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祥
撞名兒的習俗,是真實存在還是只是個傳說,沒人能說得清楚,它只存在于一個由來已久的故事。
一
相傳,一對夫婦頭胎得子,父親喜不自勝,興奮地搓著雙手在屋里團團亂轉,待妻子提醒才緩過神兒,忙出門為孩子撞名兒。興沖沖出門,不小心被門檻絆倒,一頭扎進對面磨屋,差點兒撞到磨盤。立即轉身回屋和妻子報喜:撞到了,撞到了,磨盤!兒子有了名字——磨盤。
幾年后,第二個兒子出生,再次出去撞名。出門恰逢倆農婦吵架,嘴里不停叫罵:“那腚的,那腚的……”雖然感覺晦氣,但是已經無可回避?;仡^和妻子商量,幾個字中只有“腚”可作名字之用,雖然不雅,但敦實可靠,好在名字只是個符號,二兒子也有了名字——腚。
磨盤長到十幾歲的時候,不幸夭亡,母親痛不欲生,啼哭不止,街坊鄰里都來相勸:“別哭了,別哭了,好在還有腚陪伴著你們。”母親聽了更加傷心,哭訴道:“俺那腚啥時候能長到磨盤那么大啊!”
這個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據(jù)此有人推測撞名是鄉(xiāng)村曾經的習俗。
二
直到上世紀,鄉(xiāng)村一些孩子們的乳名千奇百怪。女孩子的名字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植物相關類,如:枝、葉、花、果、草、苗、蘭等;二是性別相關類,如:妮兒、妮子、大妮子、小妮子、黑妮、閨女、大閨女、小閨女等;三是性別歧視類,如:多、嫌、轉、改、煩、臭等,這類名字字面上帶著嫌棄,卻又蘊含親昵之意,表明父母祈盼轉運生男孩了。方方、圓圓、甜甜等名字洋氣,不屬于農村起名范疇。
男孩兒的名字更是豐富無類:家具、家什、農具、植物、動物等幾乎無所不包,少有忌諱。有人總結道:
寶子、羔子、羊羔子,
兒貓、衛(wèi)生、小泥豬兒
招來、稀罕和煩氣
栓住、鎖住和留住
生財、順財和來財
大片、小片加小三
正月、二月到臘月
大頭、小頭、小糖瓜兒
大臉、小臉、小棗核兒
筐子、籃子和囤子
柜子、垸子和棍子
長命、富貴、大有子
臭屎、難聞、大狗子
……
農村孩子名字也能找到一定的規(guī)律性,有些家庭孩子名字就有體系性特點。如,按從大到小次序的:大頭、二頭、小頭,大柱、小柱、連柱;再如,犁、耬、耠子,金、銀、銅、鐵等就有類別特征。
那個時候每家每戶孩子都多,一位父親比較有前瞻性,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套車的名字。大兒子叫車子,二兒子叫馬子,三兒子叫騾子,駒子、鞍子直到蛋子,一套車起完又起到器官,仍然沒能打住。大概是因為狗忠誠可愛,農村人對狗情有獨鐘,孩子起名用狗字特別多,如:狗、大狗、小狗、群狗、窩狗、狗蛋、狗剩、狗屎等;對“蛋”字同樣是他們情之惟系,如:鋼蛋、鐵蛋、泥蛋、大蛋、小蛋、壞蛋、丑蛋、黑蛋等等,不一而終。
大多數(shù)家庭對孩子起什么名很不介意,想到就可起到,想不到可以慢慢想。有些孩子生下來就沒起過名,找到了特征就有了名字,如:叫禿子的人,真正禿子很少,大概就是因為頭發(fā)長得晚,街坊鄰里說不定哪個人來串門,隨口一句“這么大還不長頭發(fā),就叫禿子吧?!边@個孩子就有了名字。第二個孩子出生,如果還是男孩兒就叫小禿兒,依次順延,直到生了女孩自然終止。
