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小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壓力較大,除了要傳遞學生知識之外,還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采用合理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后期的學習奠定基礎??偠灾?,在教學以及學生的成長方面會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最終育人的效果會因為個體存在的差異而偏離預期目標,這就大大降低小學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本文就積極心理學以及幸福感進行闡述,并分析影響小學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因素,提出積極心理學理念下培養(yǎng)小學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策略。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小學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因素;策略
積極心理學是在1988年西方國家所提出的一個概念,其通過挖掘人內部的正能力量。比如潛力或者美德等,繼而提高人們對某種事物的正確看法以及內部優(yōu)秀的品質,最終實現自我的價值。由此可見,積極心理學可以最大限度的讓人們在一種充滿幸福感的環(huán)境中實現價值。縱觀目前的小學教師都出現了職業(yè)倦怠的現象,降低了教學過程中的幸福感,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一、積極心理學以及幸福感的基本闡述
(一)積極心理學的基本概述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范疇,其中積極既包含內心的沖突,又包含內在的潛在能力。在20世紀末積極心理學在西方國家開始興起,當時的研究者就是美國的心理學家馬???塞里格曼,其主張對人類積極的品質進行研究,充分挖掘人類內在的潛力,繼而促進人類實現價值,走向幸福的生活[1]。積極心理學一反過去的悲觀主義,將重點擴充到人類發(fā)展的積極層面,彌補了人類某些心理方面的空缺。積極心理學除了可以幫助個體去除心理或者是行為上存在的某些問題,同時還能夠提高個體優(yōu)秀的品質。積極心理學具體有三個突出的貢獻。第一個貢獻積極心理學強調人性的優(yōu)點,同時,注重挖掘人的潛在價值。第二個貢獻為個體提出了積極的預防思想。第三個貢獻從個體心理學的研究逐步擴充到對群體的心理學研究。通過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到小學教師的職業(yè)中,提高教師的幸福感。
(二)幸福感的概述
幸福感目前并沒有一個較為明確的定義,大致學術界對幸福感有三個理解。第一類通過外界的標準來界定幸福的概念,這種幸福感重視的是外界的看法,而并非個體自身。第二類幸福的界定是由情緒體驗來界定,即是通過對比內在的積極或者消極情緒,來綜合判斷屬于何種體驗,如果積極情緒較多,那么,就屬于幸福,而以此來界定的幸福感,則導致了幸福感的不穩(wěn)定性。第三類幸福的界定就是以自我評價為主進行的界定,重視的是個人的主觀看法,往往是個體對生活質量、情緒體驗的一種集合,所以,這類判定也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其中影響小學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無非是在工作的過程中潛能發(fā)揮以及職業(yè)價值實現程度,整體獲得的滿足感以及快樂的體驗程度等。
二、影響小學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因素
(一)認知偏差,影響了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
大多數的個體從事教師這一職業(yè),看中的是教師工作穩(wěn)定,社會認可度高,只有極少一部分從事教師行業(yè)是為了為祖國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由此可以得知小學教師將該職業(yè)認定為謀生手段,自然在工作的過程中就會逐步忽略個人的發(fā)展、職業(yè)的認同感。有人認為教師就像蠟燭照亮的別人,犧牲自己,那么注定該職業(yè)就很難獲得幸福感。還有人認為教師不過是憑借自己已經有的知識來換取相應的報酬罷了,這樣的思想之下必然會導致小學教師教學過程中出現職業(yè)倦怠,喪失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繼而降低了職業(yè)的幸福感。
(二)社會期望過高,工作成就感低影響了小學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
小學階段是學生正式學習的起跑點,學校、家長對這個階段都非常的關注,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小學階段打好學習的基礎。對小學教師也抱有著很多的幻想,比如希望小學教師可以在不打不罵的情況下,傳授知識;可以在不禁錮小學生成長的前提下去教學;可以讓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社會和家長的期望都太高,而面對這么多思想不成熟、學習缺乏自律的學生,教師身心俱疲。稍微有一點做的不好,可能就會引起學校的注意,家長的抱怨,繼而使得小學教師開始步入自我懷疑中,甚至感覺到委屈。如果某些小學學校老師的工資還不高,那么必然會出現工作的倦怠,影響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2]。
(三)學校內部的評價體系,影響了小學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
每個小學內部的辦學理念、育兒環(huán)境以及對教師的認同感都是不同的,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小學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在小學學校內部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使得小學教師在工作中得不到認可,即使做的很優(yōu)秀也時常被忽略。還有些教師明明付出很多,但最終都是以學生的成績論英雄,學生成績好,教師教學的能力就強。相反成績差,說明該教師能力欠缺,同時并未花時間教育。很明顯這類評價體系過于的片面,也影響了小學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
