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旭
(武漢景弘生態(tài)環(huán)境股份有限公司,武漢 430000)
染料廢水排放會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危害到人類的健康,目前的處理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物理法對染料的去除不夠徹底,不能被大范圍的使用;化學法不能夠很好的去除水中的COD和BOD,對廢水中微生物影響較大;膜分離法技術(shù)不夠成熟,并且消耗成本大[1]。芬頓技術(shù)作為一種高級氧化技術(shù),也存在一些缺陷,如Fe2+利用率低,反應(yīng)過程中會產(chǎn)生硫的污染物[2-3]。本文研究類芬頓Fe/EDTA處理印染廢水,尋找最適宜濃度配比的Fe和EDTA配合物。這將會成為一種新的有效解決印染廢水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前瞻性。
甲基橙C14H14N3NaO3S AR;乙二胺四乙酸二鈉 AR;氫氧化鈉NaOH AR;鹽酸HCl AR;還原鐵粉(內(nèi)含90%~96%金屬鐵,其余主要為氧化亞鐵);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
用分析天平分別取0.01 g、0.02 g、0.03 g、0.04 g、0.05 g的甲基橙,然后配制成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10 mg/L、20 mg/L、30 mg/L、40 mg/L、50 mg/L的甲基橙溶液,用可見分光光度計來測量酸性甲基橙在最大吸收波長464 nm處的吸光度,即得到甲基橙標準曲線。以脫色率作為降解效果的評判標準。
脫色率(%)=[(A-A1)/A]×100%[4]
用分析天平稱取0.01 g的甲基橙,準備1 000 mL的量筒,加入超純水至刻度線搖晃均勻,然后倒入少量量筒中的水至小燒杯中,攪拌溶解甲基橙廢水,倒入1 000 mL的燒杯中,最后將量筒中剩下的水倒入燒杯中,即可得到10 mg/L的甲基橙儲備液(不同濃度的甲基橙模擬廢水水樣也可根據(jù)相同方法制取)。
分別準備三個標號為1、2、3的錐形瓶,在錐形瓶1中加入稱量好的鐵粉0.1024 g,在錐形瓶2中放入稱量好的EDTA 0.1648 g,在錐形瓶3中放入鐵粉0.1024 g和EDTA 0.1648 g,將三個錐形瓶同時放入振蕩器中,調(diào)節(jié)振蕩器溫度為50℃,轉(zhuǎn)速為90 r/min,每隔10 min反應(yīng)一次,靜置30 min后分別取三個錐形瓶的上層清液測量其吸光度。通過計算算出三個體系的脫色率,進行對比研究。
取標號1、2、3、4、5的5個250 mL錐形瓶,加入一定量的甲基橙、Fe粉和EDTA,調(diào)節(jié)振蕩器溫度分別為20℃、30℃、40℃、50℃、60℃,轉(zhuǎn)速為90 r/min震蕩,使其降解一段時間,靜置片刻,量取少許溶液加入上述比色管中,并且加入蒸餾水直到刻度線,混合均勻后放置一段時間等待它顯色,之后取少量于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計在464 nm波長下測量其分光度,通過計算得出每組數(shù)據(jù)的脫色率,然后用控制變量的方法,分別討論EDTA溶液濃度、鐵粉的投加量、pH值、溫度4個因素對甲基橙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最后確定出最佳參數(shù)并初步分析它的降解機理。
實驗考察了零價鐵/過硫酸鈉體系、零價鐵/超聲波體系和零價鐵/EDTA體系對甲基橙的降解效果,結(jié)果如圖1。
