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華 王雅楠 孫宏宇 邢榮芳 劉麗君 周麗麗
【摘 ?要】目的:探析人性化護理方案在血液透析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用某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即分配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選用人性化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通過患者負面情緒、生活質量、滿意度調查與不良反應等數據比較,明確人性化護理的實際效果;結果:觀察組在負面情緒與生活質量的評估中,護理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而在調查問卷中,觀察組的96%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滿意度,并且不良反應率也相對較低;結論:人性化護理方案憑借生理、心理與精神等方面的護理意識,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使臨床治療工作更便于開展。
【關鍵詞】血液透析室;護理工作;心理疏導;人性化
血液透析室是治療慢性腎病的主要平臺,使此類患者延續(xù)生命不可或缺的治療渠道。期間,血液透析治療流程較復雜,若是稍有操作不當便可能影響到透析的安全性,使患者的生命健康難以得到保障。而護理工作作為決定治療效果的要素,也理應得到院方的重視。
一、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
本文選用某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血液透析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隨機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共50例,男性(28)與女性(22例)年齡區(qū)間為39~74歲,平均年齡為(52.14±2.25)歲;對照組共50例,男性(27)與女性(23例)年齡區(qū)間為36~72歲,平均年齡為(51.76±2.13)歲。通過數據比對可知,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并無明顯差異(P>0.05),因此具備可比性。
2. ?試驗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患者護理模式,對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期間的身體狀況與不良反應進行實時監(jiān)督,并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干預,以便患者配合臨床治療工作。
觀察組:基于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融入人性化理念。首先,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療后,護理人員需做好前期心理建設工作,并通過日常交流與心理疏導等措施,使患者更詳細的了解病情特征,由此糾正患者的錯誤認識,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其次,患者首次進入血液透析室勢必會受環(huán)境、器械等因素產生畏懼感與焦躁情緒,所以護理人員需在接受治療前,預先介紹醫(yī)院規(guī)模與血液透析的環(huán)境、技術特征,使患者對血液透析有大致的了解,才能消除陌生感與畏懼感,使患者安心接受臨床治療工作。最后,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身體狀況調節(jié)血液透析室的溫濕度,并做好消毒與通風工作,盡最大努力避免并發(fā)癥的出現。另外,還需定期向患者與家屬普及病情相關知識,以便雙方對病情認識加深。
3. ?評估標準
(1)護理人員需做好護理前后患者負面情緒、生活質量的調查工作,并創(chuàng)建一套評估標準,用分數表明患者心理、生理與精神狀態(tài),以便為兩組數據的比較提供參照;
(2)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咨詢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劃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x100%。
(3)分析兩組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存在的不良反應狀況,并對比發(fā)生概率。
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試驗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護理評估數據進行匯總與處理,通過均值±差值的方式比較組間數據資料,用n%的方式表達數據,x2與t作為檢驗方法,若數據差異滿足P<0.05,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1. ?兩組患者負面情緒評估
經過患者負面情緒的評估與咨詢,可知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工作后,負面情緒評分比較以往都有明顯下降,而從焦慮、抑郁等情緒角度來看,觀察組的情緒評分更低于對照組,這表明觀察組的心理疏導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其差值滿足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估
血液透析治療后,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工作,均已滿足正常的生活與工作需求,其中觀察組的心理、生理、環(huán)境與社會關系等評估分數均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更優(yōu)異,差異值滿足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
經過護理滿意度調查工作可知,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達到了96%,而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為84%。由此可知,患者對觀察組的護理工作更滿意,其差值滿足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 ?兩組治療不良反應率比較
經過血液透析護理工作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與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相對較低,但比較兩組數據可知,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比例占12%,而觀察組則為2%,可見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更加明顯,差異值滿足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血液透析室是負責為慢性腎病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療的科室,通常血液透析流程會伴隨終生,以便通過持續(xù)清除臟器內積存的水分與代謝雜物,使患者能夠正常生活與工作。從技術角度來看,血液透析的流程非常痛苦,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較大的影響,這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療時,經常會伴有緊張、惶恐、煩躁等負面情緒,不但很難配合血液透析工作的正常開展,同時也會對患者病情的治療效果帶來較大影響。因此,若要有效解決患者緊張等負面情緒,血液透析室便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提供科學化與人性化的護理模式,將“以人為本”的互利原則融入,從患者個人需求出發(fā),盡量滿足其生理、心理與精神等方面的要求,降低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痛楚感受,才能使患者更容易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并能夠持續(xù)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另外,人性化護理工作通常考慮要素較全面,基于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的護理流程,能夠更及時的發(fā)現患者身體的異樣,并采用有效的預防措施避免并發(fā)癥的出現,使患者生命與財產安全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基于本次試驗數據對比可知,在血液透析室護理工作質量與效果方面,人性化護理明顯比常規(guī)護理模式更優(yōu)異,并能夠得到更多的患者認同。其中,人性化護理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經過臨床護理工作后,患者緊張、焦躁與惶恐等負面情緒減輕,敢于配合醫(yī)師接受治療;(2)經由人性化護理工作,患者生活質量比較以往有了顯著提高,并且患者的身體狀況與相關數據更可控;(3)患者對人性化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高,并且與護理人員形成了較融洽的關系;(4)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期間,患者身體不良反應與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明顯降低,顯著降低了患者治療的痛楚。
從該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通過對血液透析室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不僅能夠緩解患者的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還可以確保透析的安全性,保障后續(xù)治療的順利進行,文中兩組護理后的負面情緒評分與護理前比較均明顯降低便體現了這一點,且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可見實施人性化護理后對于患者情緒緩解具有更佳的效果。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工作比較常規(guī)護理而言,不論是心理疏導、治療監(jiān)管與護理舉措等方面,都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宜的優(yōu)化方案,使患者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得到更優(yōu)異的保障。故此,從長遠角度來看,人性化護理已成為未來醫(yī)療護理的必然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史慧.人性化護理方案在血液透析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9(20).
[2]王秀輝.人性化服務對血液透析護理工作的實踐效果和體會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8,31(1):322-323.
[3]陸櫻.人性化整體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6).
[4]趙艷紅,房汝敏,郜向前.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蛇志,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