實踐的案例中主要的“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就是法院沒有通知到此案外第三人,有些案件可能是由于雙方當事人進行虛假訴訟故意擾亂法院視線讓法院以為本案沒有相關聯(lián)的案外第三人,還有一些案件是由于法院工作的疏忽沒有進行調查本案是否有相關的案外第三人或者法院雖然知道本案有相關的第三人但是由于法院原因沒有通知到第三人而造成了第三人沒有參加訴訟,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就在事后給了這些第三人一個保護自己合法權利的途徑。通過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也可以對法院的工作起到一個監(jiān)督的作用,通過對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中第三人未能參加原庭審原因的調查可以檢測出多少是由于法院的問題造成的,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在無形中成了法院調查通知第三人工作的一個監(jiān)視器,這可以促進法院對案件進行認真的調查和審判。節(jié)約法律成本,使有限的法律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時更好的維護第三人的利益維護社會公平。
2.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在執(zhí)行過程中案外人可以對執(zhí)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人民法院應當在限期內對案外人的書面異議進行審查,對于其中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應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zhí)行,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裁定駁回。案外人對人民法院做出的裁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處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在限期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條法律明確的規(guī)定了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我國的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主要是針對第三人。對我國的這條法律條文進行分析可知:第一,提起案外執(zhí)行人異議之訴的必須是案外人,不能使訴訟參與人不能是原判決中的原告和被告,而且其必須是對執(zhí)行的標的有權屬關系的公民或者法人和其它組織。第二,執(zhí)行異議之訴必須在執(zhí)行過程中提出來,這是一個明確的時間范圍。在執(zhí)行之前不能提出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在執(zhí)行結束后也不能提出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第三,應以書面形式提出異議,法條明確規(guī)定以書面形式提出異議如果書寫確實有困難的以口頭形式提出由書記員代為記錄也是可以的,但應說清楚起訴理由。第四,審查結果如果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zhí)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對于終止標執(zhí)行的裁定已經采取措施的,應當立即予以解除并返還原物。執(zhí)行標的物是上級法院保全的財產時應報上級人民法院批準。如果當事人對裁定不服還可以通過審判監(jiān)督程序辦理。
3.案外人申請再審制度主要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做出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jiān)督程序若干問題解釋》中規(guī)定案外人對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確認的標的物主張權利,且無法提起新的訴訟解決爭議,可以在判決、裁定、調解書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或者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利益被侵害起三個月內,向做出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再審。案外人再審制度在第三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確立之前起到了在保護第三人合法權利的重要作用,與執(zhí)行異議之訴等成為了我國案外人的權利救濟的有效途徑。
案外人申請再審制度需注意的以下幾點:第一,案外人申請再審的客體是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這一點與案外第三人撤銷之訴相同,對于沒有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當事人還沒有簽字的調解書等是不可以作為案外人申請再審的客體的,仲裁機構的仲裁,公正機關的公證書等雖然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不可以作為案外人申請再審的客體;第二,案外人申請再審的對象是執(zhí)行的標的物即對物的執(zhí)行之訴,這也從另一方面表明對于確認之訴和變更之訴等就不能提出案外人申請再審制度了,這一點就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對第三人合法權利的保障。
這樣的規(guī)定也可以使案外第三人在剛開始進行選擇時能夠更加慎重,權衡利弊,選擇一個最適合自身情況的訴訟方式。歸結到本案,本案的案外第三人王某選擇了第三人撤銷之訴。每個案件當事人應根據案件情況予以選擇適用的程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2]李昌超.論仲裁案外人權利救濟[J].甘肅理論學刊,2013(06).
[3]李昌超,霍柯言.仲裁案外人權利救濟體系探賾[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4]陳嫻靈.案外人異議之訴異議事由釋論[J].江漢論壇,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