(四)長時間工作造成了工作的疲憊感,影響了小學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
教師這個職業(yè)較為安定,寒暑假都會有很長時間的休息,也沒有職場中所謂的勾心斗角,這是很多人想要從事這門職業(yè)的原因。初步踏入該行業(yè)的人,激情滿滿。但隨著工齡的逐步增加,開始固步自封,每天按時備課、上課,沒有一絲改變,也失去了當初工作的激情,隨之而來的就是對學校的抱怨、學生的各類的不滿,職業(yè)幸福感大大降低。
三、積極心理學理念下培養(yǎng)小學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策略
(一)增加校園內部的人文關懷,營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小學校長應該從傳統(tǒng)的管理者身份逐步轉變?yōu)榻搪毠さ木褚I者。首先作為校長應該在工作上以身作則,做好示范工作。當下小學教師壓力非常大,作為校長或者年級組長,應該以自身的工作方式以及態(tài)度去感染教師,提高小學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其次人文精神應該放在學校管理的中心位置,不要一味的逼教師出結果,還要關注小學教師的精神狀況,優(yōu)化小學教師工作的環(huán)境,提高小學教師對工作的認同以及滿足感,將被動工作逐步變?yōu)橹鲃庸ぷ?。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因為態(tài)度問題,影響了教師的幸福感以及教學的效果。同時在教職工的生日那天,也可以給教職工過生日,提高教職工對這個集體環(huán)境氛圍的熱愛,增強幸福感。
(二)喚醒小學教育者,促使其有思想的工作
不同的小學教師,在培養(yǎng)職業(yè)幸福感時,要采用不同的方式,針對當下小學教師中兩類對工作幸福感較低的教師,設置了喚醒了的策略,分別是提升無欲無求者工作者的動力以及激發(fā)混沌度日工作者的潛力。
1、提升無欲無求者工作者的動力
何為“無欲無求”教育者,即是在教育的過程中,有一類教師只將自身的工作當成一類謀生的手段,不想自己太累,工資也不想多拿,只要安安穩(wěn)穩(wěn),學生成績不太差即可。而這類教師普遍都安于現狀,喪失前進的動力。針對這類教師,學校內部的領導者應該將其喚醒。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渴望被認可、被尊重,當得不到尊重時,就會以一種不在乎的心態(tài)去掩蓋。對此學校的領導者要善于激發(fā)小學教師內心潛在的需求,對本身教學較為豐富的教師委以重任,比如可以讓這類教師帶新人,賦予教學常規(guī)檢查的權利,給這類教師更多的話語權,讓其可以充分的展現自我。當這類教師被需要,被尊重,被欣賞時,內心對職業(yè)的一種成就感就會逐步被燃起,幸福感也會大大提升[3]。
2、激發(fā)混沌度日工作者的潛力
所謂的混沌度日工作者,即業(yè)務能力一般,對工作得過且過。愛諷刺、愛挖苦付出多的教師,雖然這類教師在小學階段不多,但是影響力卻非常大,尤其會給年輕的教師帶來巨大的消極影響。對于這類工作者,就需要讓其感受到職業(yè)的危機感,融入競爭機制,給予其一定的壓力,繼而激起這類工作者對自身工作的一種思考。同時還需要通過集體的力量來感染這類教師,尋找這類教師的優(yōu)點,提高其執(zhí)教的自信心以及成就感。
(三)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
當下小學教師的評價機制較為片面,完全是以成績論結果,這也使得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味的灌輸知識,還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師生整日處于精神緊繃的狀態(tài)下,影響了幸福感。因此,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其中包含領導對職工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家長對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自評,通過多維度對一個教師去評價,才能夠展現教師工作的成果,也能夠發(fā)現存在的不足,繼而不斷的去改進。進一步提高小學教師對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增強其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滿足以及幸福感。
(四)給小學教師提供交流的平臺,學習的途徑
小學教師工齡越長,對于這份工作的不滿情緒就會增多,自然幸福感也會逐步降低。因此,在小學內部應該為小學教職工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以及成長的機會。定期組織小學教師一起探討教學的活動,對某個專題進行研究。不斷的去提高教職工教學的水平。其次要在內部建設相應的學習途徑,可以組織一些優(yōu)秀的教職工定期去國外學習,或者是進行繼續(xù)教育。通過這種模式來不斷地提高小學教師的執(zhí)教水平,同時也能夠讓小學教師不斷的豐富自身的知識,開闊視野,從較為煩躁的工作中釋放,提高對工作的認同感以及幸福感。
總而言之,小學教師職業(yè)的幸福感會影響到教師工作的態(tài)度,教學的最終結果,因此,應該重視教師幸福感的培養(yǎng)。首先,需要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文關懷的工作環(huán)境。其次采用一定的方式來喚醒小學教育者主動進行工作。另外在學校內部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提高小學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最后通過提供交流的平臺來緩解小學教師在工作時的壓力。
參考文獻:
[1]吳晗.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小學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培養(yǎng)策略探討[J].教師教育論壇,2019(12):41.
[2]張金.小學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其提升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9(07):52.
[3]王德芳.從職業(yè)幸福感視角談西藏中小學教師工作積極性激勵[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