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摘 要】目的:通過對比常規(guī)護理干預與鳥巢式護理的護理結果,探討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在研究中選取了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106例新生兒為對象,依據(jù)不同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A、B兩組,每組各53例。對B組新生兒行常規(guī)護理方式,對A組新生兒行鳥巢式護理方式。分別比較兩組的家長護理滿意度、新生兒相關指標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在家長護理滿意度方面,A組98.11%高于B組81.13%(P<0.05)。比較兩組新生兒相關指標,A組血氧飽和度、睡眠時間均高于B組(P<0.05);A組體溫波動、出暖箱時間均低于B組(P<0.05)。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方面,A組3.77%低于B組16.98%(P<0.05)。結論:與常規(guī)護理模式相比,對新生兒采用鳥巢式護理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新生兒的平均體質,改善新生兒的身體素質,加快新生兒對于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且效果十分顯著,應在臨床上給予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新生兒;鳥巢式護理
新生兒時期是每個人生長發(fā)育的初級階段,在此階段能否正常的生長發(fā)育,直接決定了這個人今后的健康狀態(tài)[1]。新生兒在離開母體之后,對外界環(huán)境需要適應的階段,而新生兒階段對于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及抵抗能力極差,各器官發(fā)育尚未完全,難以對抗細菌和病毒的侵擾,同時對溫度、光線等環(huán)境要求較高,極易導致新生兒發(fā)病,甚至死亡,因此需要專業(yè)細心的護理保證新生兒良好的生長發(fā)育。新生兒的皮膚嬌嫩極易損傷,剛出生時,體溫調節(jié)容易受外界影響且呼吸節(jié)奏較快,需一定時間進行調節(jié),喂食、排便均需要細致照顧。這些特征都提高了新生兒護理工作的難度,在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并未充分考慮到新生兒的實際需求,僅依靠傳統(tǒng)經驗對其進行護理,難以帶給新生兒科學、合理的生長發(fā)育環(huán)境[2]。為尋找更好的新生兒護理方法,本研究選取了106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研究中選取了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106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不同的護理方式,將其分為A、B兩組,每組各53例。在研究中與其家屬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同時,在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的情況下展開了研究。A組,女性22例,男性31例,平均胎齡(39.68±2.12)周,平均體重(3.15±0.43)kg。B組,女性23例,男性30例,平均胎齡(37.34±1.96)周,平均體重(3.03±0.32)kg。對A組和B組新生兒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B組新生兒行常規(guī)護理模式,保障新生兒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包括適合的溫度、濕度及柔和的光線,嚴禁光線直射新生兒眼部。注重對新生兒的衛(wèi)生清潔工作,保證對新生兒日常用品的更換。加強對新生兒的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現(xiàn)象,及時進行處理。在保溫箱內,為新生兒頭頸部墊上柔軟舒適的毛巾,適當傾斜床板,保證新生兒頭部高于水平線30°。對產婦進行哺乳指導,采用正確的姿勢對新生兒進行定時定量的喂養(yǎng)。A組新生兒行鳥巢式護理方式,依據(jù)新生兒的身高、肩高等,采用純棉布料的小方巾(通常選擇高10cm、寬5cm的純棉布料方巾),折疊制作成“鳥巢”形狀,在使用“鳥巢”前,對其進行預熱,保證溫度適。將“鳥巢”放入保溫箱后,護理人員協(xié)助新生兒保持側臥位,使新生兒四肢微屈,保障“鳥巢”與新生兒背部、臀部緊貼,新生兒頭部位于接口處,適當控制四肢活動,保持新生兒身體中位狀態(tài),布卷四周環(huán)繞,依據(jù)新生兒情況調整“鳥巢”的大小,使其始終處于舒適狀態(tài),并依據(jù)實際情況對保溫箱的溫度、光線進行調整。
1.3觀察指標
以匿名方式對護理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n)*100%。觀察并記錄兩組新生兒的相關指標(血氧飽和度、睡眠時間、體溫波動、出暖箱時間)。密切監(jiān)測兩組新生兒的體征變化,詳細記錄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并做出處理措施。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和(-x±s)表示,同時,采用(x2)和(t)進行校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A、B兩組的家長護理滿意度
在家長護理滿意度方面,A組98.11%高于B組81.13%(P<0.05)。見表1。
2.2比較A、B兩組新生兒相關指標
比較兩組新生兒相關指標,A組血氧飽和度、睡眠時間均高于B組(P<0.05);A組體溫波動、出暖箱時間均低于B組(P<0.05)。見表2。
2.3比較A、B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方面,A組3.77%低于B組16.98%(P<0.05)。見表3。
3 討論
新生兒作為一個自我保護能力弱的群體,在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不斷面臨著不同的“挑戰(zhàn)”,每一個外界因素都可能會對新生兒造成一定的傷害,因此新生兒在不斷地適應外界生長環(huán)境的同時,需要家庭及社會給予一定的保護,使其順利度過適應期[3]。在這個人生自我保護能力最脆弱的階段,一個良好的護理模式可以為新生兒的成長發(fā)育提供更充足、更完備的條件。鳥巢式護理模式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專門為新生兒設計。為改變新生兒降生初期對于外界環(huán)境的陌生感與不適感,鳥巢式護理構建了一個類似于子宮的環(huán)境。是新生兒身處其中時,增加了舒適感與安全感,盡量減少了外界環(huán)境對于新生兒的刺激,消除了新生兒剛剛降生時的緊張與不安等情緒,加快了對外界環(huán)境適應的步伐[4]。研究結果顯示,比較兩組新生兒相關指標,A組血氧飽和度、睡眠時間均高于B組(P<0.05);A組體溫波動、出暖箱時間均低于B組(P<0.05)。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方面,A組3.77%低于B組16.98%(P<0.05)。由此可見,鳥巢式護理保障了新生兒的健康成長,同時又加快了新生兒對于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外界環(huán)境造成的新生兒不良反應。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未來,新生兒的微小傷痛會加倍地反映在每一對父母身上,應用更好的護理模式,減少甚至避免外界環(huán)境對于新生兒的每一點傷害,是每一對父母的迫切要求。鳥巢式護理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新生兒處于舒適的環(huán)境,減少了新生兒的哭鬧時間,降低了新生兒在此階段的能量消耗,保證其正常的生長發(fā)育[5]。研究結果還顯示,在家長護理滿意度方面,A組98.11%高于B組81.13%(P<0.05)。由此可知,鳥巢式護理能有效的提高家長的護理滿意度,減輕了家庭的負擔。綜上所述,與常規(guī)護理模式相比,對新生兒采用鳥巢式護理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新生兒的平均體質,改善新生兒的身體素質,加快新生兒對于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且效果十分顯著,應在臨床上給予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娟.水床式鳥巢護理干預在NICU極低體質量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23):4390-4391.
[2] 張錦,李茂盛,胡艷芳.鳥巢式護理對新生兒睡眠質量及生理機能的影響[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8,24(4):605-608.
[3] 許玉葉.優(yōu)質護理管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8):180-181.
[4] 陳鳳.探討撫觸護理技巧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30(12):127-128.
[5] 王莉.鳥巢式護理在24例早產兒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13):1859-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