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鈺
摘要:《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的一部中篇小說,故事講述了主人公佟振保與幾個女人的情感糾葛。作為情婦的“紅玫瑰”嬌蕊,以及妻子“白玫瑰”煙鸝,她們都在振保身上傾注了大量感情,在戀情中卑微妥協(xié),甘愿犧牲,而振保愛自己更勝他人,最終還是負了這兩個女人,三人為愛身陷囹圄,不得善終。小說生動地呈現(xiàn)了新舊交替時期人們的生活情感和婚姻狀態(tài),對這兩位女性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大量著墨,通過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再現(xiàn)了女性在男權(quán)意識統(tǒng)治的社會下生活的困境,揭示了悲劇產(chǎn)生的根源。本文就兩位女主人公的形象,談談其中所體現(xiàn)的女性意識。
關(guān)鍵詞:《紅玫瑰與白玫瑰》 女性形象 女性意識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0-0105-02
在小說的開頭,張愛玲曾以男性的角度,提出了“朱砂痣”和“白月光”的經(jīng)典比喻,道出了世人內(nèi)心最深處的敏感,讓女性每每感慨,要眺望和掌握兩性關(guān)系的心態(tài)竟如此不同?!都t玫瑰與白玫瑰》中的兩位女性人物有著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和行為活動,但最終都沒能逃離悲劇的下場,這其中的緣由,值得我們細細體味。
一、“紅玫瑰”的盛放到凋落
對于“紅玫瑰”嬌蕊來說,出軌不過是她尋歡作樂、打發(fā)時間的消遣,算不得新鮮事,偏偏她對振保動了情,愿意為他作出改變。她將內(nèi)心的“公寓房子”騰空,打造成只供振保獨享的“單幢房子”,為了愛情,她想要“改過自新”,成為世俗標準里的“好女人”。這讓我們看到,父權(quán)制對女性灌輸?shù)乃枷?,逐漸讓女性為了愛情妥協(xié),改變自己原有的個性行為,來滿足男性的現(xiàn)實需求。
在夫妻關(guān)系中,嬌蕊與丈夫王士洪地位平等、感情和諧,王士洪不僅富有,還給了她極大的自由??蓪扇飦碚f真愛勝過所有,即使振保的財富和地位都遠不如王士洪,她也愿意舍棄一切嫁給振保,因此她勇敢地向王士洪坦白了私情。先前游戲感情,到了此刻已然升華為一種真誠勇敢的愛。如果說當初的嬌蕊以玩弄男人為樂是環(huán)境所致、本性使然,是她對傳統(tǒng)婦德、妻德的一種不自覺的背叛,那么此時的嬌蕊則是為了真愛而自覺勇敢地沖擊著傳統(tǒng)的婦女觀念和婚姻制度。
嬌蕊高估了振保真誠和勇氣,以致于振保得知嬌蕊已經(jīng)向王士洪坦白私情后,五味雜陳地大病了一場。嬌蕊盡心照顧住院的振保,一改從前的驕縱姿態(tài),卑微地祈求他的諒解,婦德、妻德思想重新抬頭,想要披上道德枷鎖老實就范??墒?,振保卻在此時選擇了自保,放棄了這段感情。被拋棄的嬌蕊依然選擇了離婚,像是在證明她從不后悔。為愛奮不顧身的嬌蕊反抗社會壓力、獲取愛情自由與婚姻自由的勇敢行為呈現(xiàn)了女性意識的閃光點,但是張愛玲讓我們看到,大膽追求真愛也有風險,振保在醫(yī)院中的話讓嬌蕊的努力突然之間失去了任何意義,她的人生也從此走向了轉(zhuǎn)折。
嬌蕊為愛出走,同時也讓她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現(xiàn)在擺在她面前最緊要的事不再是追求風花雪月的愛情,而是首先要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通過婚姻再次依附于男人,便是她的生存之道。因此,和振保分開后,嬌蕊嫁給了一個姓朱的男子,并且生了孩子,過上了平靜安穩(wěn)的生活。她懂得了愛,但是這種愛已經(jīng)不是原先那種熱烈的男歡女愛,而是包含著社會倫理道德的愛,這是嬌蕊先前那可貴的女性意識的失落。即便作出如此改變,在社會的大洪流中,誰也不能保證嬌蕊婚后生活會一直平靜幸福,她的前途仍然難測福禍。
二、“白玫瑰”的枯萎
如果說嬌蕊向傳統(tǒng)女性角色回歸是其個性意識的喪失,那“白玫瑰”孟煙鸝為做賢妻良母的隱忍,更是長久以來男權(quán)意志壓迫下女性意識的嚴重缺失。
煙鸝代表了一類女性,她們雖然有美麗時尚的皮囊,但是骨子里還是透著一股腐朽的傳統(tǒng)氣息。新思想、新文化只是一陣溫柔的春風,吹不進她們的心里,她們的生活一如既往,一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未出嫁前,她們是父母乖巧孝順的女兒;結(jié)婚后,她們是大方得體的妻子,是賢惠慈愛的母親,是畢恭畢敬的兒媳。她們麻木、順從,無條件地愛著自己的男人,按照社會和男性需要去扮演各種角色,做繁衍后代的生產(chǎn)工具,逐漸抹殺個性,迷失自己。
