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瑩
摘? 要:社會情感學習(SEL)是兒童和成人理解和管理情緒,設定、實現(xiàn)積極目標,感受與共情、建立并保持積極的關系及做出負責任的決定的過程。在學前教育階段,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的實施應考慮到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立足于兒童情緒智力的養(yǎng)成,在培養(yǎng)兒童社會情感學習能力的同時著力于營造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從而更好地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社會情感學習? 情緒智力? 心理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5(c)-0183-02
二十多年前,美國“學術、社會和情感學習”協(xié)作組織(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CASEL[1])定義了社會情感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社會情感學習(SEL)是兒童和成人理解和管理情緒,設定、實現(xiàn)積極目標,感受與共情、建立并保持積極的關系及做出負責任的決定的過程[2]。社會情感學習課程著眼于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終生成長,致力于激發(fā)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內(nèi)生資源,迄今已引入多個國家與地區(qū),并衍生出了3種典型的SEL實踐模式,即美國CASEL提出的模式、英國教育部推行的SEAL以及澳大利亞政府推動的SEWB模式[3]。2012年以來,該項目也引入我國并在多地開展了課程實踐,獲得了一定的本土化實踐經(jīng)驗[4]。目前已有一系列的SEL課程在學前班與幼兒園課程中得以應用,鑒于兒童自身的大腦抑制功能尚未發(fā)育成熟,這一身心發(fā)育的階段性特征決定了學前教育中的社會情感學習與基礎教育階段的形式和側(cè)重點必然有所不同。在學前教育階段,基于情緒智力理論提出的“RULER社會情感學習實踐”有著相當?shù)膮⒖純r值。
1? 情緒智力與社會情感學習
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的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耶魯大學的學者Salovey和Mayer(1990)提出[5],用以表述人們對情緒的感知以及利用情緒來促進思考、理解并管理情緒本身的能力。在個人成長的歷程中,情緒智力能夠起到認知智能無法替代的獨到作用:首先,高水平的情緒智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維護,能夠恰當?shù)剡\用情緒力量并調(diào)控好自身情緒的兒童,在面對壓力與陌生情境時能夠更好地應對,進而減少身心問題出現(xiàn)的可能性;其次,良好的情緒智力能幫助兒童在人際關系中更好地與他人聯(lián)接,幫助兒童與同伴及成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此外,情緒智力的提高有助于兒童更快地理解社會規(guī)則與道德規(guī)范,從而更好地調(diào)整自己的社會行為。
2? 學前期兒童與社會情感學習
學前期是幼兒離開家庭,開始走向?qū)W校和社會的第一步,正是幼兒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形成規(guī)范的社會意識、學習如何與人合作并共情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yǎng)幼兒學會如何為自己負責,內(nèi)化社會規(guī)則與道德標準的關鍵時期。同時,鑒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這一時期的社會情感學習更多有賴于家長與幼兒教師的正確引導,營造良好的安全環(huán)境并促進幼兒自身的身心發(fā)展,其教學模式與課程顯然無法完全照搬基礎教育階段的經(jīng)驗?;趯η榫w智力的研究,耶魯大學情感智能中心(Yale Center for 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RULER社會情感學習實踐”強調(diào)了5個方面情感能力[6]:(1)覺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和情感;(2)理解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和結果;(3)準確標記情緒;(4)恰當?shù)乇磉_情緒與情感;(5)有效地調(diào)節(jié)情緒。
培養(yǎng)兒童的情感能力,是一種情感交流過程,更是實踐性很強的心理塑造過程,這一過程有賴于兒童與人的交往。教師作為幼兒最重要的交往對象之一,應引導幼兒逐步學會覺察情緒,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情感,從而進一步學會如何調(diào)節(jié)自身的情緒。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2.1 成為認真的傾聽者
當兒童遇到困難和挫折,需要機會表達并宣泄消極情緒時,應給孩子機會去表達他們的想法,耐心地聽他們講;當兒童之間發(fā)生沖突時,更忌急著給孩子提建議或直接代兒童解決。用心傾聽,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情感表達能力,還讓孩子感到“被聽到”和“被看到”——孩子感到被理解了,就會更愿意表達,從而更善于表達。
2.2 成為共情的敏感者
試著從兒童的角度考慮問題,設身處地地理解兒童的處境,體驗他們的需要和感受。教師自身良好的共情和坦率的情緒表達將賦予兒童同樣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的本領,幫助兒童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情感,從而逐步理解情緒和情感的原因與結果,這是社會情感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
2.3 借助玩偶、道具輔助兒童交流和表達情感