有的名字帶著孩子生命的特殊印記。在老家,流傳著一個由來已久的求子習俗。如果一對年輕夫婦,婚后坐不住胎或生下孩子后總是早夭,就會找來一位神婦,禱告施法,爾后用甘草裹上兩個發(fā)面卷子,當作棄嬰扔到野外讓狗吃掉,意味著那個該去天國的靈魂已經被送走,以此換得下一個孩子生命,這樣得來的孩子一般取名叫換。因為他是發(fā)面卷子換來的,人們私下會叫他發(fā)面子換。上中學時,有個女同學叫煥發(fā),是村里唯一女生,男生經常逗她為樂。因平時只知道有發(fā)面子換一說,并不明其中緣由,無端把發(fā)面子換加在煥發(fā)頭上,從不呼其真名,后來漸漸簡化成了發(fā)面子,發(fā)面子這個名字在同學中傳叫多年。
乳名被鄉(xiāng)下人稱為小名,它似是鄉(xiāng)下人難以割舍的情結,像人的影子到了日暮時分才會自然淡去。一些人的小名伴隨自己直到人生暮年,以至于人們不知道他還有其他名字。不僅同輩人以小名相稱,通常對比自己父母小的長輩同樣以小名相稱。晚輩稱呼長輩,往往是在輩分關系前面加其小名,如:牛叔、丑叔、狗表叔等,學生也會以“五月子老師”直呼自己老師。一個人小名用得時間長短,與其身份地位也有一定關系。德高望重的人一般沒人稱呼其小名,而單身漢或者平時喜歡撒潑放賴的人,小名則被人叫得時間長,甚至小名或外號與之相伴終生。
城里人知道農村人小名俗陋。如果有人有幸到城里工作,單位人必會以其小名為話柄加以取笑,于是有人會四處打探本單位農村人的小名。小禿兒到單位工作了,家住偏僻農村,人們一時打聽不到。一次,小禿兒回家,單位一位領導的孩子非要跟著到農村去玩兒。去之前有人作了交代,一定留意父母叫他什么名字并且記牢,回來有賞。孩子信心滿滿跟著來到農村?;氐絾挝缓⒆恿⒖虖兔?,提交“情報”準備領賞。
“聽清楚了沒有?”授意者忙問。
“聽清楚了,叫小偷兒?!焙⒆雍艿靡獾鼗卮?。
對方一聽立即泄氣,一次“情報”活動宣告破產。
三
鄉(xiāng)俗里也有不少粗劣陋習,人們喜歡在人名前面冠以丑陋特征。如:禿小華、豁鼻子勤、瘸巴大力、結巴子巧兒、瞎大樹等等,名字前面帶“傻”字的人,一個村一定不止一個。這些名字,除了玩笑很少用于直呼本人,平時說話大概出于避免與同名者混淆,都作為日常名字使用,并無俗劣之感。
鄰居家一個女孩兒叫靈官兒,這是村里少有的雅名。靈官兒生得濃眉大眼,面白唇紅,不僅人長得漂亮,手腳也勤快,只因行動風風火火,說話粗聲大氣,得了傻靈官兒之名兒。到了找對象年齡,有一鄰村小伙前來相親。靈官經過一番打扮,皮膚粉嫩,面目端莊,偶爾一笑,潔白的牙齒十分迷人,被小伙一眼相中。經過簡單交流,相互中意,正在寒暄告辭,一群看熱鬧的孩子蜂擁而來,有的孩子一邊跑一邊喊:“傻靈官家來了,傻靈官家來了,看傻靈官家去了?!苯浐⒆觽円环[,一樁姻緣因此告吹。
莊鄉(xiāng)三大爺小名老三,身高八尺,相貌端莊,風流倜儻,雖然不識字,但身強力壯,尤其兩條長腿走起路來更顯翩翩風度。當年三大娘的父親就是看上了三大爺高大壯碩,用這位老丈人當初的話說“就是當覓漢也不愁沒飯吃”,于是同意將如花似玉的三大娘嫁給了他。據(jù)說,三大娘因三大爺不識字,曾經提出不同意這門親事。父親一句“莊戶人家有幾個人識字,識字能當飯吃嗎?”在老人力主下,將這門親事定了下來。事實證明了當年老爺子的眼光。三大爺勤勞本分,干農活是把好手,幾年下來,把日子操持得殷實豐足,只是平時不善與人交往,與鄰里少有走動。按理,這樣一個莊戶漢子不會有被詬病的短板。有一天,三大爺當面挑釁村里最能調侃的閆三怪:“有本事給我起個外號?!睕]想到被當即授名高腿老三,找出的缺陷恰恰是那兩條長長美腿。用高腿修飾老三,在當下看起來不僅沒什么奇巧,甚至還略帶贊美之意??墒?,當時農村經常把瘦似麻桿兒的人貶稱“高腿雞”,所以高腿聽起來有了畸形的意味。久而久之,他大魁的名字無人知曉,因為個子高,高腿老三名滿鄉(xiāng)里,孩子們也稱其為高腿三大爺。
