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嘉,牛 斌,徐東曉,許 勇,馬 林,溫寧華,李大朋
(1. 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 第一采氣廠,靖邊 718500; 2. 安科工程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隨著國內氣井的持續(xù)生產,氣井油管陸續(xù)出現(xiàn)嚴重的腐蝕問題,局部井段出現(xiàn)腐蝕穿孔,給氣田的安全生產帶來嚴重隱患,造成巨大經濟損失[1-2]。影響井下油管腐蝕的因素很多,如天然氣中H2S、CO2含量、油管材料、氣井中是否產水、井底有無積液以及是否添加緩蝕劑等。研究表明,H2S、CO2和Cl-是影響氣井腐蝕的主要因素[3-4]。
某氣田氣井的平均地層溫度為100 ℃,原始地層壓力為20 MPa,CO2含量約為4.6%(質量分數(shù))、H2S含量約為2 011 mg/m3,隨著該氣田逐漸進入開發(fā)中期,部分氣井開始產出地層水,且產出水的礦化度最高達429.163 g/L。目前,對氣井井筒腐蝕現(xiàn)狀、腐蝕機理和腐蝕規(guī)律認識不清,缺乏經濟有效且針對性的防腐蝕措施,是該氣田井筒在腐蝕防治上存在的主要問題。而明確氣井管柱腐蝕狀況、腐蝕機理和腐蝕規(guī)律,對預防氣井井筒腐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工作通過腐蝕理論分析,結合井筒腐蝕模擬試驗,明確不同H2S分壓(0.005~0.1 MPa),CO2分壓(0.1~1 MPa),溫度(30~90 ℃)下井筒的腐蝕規(guī)律,為該氣井井筒的腐蝕防護提供一定數(shù)據(jù)支撐。
試驗材料為井下常用管材80SS鋼,將其加工成50 mm×13 mm×3 mm的掛片試樣。試驗前用砂紙逐級(至800號)打磨試樣表面,并進行清洗、除油、冷風吹干,然后進行稱量及尺寸測量,最后將試樣放置在干燥器中待用。
腐蝕介質為模擬產出水,其中含13.5 g/L(Ca2++Mg2+),36.6 g/L Cl-,0.158 g/L HCO3-,礦化度為60.1 g/L。
利用動態(tài)高溫高壓釜進行腐蝕模擬試驗。試驗前,通過除氧儀對腐蝕介質進行除氧,向釜中放入已處理好的掛片試樣,并向釜中通入氮氣除氧,再加入除氧后的腐蝕介質,然后按如下試驗條件進行腐蝕模擬試驗。
(1) H2S分壓p(H2S)分別為0.005,0.01,0.1 MPa,CO2分壓p(CO2)為1.5 MPa,溫度80 ℃,流速為2.5 m/s,試驗周期168 h;
(2) CO2分壓分別為0.1,0.5,1.0 MPa,H2S分壓為0.01 MPa,溫度80 ℃,流速為2.5 m/s,試驗周期168 h;
(3) 溫度分別為30,60,90 ℃,CO2分壓為0.5 MPa,H2S分壓為0.01 MPa,流速為2.5 m/s,試驗周期168 h。
試驗結束后,用去膜液對試樣進行去膜、清洗、干燥和稱量,采用失重法計算腐蝕速率vcorr。利用JSM-580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腐蝕試樣的表面形貌;并采用X射線衍射儀(XRD)對油管表面的腐蝕產物進行物相分析。
圖1為不同H2S分壓情況下80SS鋼的腐蝕速率。結果表明:在CO2分壓為1.5 MPa,溫度為80 ℃條件下,隨著H2S分壓的增大,80SS鋼的腐蝕速率降低。當H2S分壓為0.005 MPa和0.01 MPa時,腐蝕速率分別為1.69 mm/a和1.30 mm/a,根據(jù)美國腐蝕工程師協(xié)會(NACE)標準RP-0775-2005《油田生產中腐蝕掛片的準備和安裝以及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屬于嚴重腐蝕。當H2S分壓為0.1 MPa時,腐蝕速率為0.12 mm/a,屬于中等腐蝕。
圖1 在CO2、H2S共存腐蝕環(huán)境中不同H2S分壓下80SS鋼的腐蝕速率
圖2為不同H2S分壓下80SS鋼表面的腐蝕形貌。由圖2可見,在CO2和H2S共存腐蝕環(huán)境中,當H2S分壓為0.005 MPa時,80SS鋼表面的腐蝕產物附著力低,局部出現(xiàn)較大片腐蝕產物膜脫落的現(xiàn)象;當H2S分壓為0.01 MPa時,80SS鋼表面的腐蝕產物較為致密,未見腐蝕產物膜脫落的現(xiàn)象;當H2S分壓為0.1 MPa時,80SS鋼表面出現(xiàn)細小的點蝕坑。
(a) p(H2S)=0.005 MPa (b) p(H2S)=0.01 MPa (c) p(H2S)=0.1 MPa
