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盈
【摘 要】 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通常情況下,小學生對閱讀的熱情都比較高,這是因為其容易被閱讀文章中的故事吸引,甚至還會認為語文閱讀就是在講故事和聽故事。這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有一定的優(yōu)勢,因此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小學生這種特征,從而讓課內(nèi)外閱讀能夠有效銜接,學生也會潛移默化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如此教師教學更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有效連接進行講解。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語文閱讀;有效銜接
古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遍喿x對于學生的進步有非常大的幫助。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已經(jīng)擺脫了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逐漸重視課外閱讀,而閱讀本身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內(nèi)容。為了讓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時開闊其視野,教師就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得閱讀成為語文課內(nèi)和課外知識有機結合的橋梁,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在情景隱喻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閱讀意識
所謂情景隱喻,其具體指的是學生在某種情景暗示的基礎上,對相應事物進行想象、體驗、感知、理解、談論等,從而重新建成一種心理、語言和文化行為。其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閱讀意識,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涉及到許多與閱讀相關的課文,比如《我的“長生果”》《古人談讀書》《憶讀書》等,教師在閱讀教學期間,可以將這些課文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從中了解到讀書的重要性,同時明白要從小進行大量的閱讀,才能開闊自身的視野,充實并豐富自身的內(nèi)涵,進而產(chǎn)生對讀書人的崇敬之情。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充分應用語文教材中與讀書相關的名言, 比如“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等,并對這些名言進行賞析和評說,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容易領悟到其中的意義以及其所蘊藏的魅力,從而與學生自身的閱讀意識碰撞出火花,充分調(diào)動其積極性,同時激起其心底的閱讀愿望。
二、促使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以推動其閱讀行為
小學生一旦具備了閱讀意識和需求,其閱讀動機也就隨之產(chǎn)生。在學生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其端正自身的閱讀態(tài)度,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驅(qū)動力,從而促使其良好地完成閱讀目標。此外,教師要在引用語文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對教學計劃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促使故事情節(jié)的魅力得以充分發(fā)揮,以此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轉變其閱讀態(tài)度。比如在學習《魯賓遜漂流記》一文之前,教師可針對文章設置相關問題,類似于“文章的主人公魯賓遜是如何漂流到荒島上的?其獨自一人在荒島上過著怎樣的生活?用了哪些生活的方法?最后是如何離開荒島的?”等,然后提醒學生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藏在課文中,看哪些同學能夠準確地找出來,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得其更加集中注意力去閱讀課文,找尋答案。再如教師講授《卡羅納》的相關內(nèi)容之后,讓學生能夠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和無私的愛,然后再給學生推薦相應的課外書籍,如《愛的教育》之類的世界名著,以此來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更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從而更加端正自身的態(tài)度,努力成為一個充滿活力且勇敢正直的人。如此一來,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也做到了有機結合,進而使得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得以充分發(fā)揮。
三、在課內(nèi)閱讀中融入相關課外閱讀,拓寬學生閱讀視野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走出身在閱讀情境中卻不能理解其真正含義的閱讀困境??梢詫⒄n內(nèi)外相關的文章充分結合,這樣在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展開課外閱讀,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使得學生閱讀視野得以拓寬,同時深入理解文章的含義。其具體步驟為:首先教師可以將教材中每組文章的題材或者主題作為依據(jù),比如部編版教材第八單元的文章都是以讀書為主題,那么在學過之后教師就可組織學生對《列寧讀書的故事》之類的文章進行閱讀。其二,將語文課文中一些寫作背景離學生現(xiàn)實生活比較久遠的文章作為擴展閱讀的內(nèi)容,以此來協(xié)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知識,比如學習課文《小英雄雨來》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推薦《小兵張嘎》。其三,將節(jié)選課文的原著作為閱讀擴展點,比如《猴王出世》《紅樓春趣》《草船借箭》等,當教師為學生講完這些課文后,就讓學生閱讀《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名著。在課內(nèi)外閱讀互相融合的基礎上,學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同時還能鞏固課堂知識,進而豐富自身的內(nèi)涵,提高語文綜合水平。
總而言之,閱讀是語文的生命之源,其對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并且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在強化課內(nèi)閱讀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足夠的課外閱讀,將課內(nèi)外閱讀有效銜接后,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為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和質(zhì)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艷紅.書海無涯“讀”作舟 ——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有效銜接初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5).
[2]朱水香.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有效銜接策略談[J].黑河教育,2018(12):53-54.
[3]楊晶.學海無涯“讀”做舟——淺談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的有效銜接與整合[J].當代教研論叢,2017(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