在情緒和情感的識別與交流課程中,教師可以用玩偶和各種情緒小道具作為媒介,幫助兒童識別并標記各種情緒,豐富兒童的情緒詞匯;借助替身玩偶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兒童更直接地表達感受到的情緒和情感,無需擔心成人對他的情感做出批評。借助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促進孩子情緒標記能力的提升。
2.4 幫助兒童增強情緒理解能力,恰當?shù)乇磉_自身的情緒與情感
教師要幫助兒童把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與此同時,也應結合兒童具體的年齡階段提供合理的情緒宣泄方式和方法。還應該注意的是,鑒于兒童身心發(fā)展中的階段性特征和不同的氣質(zhì)類型,情緒疏解的方法應結合兒童自身的氣質(zhì)類型進行不同的引導。
3? 幼兒教師與社會情感學習
Gunter等人(2012)指出,在學前教育階段,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安全關系是SEL的基礎[7]。教師可以教導孩子學習如何緩解自身感到的壓力、控制憤怒情緒及處理社會交往中的種種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為兒童營造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良好的情感能力形成有賴于情緒的穩(wěn)定。在日常生活與教學活動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兒童獲得穩(wěn)定的情緒體驗。
3.1 幫助兒童了解并逐步適應生活與學習環(huán)境,結合一日生活常規(guī)幫助兒童形成穩(wěn)定的情緒體驗
幼兒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或面臨不熟悉的學習任務時,常會感到焦慮不安,情緒波動較大,這一情況在幼兒園入園之初十分常見。家長應配合教師,積極幫助幼兒熟悉環(huán)境和新伙伴,幼兒對于新環(huán)境的不適感就能更快緩解;教師在班級管理與一日常規(guī)中營造一個讓幼兒樂于接受的、可預測的環(huán)境,可以幫助幼兒逐步形成對自己生活和日?;顒拥目煽馗泻蛣偃胃校瑥亩兄谟變呵榫w的穩(wěn)定。
3.2 關注孩子的情緒反應并及時、正面反饋
成人應對兒童發(fā)出的情緒信號進行及時、積極的反應,應及時體察兒童的情緒反應并能以穩(wěn)定、安全的態(tài)度進行接納,經(jīng)常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成人應試著理解孩子的情緒,傾聽他們的心聲,結合具體情緒進行反饋和指導,教給兒童一些情緒調(diào)節(jié)的策略。
3.3 成人以身作則,發(fā)揮榜樣作用
兒童的情緒極易受到他人的感染,教師作為兒童心中的權威人物,對兒童的情緒影響是很大的。所以教師和家長應提高自身的情緒自控能力,加強自身的社會情感學習,及時疏導自身的不良情緒,以積極穩(wěn)定的情緒去影響孩子。
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家長與教師的引導,而教師的個人特征特別是社會情感能力,是課堂教學態(tài)度及為兒童營造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的重要基礎[8]。安全與接納的心理環(huán)境可以輔助兒童形成穩(wěn)定的情緒體驗,從而更好地發(fā)展社會情感能力提供堅實的基礎。
此外,教師自身的情感經(jīng)驗及管理情緒的能力對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及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切也有賴于教師自身已經(jīng)具備了社交和情感技能及與學生一起實施SEL的能力。情緒智力對個體的身心影響貫穿一生,更高的情緒智力有助于人們更好地應對復雜的事務并更有效地與他人聯(lián)系到一起。對于教師而言,情緒智力更高的教師在社會情感學習課程中更具優(yōu)勢,他們可以更有建設性地應對學生的消極情況并給予適合的引導[9]。在幼兒教師的教學與培養(yǎng)中,對教師情緒智力與社會情感能力培養(yǎng)也應充分重視。
參考文獻
[1] CASEL[EB/OL]:https://www.casel.org.ar.
[2] What is SEL[EB/OL].(2019-12-02).https://www.casel.org/what-is-sel/.
[3] 林麗珍,姚計海.國外社會情感學習(SEL)的模式與借鑒[J].基礎教育參考,2014(11):72-76.
[4] 林婷婷.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的本土化實踐[J].中小學德育,2019(5):32-34.
[5] Salovey,P.,Mayer,J.D.Emotional Intelligence[J].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1990(3):185-211.
[6] 曹慧,毛亞慶.美國“RULER社會情感學習實踐”的實施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16,323(12):73-79.
[7] Gunter,L.,Caldarella,P.,Korth,B.B.et al.Promot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preschool students: A study of Strong Start Pre-K[J].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012(40):151-159.
[8] Harvey, S.T.,Bimler,D.,Evans,I.M.,et al.Mapping the classroom emotional environment[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2(28):628-640.
[9] Ramana,T.V.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eacher effectiveness: An analysis[J].Voice of Research,2012,2(2):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