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
在我讀初中時,就喜歡上了《婦女》雜志。
我嫂子在小學當老師,她當時是個文藝青年,家中有很多雜志,她看過之后,我借來看,嘴上說是借作文選之類,其實我總是偷偷地把《婦女》雜志夾在里面。每次去借嫂子都說讓我自己拿。我也好借好還,為的是下次再借。當時看的雜志,有不少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沒有電視、電腦、手機的年代,閱讀成了我最大的愛好。
《婦女》雜志使得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當時流行的服飾、歌曲、電影,都是從《婦女》雜志上了解的。除了看雜志的封面美圖和插圖外,我最喜歡讀《婦女》雜志上的哲理故事和散文,尤其是卷首語,很勵志。我多年來每年都訂閱雜志,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
在我初三那年,一次自習課上,我偷偷地看《婦女》雜志。那個學期,學校和村里剛剛通上電,在電燈泡下讀書,比在煤油燈下舒服多了。我正看得入神,班主任突然出現(xiàn)在我身后。他抓起雜志,拿著雜志,走到講臺上,抖著雜志,對全班同學說:“上課看課外書,還是女性雜志,這簡直是胡鬧!”
我哥也在這所學校教學。班主任后來把雜志交給哥哥,還數(shù)落了一通。哥哥賠上笑臉,反復道歉。事后哥哥并沒有批評我,看來,我哥剛師范畢業(yè)沒幾年,思想觀念跟老教師明顯不同。只是,我在同學們中間落下了話柄,沒事就問我“又看《婦女》雜志了嗎”,故意尋我開心。去年冬天,初中同學組織聚會,還有個同學問我,“還看《婦女》雜志嗎?”我大聲回答:“必須的,年年訂閱!”然后哈哈大笑。
我如今也年過五十了,也是一名教師。回想起我與《婦女》雜志的故事,也提醒我應該如何對待新生事物,面對新潮流,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從理解的角度去關注孩子們的喜聞樂見。
《婦女》雜志也創(chuàng)刊40周年了,祝愿《婦女》雜志緊隨時代潮流,越辦越好!《婦女》雜志不僅是婦女的雜志,也是我們男性的知音。家庭和社會都離不開婦女,也離不開《婦女》雜志。
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