煙鸝也是這樣無條件地愛著振保,振保就是她的天。在親戚朋友面前,她一遍遍地為丈夫說好話,不論家里發(fā)生什么事,她總說要先問問振保。她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舊式女人,努力將自己塑造成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但又因為遲鈍愚昧,她的模仿變成了東施效顰,漸漸地讓人心生厭惡。
面對無趣的妻子,振保開始在外嫖妓尋找樂子,回到家里,思想觀念上的巨大差異也令他不愿和煙鸝過多溝通交流;而煙鸝,明知振保生活混亂卻敢怒不敢言,她非常委屈,感覺自己仿佛是被振保置于家中的一個擺設,內(nèi)心的痛苦壓抑無人關(guān)心、無法排解。她漸漸地成了一個怨婦,日子過得死氣沉沉,甚至還患了“便秘”,長久地待在廁所不出來,以此來獲得一些自由和安全感。
在丈夫身上得不到溫暖的煙鸝不禁與一個裁縫私通了,她太需要一個人來肯定自己,證明她的存在,裁縫小心翼翼地討好,又讓她有高高在上的滿足感。但是這件事很快被振保發(fā)現(xiàn)了,煙鸝不得不草草結(jié)束了這段狼狽的婚外關(guān)系。在對煙鸝出軌的憤怒和對嬌蕊懷念的雙重作用下,振保對煙鸝進行了更為猛烈的報復——他開始在外明目張膽地嫖娼,回家就摔東西、打罵她。作為一個經(jīng)濟不獨立,只能依靠丈夫養(yǎng)活的傳統(tǒng)女性,煙鸝只能默默隱忍求饒。她始終缺乏獨立的自我意識,附庸于男性,最終也難逃被男性厭棄的悲劇。
三、 深刻社會背景的影響
《紅玫瑰與白玫瑰》以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為背景,在這個“五四”新思想和19世紀末西方思潮交匯融合的時代,人們開始把目光轉(zhuǎn)移到關(guān)注女性心理和兩性關(guān)系的問題上,重視婚姻家庭中成員個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然而思想文化的轉(zhuǎn)型只是一種溫柔的變革手段,還有很多歷史遺留問題無法解決。
小說故事里就體現(xiàn)著作者的探索和反思:嬌蕊和煙鸝的悲劇都是以振保為代表的男權(quán)社會造成的。如煙鸝一般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傳統(tǒng)女性擺脫不了悲劇的命運,她們平庸、自我壓抑,沒有生機和活力,處于被控制被奴役的地位;受過“五四”新思想洗禮,熱烈、奔放,勇敢追求自我解放的新時代女性嬌蕊也逃不開悲劇的命運,新思想沒有讓她們徹底擺脫成為傳統(tǒng)的男人們的附庸,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lián)碛姓\摯平等的愛情只能是一種奢望。
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思想的激烈碰撞,使得人與人之間也充滿了復雜的矛盾,在這個社會里,男性按照理想和實際需要去塑造自己的愛人,女性的形象由男性決定,她們被打上了標簽,不知反抗或無力反抗,最終屈服于社會。嬌蕊和煙鸝的悲劇,只是特定時代、特定階層女性群體的生活縮影,在問題的背后隱藏著更為深層的民族的、歷史的、文化的原因。
四、結(jié)語
《紅玫瑰與白玫瑰》深刻揭示了當時中國女性的生存困境,一個女人不論是圣潔的發(fā)妻還是嬌艷的情婦,不論是麻木順從還是個性張揚,她們都很難有自覺的女性意識,她們的女性意識就像漆黑城市里的一盞燈,微弱而且渺小,終將被淹沒在黑暗里。男權(quán)社會對女性的價值判斷與約束像一張網(wǎng)纏住了她們,無論如何掙扎,也是徒勞。要成就美滿的兩性關(guān)系,還是得靠社會中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努力和解放。
參考文獻:
[1]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
[2]邱運華.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崔應會.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女性悲劇解讀[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29(4):88-90.
[4]劉潔.變色的玫瑰:試析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女性的生存困境[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5(4):58-63+110.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