四
村里起外號的創(chuàng)意不是一般作家可同日而語的。或因長相、或因胖瘦、或因性格、或因太摳兒,所得外號個個形象貼切,巴狗子、蝎虎子、刀螂精、小長蟲、大喇叭、泥蛋子眼、劇毒商標等等,神形兼?zhèn)?,表題達意如藝術家命題創(chuàng)作般精準。
英華算是農村里最富詩意的名字,他是寶德家的獨生子,家境殷實,從小嬌生慣養(yǎng)。平日愛喝點酒,不管是誰走到門前,只要時機適宜,都熱情挽留喝兩杯。如果遇到別人相邀也不客氣,隨叫隨到,從不爽約。農村喝酒沒有“套路”,不找題目,可隨時隨地。如果遇到是下雨陰天,能從中午喝到晚上。進入喝酒狀態(tài)的人,表情淡然,語速和緩,一片醉意朦朧中,閑聊內容,行云流水般隨處漂移。英華喝酒風格與眾不同。他話語很少,不管別人如何吵鬧,他總是安靜地坐著,有時端杯相邀別人,有時自斟自飲。每每端起杯,首先瞇起雙眼,雙唇緊閉,將酒杯慢慢送至嘴邊,輕抿一口悄無聲息,爾后緊抿雙唇,兩眼用力緊閉,仰面朝天,雙唇慢慢張開,露出兩排牙齒,深出一口氣,酒至半酣,一副半人半仙的陶醉。從小放羊的小根兒見到英華這副表情,形象地調侃:“和公羊一樣一樣的?!庇谑怯⑷A就有了公羊的外號。
有些人的外號是當事者不愿啟齒的故事。老憨自小憨實可愛,經常在鄰居家玩。雖然與鄰家嫂子年齡相差十來歲,嫂子拿他兒子一樣看待。黃河口一帶的農家沒有院子,門前一塊空地叫做天井。往外就是用秫秸扎牢圈起的一個園子,有的連園子也不圍。夏季,土屋悶熱難耐,很多人家都在天井里掛起蚊帳睡覺。年齡大些的孩子,蚊帳也不掛就睡在草苫子上。一天,十五六歲的老憨被蚊子咬醒,不知是想入非非還是把自己當作孩子,不聲不響鉆進了嫂子的蚊帳。只見嫂子酥胸坦露,一邊摟著一個孩子正在熟睡。嫂子被突然驚醒時,正看到老憨兩眼發(fā)直,瞪著自己發(fā)呆。驚恐之間高喊:“你怎么在這里?”老憨不知怎么是好,忙指著外面說:“鬼火兒!我看到鬼火兒了?!鄙┳雍莺莸卦诶虾┥砩洗蛄艘话驼坪埃骸吧道虾鞚L!”從此,老憨有了鬼火兒的外號。
如今老家的村莊,在城市化進程中被肢解得支離破碎,發(fā)生在這里的故事,也像漸漸破碎的村莊一樣隨風飄散。老憨孫子宇軒結婚的時候,鄰家嫂子已經去世多年。幾位老者坐成一桌,再次揭開當年往事,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鮮活生動。閑談勾沉出了嫂子的兒子結實兒的一段記憶,他突然問:“鬼火是誰?咱村里誰叫鬼火?”結實兒五十多歲,顯然不知鬼火的就里。老憨急忙想攔。
“鬼火是你,你叫鬼火?!苯Y實兒瞇著醉眼得意地說。結實兒像是揭開了一個秘密,但那個關于鬼火的故事永遠不會再有人知道了。
回到村里,我打聽了鄉(xiāng)下孩子們的起名。淘氣家孩子叫茜茜,狗子家的孩子叫睿聰,臭蛋家的孩子叫美偲,羊羔兒家的孩子叫皓麗,老笨家的兒子叫子涵……
古老鄉(xiāng)俗正在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