由圖1可知鐵和超聲波體系作用時,降解效果比較差;零價鐵/過硫酸鈉體系作用時,降解效果較好,脫色率在70%以上;零價鐵/EDTA體系中降解效果可達到95%以上。與零價鐵/過硫酸鈉體系、零價鐵/超聲波體系相比,零價鐵/EDTA體系顯現(xiàn)出更強的氧化性、處理效率高,不需要昂貴和有毒試劑,原料廉價易得,設(shè)備簡單,有實際應(yīng)用價值,是一個較為理想的綠色化學過程。
圖1 零價鐵不同反應(yīng)體系降解甲基橙效果
本實驗主要是用Fe0/EDTA體系對甲基橙模擬印染廢水進行降解,通過分別配置不同濃度的甲基橙溶液進行吸光度的測定。實驗測得的5組吸光度如表1,將5組吸光度繪制成標準曲線如圖2所示。
表1 甲基橙吸光度表
圖2 甲基橙標準曲線
實驗探究了Fe0、EDTA、Fe0/EDTA體系作用對甲基橙的降解效果,結(jié)果如圖3。
圖3 Fe/EDTA體系脫色率機理探究
圖3可知,模擬廢液中的甲基橙在Fe0/EDTA體系中的降解量遠遠大于在單獨Fe0體系和單獨EDTA體系中的降解量,在反應(yīng)1小時后其降解率達到了97.4%,在零價鐵體系中甲基橙的降解率只有63.4%,而在EDTA體系其降解率卻只有37.8%,通過比較3種體系中甲基橙模擬廢液的降解效果,可以得出結(jié)論為EDTA 對圖3曲線進行反應(yīng)動力學方程擬合,利用一級反應(yīng)動力學方程: ln(Ct/C0)= -k1t[5],得到表2。 表2 Fe0、EDTA、Fe0/EDTA體系中甲基橙降解的一級速率常數(shù) 由表2可知,F(xiàn)e0/EDTA降解速率常數(shù)為1.2539,較EDTA、Fe0體系都高,說明Fe0/EDTA整個反應(yīng)較其他體系更迅速,反應(yīng)較快。 Fe0/EDTA體系中有能產(chǎn)生粒子效應(yīng)和提供表面凹凸不平的鐵粉,強化了EDTA的反應(yīng)效應(yīng),這樣可以增加該體系羥基自由基(·OH)的產(chǎn)生量,由此提高了甲基橙的氧化速率;而且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在零價鐵氧化過程中,F(xiàn)e0氧化成Fe2+,F(xiàn)e2+活化溶解氧產(chǎn)生氧的自由基,在酸性條件下產(chǎn)生H2O2,H2O2和Fe2+反應(yīng)產(chǎn)生強氧化性產(chǎn)物從而使染料降解,這樣就能增大了甲基橙模擬廢液的降解率[5]。其具體反應(yīng)機理如下:反應(yīng)過程中第一步主要是把零價鐵氧化成Fe2+,如式1-1;Fe2+活化溶解氧產(chǎn)生氧的自由基,如式1-3;在酸性條件下產(chǎn)生H2O2,如式1-4;H2O2和Fe2+反應(yīng)產(chǎn)生強氧化性產(chǎn)物從而使染料降解[5-6]。 Fe0→Fe2++2e- (1-1) Fe2++EDTA→Fe2+ (1-2) (1-3) (1-4) Fe2++H2O2→Fe3++OH·+OH- (1-5) 取100 mL的甲基橙模擬廢水,反應(yīng)溫度為50℃,pH為7.1,鐵粉投加量0.1 g,分別稱取EDTA 0.0087 g、0.0293 g、0.0585 g、0.0877 g、0.1169 g。反應(yīng)50 min后,然后靜置30 min,取錐形瓶中上層清液測量吸光度,通過計算得出脫色率(圖4)。 圖4 EDTA濃度對甲基橙脫色率的影響 如圖4所示,甲基橙廢水的脫色率隨著EDTA濃度的增加而變高,因為EDTA是一種絡(luò)合劑,能與Fe2+形成絡(luò)合離子從而增強降解效果。當EDTA濃度超過4 mmol/L時,脫色率逐漸趨于平衡狀態(tài),由此可見EDTA在投加量0.0877 g,即濃度為3 mmol/L時,降解效果最好,選擇濃度為3 mmol/L為最適EDTA的濃度。 