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捷
上海師范大學吳忠豪教授認為,多渠道開發(fā)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就是尋找一切有可能進入語文課程,能與語文教育教學活動聯系起來的資源,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多種功能,改變單一地以課本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開展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開發(fā)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區(qū)域閱讀推進的內容之一,就是大單元閱讀教學,即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立足單元主題,以整合為策略,通過對教材主題閱讀內容的整合與補充,打破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結合部編教材進行二次整合,以“語文要素和人文主題”為單元目標,整合課內、課外主題閱讀資源,對單元中相同的主題內容、相同的表達方法、相同的文體、相同或相異的知識點進行重構、優(yōu)化,從而實現“減時高效”,節(jié)約出更多課時進行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的指導,讓學生把學習領悟到的知識、獲得的學習方法、表達方式,用到課外閱讀中去,從而課內外高度整合,形養(yǎng)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品質,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大單元閱讀教學是根據學生和教學的需要對單元的內容進行大膽調整和改組,包括組織知識的順序、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點等,將整體教學與分塊教學有機結合,實現課堂的“減時高效”?;舅悸肥窃趩卧黝}的統(tǒng)領下,以單元語文要素和教學目標為綱,打破一篇課文教學 占2-3個課時的常規(guī)模式,采用1個課時教授多篇相同主題課文,或是在1課時完成精讀課文,用余下課時進行表達方法、相同文體文章的訓練。課堂上摒棄了煩瑣的分析,著力于突破重難點,注重從單元頂層開始整合,從整體上達成學習目標。
一、大單元閱讀教學時間整合策略
大單元閱讀教學的高效體現在教學時間的統(tǒng)籌安排上。通過實施整合教學,能縮短教學課時,讓課外閱讀走進課堂,真正落實課標的閱讀量。
下表為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整合閱讀時間表。按單元教學計劃,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共用12課題;在總課時不變的基礎上,增加了三個課時進行閱讀前指導、閱讀中指引、閱讀后評價。
二、大單元閱讀預習整合策略
大單元閱讀教學,教材整合度高,課堂教學容量大,要有效實施,預習是關鍵。為此,預習應打破以往以單篇課文為單位的預習模式,著眼于整組課文預習任務的設計和落實。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就能掌握的內容可以不進行教學,這既是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能節(jié)省教學時間。單元整體預習,讓學生先熟悉閱讀材料,對文本有初讀的印象,為課堂交流與對話做鋪墊;生字詞等問題在自學階段解決,減少課堂學習任務,為學習中的疑難和困惑,以及教學重難點的突破騰出大量時間。
三、大單元閱讀教學內容整合策略
部編教材的創(chuàng)新設計,一個顯著特征就是采用“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的結構?!皢卧稀本涂梢詮倪@個角度進行“整合”。精讀課文的順序可以根據需要調換,與略讀課、閱讀課、口語交際、習作融合、滲透,由點及面,舉一反三,讓學生最終獲得知識與素養(yǎng)。
1.“精讀”“略讀”整合,取舍有道,精細有序
大單元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尋找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之間的契合點,讓學生把精讀課文中習得的方法運用于略讀課文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可以采用一篇精讀加一篇略讀,或者一篇精讀加一篇或多篇同主題文章的方式。將精讀課上精雕細琢的讀書指引作為線索,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自主閱讀,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探究的能力。
2. 同類課文整合,異曲同工、融合貫通
教材每組課文之間都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有的是主題相似,有的是體裁相似,有的是內容相似。在單元主題的統(tǒng)領下,以單元學習目標為指引,讓學生對兩篇類型相近、題材相似的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從而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語文能力,“用課文學語文”,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 整合資源讀寫聯動,落實語用能力培養(yǎng)
在大單元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聚焦語言訓練,讀中學寫,以寫促讀,重視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習作訓練的彼此融合。單元整合教學的關鍵就是找準單元整合點,以目標主線貫穿單元學習,以點帶面,統(tǒng)領單元教學。
四、課內外學習內容整合策略
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和語文實踐活動。溫儒敏教授認為,在新教材中,課外閱讀不是單元教學的附庸,而是整個閱讀體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閱讀課要與單元教學相整合,依托教材,挖掘閱讀資源,充實資源確保閱讀量。
1. 同一作者作品的整合
教材中選編了很多著名作家所寫的優(yōu)秀篇章,通過這些篇章的學習,學生能初步感受到作家多元的寫作風格、豐富精妙的語言表達、嫻熟的寫作技巧以及高尚的人文情懷。若教師能把這些作家更多的代表作或與之相關的信息引入學生的閱讀視野,學生在閱讀鑒賞力、寫作水平以及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方面必將獲益良多。如教授童話《去年的樹》時,可讓學生同步閱讀作者更多的童話作品,去感受作者簡潔干凈而意無窮的語言表達,以及童話中那溫暖的情感色彩。
2. 選文與原著的整合
教材中有很多課文選自名著,從學課文走向讀名著,才能真正用好教材。在引領學生感悟“篇”的魅力之余,還應激發(fā)起學生對原著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感受經典作品的豐富內涵。教師可以把這些書目納入課堂,分享交流,讓學生暢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名著進行心靈深處的對話,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
3. 各種文體的整合
小說、詩歌、寓言、戲劇、說明文等文學體裁構建起了豐富的文學體系。因此,教師可以把相同文體進行歸類和整合,提高學習效率。
大單元閱讀整合策略,以其多元整合的特點,構建了“課內+課外”相關主題的大量閱讀,注重學生閱讀品質的培養(yǎng),注重閱讀方法的訓練,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期待,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為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扎實根基。
注:本文系廣東省“十三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學生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區(qū)域閱讀推進的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2018ZQJK025;主持人:熊麗麗)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