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琴
(黃石市第二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湖北 黃石 435002)
抑郁障礙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悲觀厭世、心情低落、認知功能減退、思維遲緩、焦慮恐懼與意識活動減退等方面[1]。在臨床治療中采取行之有效護理措施,對于降低焦慮、憂郁等不良情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關報告指出,將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住院抑郁障礙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可獲得較好的干預效果[2]。對研究組和對照組64 例住院抑郁障礙患者的護理效果展開討論與分析,現(xiàn)將此次研究結(jié)果介紹如下。
抽取本院于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此1 年間收治的住院抑郁障礙患者64 例,對全部患者均使用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中女性14 例,男性18 例,年齡范圍20 ~46 歲,平均(33.52±3.57)歲,對照組患者中女性13 例,男性19 例,年齡范圍21 ~48 歲,平均(33.46±3.78)歲,對兩組病史、病況等基礎資料通過應用統(tǒng)計學對比分析后顯示,差異不顯著(P>0.05),可進行對比。
對照組(32 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式),研究組(32 例,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上認知行為干預),重要護理內(nèi)容如下:
(1)組建認知行為干預小組:認知行為干預小組組長由科室護士長擔任,組員由科室護理人員組成,小組成員均具備專業(yè)的心理知識,且有豐富的臨床護理經(jīng)驗。護理小組需依據(jù)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案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與認知行為干預方案。
(2)心理護理:心理護理在臨床中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部分住院抑郁障礙病患缺乏相關的疾病知識且較長時間都處于疾病狀態(tài),在住院期間極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心理,導致患者不能主動配合護理。醫(yī)護人員需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主動和病患交流,并結(jié)合患者的不同心理障礙進行針對性疏導,減輕其心理障礙,以消除住院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
(3)人性化護理:為患者提供舒適、和諧的治療恢復環(huán)境,同時可適當轉(zhuǎn)移患者的注意力,為患者提供輕柔舒緩音樂、幽默搞笑視頻等調(diào)節(jié)情緒,使其主動回憶起快樂的事物,淡化與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使患者可以排憂解難、順氣寬心、心神安寧及情操陶冶等。用愉悅輕松的態(tài)度接受治療與護理。同時可在病房擺放植物,提升病房的生機與輕松感。
(4)正確認識疾病:定期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為患者介紹關于抑郁障礙的相關知識,使患者了解抑郁障礙的發(fā)病機制與治療的必要性。在講解中為患者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鼓勵患者及時調(diào)整自身情緒,使用啟發(fā)與心理想象等方法來自我疏導負面情緒,引導患者改正錯誤的認知。在講座中鼓勵患者積極提問與發(fā)言等,加深其對抑郁障礙等疾病的認識,促使患者病情獲得好轉(zhuǎn)。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DS 評分、SAS 評分進行檢測,2 個自評量表均包含20 個項目,得分越高代表其心理健康狀況越差。
兩組住院抑郁障礙患者護理前SDS、SAS 評分差異小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SAS 評分與SDS 評分更低(P <0.05),詳情如表所示。
表 研究組與對照組住院抑郁障礙患者的SDS 評分與SAS 評分比較(±s,分)
表 研究組與對照組住院抑郁障礙患者的SDS 評分與SAS 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shù) SDS 評分 SA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 32 59.52±5.69 32.53±3.67 48.65±4.37 34.43±3.25對照組 32 59.49±5.64 39.69±4.29 48.54±4.35 40.56±4.37 t - 0.021 7.174 0.101 6.367 P - 0.983 0.001 0.920 0.001
抑郁障礙在我國臨床中,屬于較為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之一。抑郁障礙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自殺企圖與行為[3]。由于大多數(shù)住院抑郁障礙病患缺乏相關的疾病知識,加上療程較長,患者治療心情迫切等,患者容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因而醫(yī)學界倡導在治療過程中,給予相應護理干預,確保患者治療配合度與依從性,進而提升療效。
心理因素是影響患者疾病轉(zhuǎn)歸的重要因素之一。認知行為干預作為個性化的住院抑郁障礙患者護理措施,其主要通過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與認知行為干預方案,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治療恢復環(huán)境,鼓勵患者使用心理想象等方法來自我疏導負面情緒等方面措施幫助患者更快的恢復健康。認知行為干預作為現(xiàn)階段一種新型護理理念,其具有見效快、操作簡單、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等優(yōu)點。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藥與護理依從性,促進患者抑郁障礙的康復,并且預防復發(fā)[4]。
研究結(jié)果表示,認知行為干預在此次研究中比僅行常規(guī)護理方式的作用更佳,對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其認知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將其普及于抑郁癥護理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