取100 mL的甲基橙模擬廢水,反應(yīng)溫度為50℃,控制溶液pH為7.1,EDTA投加量為0.087 g,鐵粉為別取0.03 g、0.06 g、0.1 g、0.13 g、0.16 g。反應(yīng)50 min,然后靜置30min分別測量吸光度,通過計算得出脫色率(圖5)。 圖5 Fe粉投加量對甲基橙脫色率的影響 如圖5所示,在0.03 g到0.1 g這個區(qū)間內(nèi)甲基橙的脫色率隨著鐵粉的增加而變高,而在0.1 g到0.16 g這個區(qū)間內(nèi)逐漸下降,不難發(fā)現(xiàn)在0.1 g這個點曲線達到了最高點。在鐵粉過多的條件下,反應(yīng)中會產(chǎn)生團聚現(xiàn)象導(dǎo)致反應(yīng)接觸不充分,從而抑制了反應(yīng)的脫色效果。由此可見在鐵粉投加量為0.1 g時,降解效果最好,即最適鐵粉投加量為0.1 g。 取100 mL的甲基橙模擬廢水,反應(yīng)溫度為50℃,鐵粉投加量0.1g, EDTA投加量為0.0877 g,分別調(diào)整甲基橙廢水pH為4.6、5.8、6.3、7.1、8.0。首先測出溶液反應(yīng)前的吸光度,然后放入振蕩器中震蕩,震蕩50 min后拿出五組錐形瓶,然后靜置30min取上層清液進行吸光度的測定,然后根據(jù)公式計算出脫色率(圖6)。 圖6 pH對甲基橙脫色率的影響 如圖6所示,在pH為4.6~7.1這個區(qū)間時甲基橙脫色率隨著pH的增高而升高,pH過高會抑制羥基自由基的產(chǎn)生,并且Fe2+將生成Fe(OH)2沉淀,使反應(yīng)不能產(chǎn)生足夠的羥基自由基,從而導(dǎo)致脫色率下降。當pH等于7.1時脫色率最高,由此可見pH為7.1時,降解效果最好,選擇pH7.1為降解甲基橙廢水的最適pH。 取100 mL的甲基橙模擬廢水,溶液pH為7.1時,鐵粉投加量為0.1g, EDTA投加量為0.0877 g,分別調(diào)節(jié)振蕩器溫度為20℃、30℃、40℃、50℃、60℃,依次反應(yīng)50 min,然后靜置30 min,取上層清液后測量其吸光度,計算得出脫色率。 圖7 溫度對甲基橙脫色率的影響 如圖7所示,在20℃~50℃這個區(qū)間,脫色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高,在50℃時達到最高,同時溫度過高的話會抑制羥基自由基的形成,從而抑制脫色反應(yīng),導(dǎo)致脫色率降低。由此可見在反應(yīng)溫度為50℃時,反應(yīng)效果最好,選擇溫度為50℃作為甲基橙降解實驗的最佳溫度。 本實驗主要探究Fe0/EDTA體系作用機理、反應(yīng)條件、處理效率,通過實驗得到以下結(jié)論: (1)利用Fe0/EDTA體系能夠有效降解甲基橙模擬印染廢水,F(xiàn)e0/EDTA體系中的降解量遠遠大于在單獨Fe0體系和單獨EDTA體系中的降解量。 (2)Fe粉的用量,EDTA的投加量,反應(yīng)溫度,溶液pH都是影響甲基橙模擬印染廢水脫色效果的重要因素。實驗表明,在甲基橙濃度為10 mg/L的條件下,降解的適宜條件分別是pH為7.1,溫度為50℃,EDTA濃度為3 mmol/L,鐵粉用量為0.1 g。 (3)與零價鐵/過硫酸鈉體系、零價鐵/超聲波體系相比,零價鐵/EDTA體系顯現(xiàn)出更強的氧化性、處理效率高,甲基橙脫色率可達到95%以上。 (4)本實驗中EDTA既是反應(yīng)物又是催化劑,有效避免了EDTA反應(yīng)物帶來的二次污染,擴展了EDTA在印染廢水處理中的實用性。3.4 EDTA試劑濃度的影響
3.5 鐵粉投加量的影響
3.6 pH的影響
3.7 反應(yīng)溫度的影響
4 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