在CO2、H2S共存的腐蝕環(huán)境中,H2S的作用隨著CO2和H2S的相對含量的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5],由于CO2和H2S都會與金屬發(fā)生反應,金屬材料的腐蝕行為與其表面的腐蝕產物(FeCO3和FeS)的性能及沉積物的結構和組成密切相關,并不是兩種腐蝕因素簡單疊加。在一定H2S分壓范圍內,低H2S含量下,80SS鋼的腐蝕速率較高,腐蝕相對嚴重,主要原因在于其表面腐蝕產物疏松、附著力較低,無保護作用;而當H2S含量較高時,生成的腐蝕產物膜較致密,附著力變大,對基體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腐蝕速率有所降低。
圖3為不同CO2分壓下80SS鋼的腐蝕速率。結果表明,在CO2和H2S共存腐蝕環(huán)境中,當CO2分壓為0.1 MPa時,80SS鋼的腐蝕速率為1.13 mm/a,當CO2分壓為0.5 MPa時,80SS鋼的腐蝕速率為1.58 mm/a,當CO2分壓為1.0 MPa時,80SS鋼的腐蝕速率為3.11 mm/a,隨著CO2分壓升高,腐蝕速率逐漸增大,屬于極嚴重腐蝕。
圖3 在CO2、H2S共存腐蝕環(huán)境中不同CO2分壓下80SS鋼的腐蝕速率
在一定的CO2和H2S分壓下,由于酸性氣體會溶于溶液中,實際腐蝕環(huán)境的pH小于7,呈酸性,隨著CO2、H2S分壓的增大,溶液酸性增強,腐蝕性增強,對腐蝕產物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CO2和H2S分壓對產出水體系的pH的影響見圖4。
圖4 CO2分壓和H2S分壓對凝析水pH的影響
研究表明,F(xiàn)eCO3產物膜的溶解度隨著介質pH的減小急劇增大[6]。該氣田氣井井底CO2分壓在0.85 MPa左右,H2S分壓在0.01 MPa左右,氣井實際環(huán)境pH約3.5,酸性很強,在此氣井環(huán)境中,F(xiàn)eCO3產物膜的溶解度非常大,基本起不到保護作用。因此,CO2分壓越大,溶液的pH越小,80SS鋼的腐蝕會越來越嚴重。
圖5為不同溫度條件下80SS鋼的腐蝕速率。結果表明,在CO2分壓為0.5 MPa,H2S分壓為0.01 MPa條件下,30 ℃時80SS鋼的腐蝕速率為0.24 mm/a,60 ℃時80SS鋼的腐蝕速率為0.68 mm/a,90 ℃時80SS鋼的腐蝕速率為0.98 mm/a,60~90 ℃時80SS鋼的腐蝕速率明顯高于30 ℃時的,且屬于嚴重腐蝕。
圖5 在CO2、H2S共存腐蝕環(huán)境中不同溫度下80SS鋼的腐蝕速率
圖6為不同溫度下80SS鋼表面的腐蝕形貌。由圖6可見,在30 ℃和60 ℃時,腐蝕產物較為疏松,在80SS鋼表面覆蓋均勻;當溫度為90 ℃時,腐蝕產物的晶粒較大,有空隙出現(xiàn),不能完全覆蓋基體,使基體存在局部腐蝕風險。
XRD分析結果表明,油管腐蝕產物以FeCO3為主,同時還有少量的(MgCa)CO3垢生成。
從腐蝕動力學角度分析,溫度升高使得陽極反應速率增大,導致腐蝕速率變大,30~60 ℃時,溫度較低,碳鋼與低合金鋼管材在CO2環(huán)境中的腐蝕產物主要為FeCO3,F(xiàn)eCO3溶解度具有負的溫度系數(shù),即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溫度為60~90 ℃,腐蝕產物為厚而松的FeCO3,晶粒的生長速率大于其形核速率,腐蝕產物晶粒尺寸較大且堆垛疏松,晶粒之間的孔隙為溶液中的腐蝕介質提供通道,腐蝕介質通過孔隙到達基體表面,使得基體局部腐蝕比較嚴重。以CO2腐蝕為主的腐蝕體系,CO2腐蝕的敏感溫度范圍為60~100 ℃。
(a) 30 ℃ (b) 60 ℃ (c) 90 ℃
該氣田井的深度主要在3 000 m左右,井口溫度為20~30 ℃,井底溫度在100 ℃左右,部分氣井在1 500~2 700 m井段發(fā)生油管穿孔,該井段井筒溫度為60~90 ℃,處于CO2腐蝕的敏感溫度,局部腐蝕風險最大,因此氣井腐蝕嚴重的井段主要集中在井筒中下部。
(1) 在CO2分壓為1.5 MPa,溫度80 ℃條件下,H2S分壓由0.005 MPa增加到0.1 MPa時,80SS鋼的腐蝕速率從1.69 mm/a降低至0.12 mm/a,當H2S分壓為0.1 MPa時,80SS鋼表面出現(xiàn)了細小的點蝕坑。
(2) 當H2S分壓為0.01 MPa,溫度80 ℃時,隨著CO2分壓的增大,80SS鋼的腐蝕速率由1.13 mm/a增加到3.11 mm/a,屬于嚴重腐蝕。
(3) 當CO2分壓為0.5 MPa,H2S分壓為0.01 MPa時,隨著溫度的升高,80SS鋼的腐蝕速率逐漸增大,腐蝕產物主要為FeCO3,當溫度達到90 ℃時,腐蝕產物晶粒變大,試樣表面覆蓋不完全,逐漸出現(xiàn)局部腐蝕的風險。
(4) 根據(jù)某氣田氣井全井深工況變化,腐蝕嚴重的井段為井筒中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