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宗海
【摘 要】目的:探究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在急性肺栓塞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7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對患者進行心電圖檢查及超聲心動圖檢查,分析檢查結果。結果:以肺動脈造影作為金標準,心電圖檢查診斷準確率(51/69.86%)及超聲心動圖檢查準確率(47/64.38%),均顯著低于心電圖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檢查準確率(70/95.89%),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心電圖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檢查準確率與CT肺動脈造影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心電圖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對于急性肺栓塞診斷準確率較高,且檢查費用更低廉,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急性肺栓塞;診斷價值
脫落血栓阻塞肺動脈及其分支后,引起肺部組織壞死的情況通常稱之為肺栓塞,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胸腔疼痛、呼吸困難、咳血、發(fā)熱等。按發(fā)病時間分類可分為急性肺栓塞(發(fā)病時間<14d)和慢性肺栓塞(發(fā)病時間>3個月),急性肺阻塞患者臨床特異性低,極易被漏診或誤診為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胸膜炎等疾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不利于病情的控制與康復[1]。因此,本次研究中選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7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并分析了將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應用于急性肺栓塞臨床診斷中的價值,現(xiàn)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將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間收治的7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在47-71歲之間,平均年齡(59.35±1.48)歲;女性34例、男性39例。納入標準:納入患者符合ERS與ESC聯(lián)合發(fā)布的《急性肺栓塞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年版》相關標準;患者知曉本次研究內容并自愿參與。排除標準:排除惡性腫瘤及精神障礙患者。患者臨床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 心電圖檢查
選用TLC5000動態(tài)心電圖儀[康泰醫(yī)學系統(tǒng)(秦皇島)股份有限公司,冀械注準20162210367]對患者進行檢查。肺栓塞典型心電圖表現(xiàn)為SIQIIITIII,右胸T波倒置,竇性心動過速,ST段抬高或壓低,右束支傳導阻滯可提示為急性肺栓塞。
1.2.2超聲心動圖檢查
選用飛利浦CX50超聲心動圖機[徐州市恒大電子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73232287]對患者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觀察肺動脈及其分支充盈缺損程度為超聲心動圖直接征象;觀察到右心擴大、肺動脈擴張、肺動脈壓升高、下腔靜脈擴張可提示為急性肺栓塞。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心電圖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及心電圖檢查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檢查診斷準確率。診斷準確率=影像檢查診斷例數/總例數×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將本次研究數據導入SPSS21.0軟件,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其中患者臨床資料及計數資料通過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法;計量資料采用卡方檢驗(n%)進行數據處理,(P<0.05)數據差異明顯。
2 結果
納入本次研究的7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已肺動脈造影作為金標準確診,其中心電圖檢查診斷準確率(51/69.86%),與超聲心動圖檢查準確率(47/64.38%)數據無明顯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X2=0.4966、P=0.4809);且均顯著低于心電圖檢查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檢查診斷準確率(70/95.89%),(X12=17.4235、X22=22.7627、P1-2=0.0000)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心電圖檢查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檢查診斷準確率與CT肺動脈造影相比,數據無明顯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X2=3.0629、P=0.0800)。
3 討論
急性肺栓塞臨床癥狀不明顯,不具有特殊性,易與多項常見臨床心血管疾病混淆,且患者往往缺乏對于急性肺栓塞的認知與了解,極易導致病情漏診,延誤患者治療[2]。臨床中以肺動脈造影作為急性肺栓塞診斷的金標準,但肺動脈造影術屬于創(chuàng)傷性診斷,需將導管插入到肺動脈中并注射造影劑,通過X光照射直觀反映血管栓塞程度,檢查過程較為復雜,費用十分高昂。并且,部分患者對于造影劑不耐受,肝、腎功能障礙患者也無法進行肺動脈造影診斷,限制了肺動脈造影術的臨床應用范圍及診斷效果。與肺動脈造影術相比,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都屬于常規(guī)檢查方法,檢查過程簡單,檢查費用低廉,屬于無創(chuàng)檢查,適用范圍廣泛,通過對SIQIIITIII及肺動脈及其分支充盈缺損程度等典型征象的觀察,能夠迅速確診。并且經過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檢查有助于排除冠心病、心肌梗塞、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等相似疾病,提高臨床診斷效率,對于患者來說是更為經濟適用的臨床診斷方法[3]。但急性肺栓塞患者臨床癥狀、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特異性較低,單一使用心電圖或超聲心動圖進行檢查,臨床診斷準確性欠佳,無法作為確診檢查。因此,本次研究中探究并分析了將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聯(lián)合應用于急性肺栓塞臨床診斷中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心電圖檢查及超聲心動圖檢查準確率均顯著低于心電圖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檢查,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心電圖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檢查準確率與CT肺動脈造影無明顯差異(P>0.05)。綜上所述,心電圖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檢查操作簡單,費用低廉,檢查副作用小,診斷準確率高,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臨床診斷中具有一定的推廣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唐莉.心電圖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診斷價值和安全性評價[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34):119-120.
[2] 高春香.心電圖聯(lián)合超聲心動圖在急性肺栓塞患者中的診斷價值[J].現(xiàn)代電生理學雜志,2018,25(04):209-212.
[3] 王陽,李劍白.心肌肌鈣蛋白T、心臟彩超和心電圖評估急性肺栓塞的預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1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