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花
中圖分類號:G623.23
學生個性化的習作,是表達真理的基礎,是彰顯靈性的源泉,是引導個性化生活的前提,是鼓勵個性化情感表達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究竟怎樣做才能指導學生寫出富有個性化的作文,讓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的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加強閱讀指導,做好知識積累,為習作打好基礎
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要有目的地指導學生在讀文章時抄寫好詞佳句,對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可以隨時記下心得體會或想法,也可以進行仿寫,盡量寫出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這樣時間長了作文水平也就提升了。同時還可以通過在班級語文教學中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讀書方法、讀書心得等形式的經(jīng)驗交流,既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可以結(jié)合書香班級的創(chuàng)建與最美讀者的評選活動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鼓勵與評價,以此激發(fā)他們的讀書興趣,提高她們的寫作能力。
二、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
1.因地制宜,打開學生習作的思路。
由于年齡的關系,小學生總是喜歡說一些新的或有趣的東西,老師就要利用這些特點,有意識地組織他們在一起交談。如:有一次,我們班得了“文明班集體”的獎狀,當我走進教室時,看見同學們各個笑容滿面,心情十分高興。三個五個圍在一起唧唧呱呱地說話。見此情況,我順勢組織學生們聊一聊,說一說自己此時的心情和感受。他們無拘無束,各抒己見,你一言,我一語。見此情景,我趁機引導,你們今天為什么這么高興?能說給老師聽嗎?今后我們應該怎么做?同學們有的說,作為班集體的一員,今后一定要處處維護集體榮譽,看見地上有紙,會馬上揀起來;有的說今后會在聽路隊長的話,站好路隊等。我沒有干擾他們的回答,而是根據(jù)他們的語句進行了總結(jié),并板書出重點,為當天要進行的習作《我為集體添光彩》理清了思路,提供了寫作素材。
2. 適度“遷移”,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
為了適時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我充分利用一切有用的時間進行知識的“遷移”,并試圖將學生的興趣轉(zhuǎn)移到觀察和寫作上來。例如:每個新學期開學,學生們都會購買各種各樣的學習用品,從功能和外觀上都有各自的特色,甚至有些同學會利用外出旅游的機會有意識的買一些高端而又新奇的文具。我利用這一情況順勢引導同學們觀察自己的文具,說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這樣無形之中一篇習作一篇《我喜愛的文具》便完成了,而且效果比較好。
三、恰當運用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習作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1.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我們總是要求孩子們在習作題目上進行創(chuàng)新,力求新穎。實際上只要在教學中稍加注意是不難做到的。如:孩子們充分學習了《曹沖稱象》這篇課文后,我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見解,說一說,假如你是曹沖,你會用什么辦法稱象?許多學生在思考后,說出了不同的辦法,其中有名學生,說在那艘大船上,不用裝沙子,也不用費力氣再裝別的物品,直接讓人上到船上,稱人的重量就行了。這是多么富有個性的見解,這就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表達。我順勢引導以《我是小曹沖》為題進行細作,學生在口述的基礎上進行自作,水到渠成。
2.進行自主作文。進行自主作文是學生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過程。獨立作文,學生自主選擇題目和材料,選擇自己想要寫、善于寫、能寫好的內(nèi)容,以及發(fā)揮各自的長處,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這樣寫的作文不僅具有自己的特點,而且使學生習作的個性得到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四、重視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進行創(chuàng)新性思維訓練的方法有很多種,如:《太空歷險記》、《我穿越了》等作文,充滿童年樂趣,但也散發(fā)出理性思維的光芒,運用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作文教學應優(yōu)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滲透到活動中,如欣賞音樂徐聞,演奏一段音樂,讓學生一邊欣賞音樂的情感和意境,一邊欣賞音樂,在畫面中進行形象思考,最后發(fā)展富有想象力的聯(lián)想和引導學生。
五、多種方式評價習作。
1.評價形式多樣化。
在對學生習作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從他們的認知水平的理解角度出發(fā),和孩子們共同修改文章,過程中對習作的方法和技巧稍作點撥,讓孩子們以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和不一樣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同時我們還可以對家長的評價進行指導,建議家長多鼓勵孩子的習作興趣喝習作態(tài)度,多和自己比。同學間互評作文時,要抱著學習的態(tài)度,欣賞別的同學寫的好的地方,如優(yōu)美的詞句、精彩的段落等方面,適當?shù)靥狳c建議。
2.評價語言多樣化。
對學生的習作,我們要鼓勵和賞識,換一種易于接受的說法,旁敲側(cè)擊,不經(jīng)意間指出學生習作中的問題,讓學生樂于接受,積極改進。
3.評價標準多樣化。
學生的年齡不同,接受新事物的水平也不同,進行習作的要求也就不盡相同。即便是同一年級的學生由于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和所接觸的人和物不一樣,都會存在不同的差距。所以對他們的習作進行評價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標準分層評價,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許多學生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克服作文的恐懼,調(diào)動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