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強
考慮評價者動態(tài)影響力的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評價方法及應用
毛 強
(河南工學院 管理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針對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評價結果不一致問題,提出了一種考慮評價者影響力的競爭力評價方法。構建了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的評價指標;以現有協商評價理論為基礎,提出評價者影響力和指標權重的計算方法,建立了考慮評價者影響力的評價模型;對我國裝備制造業(yè)的競爭力進行評價,結合評價結果比較分析了各省市的裝備制造業(yè)發(fā)展狀況。公眾可以根據評價群體的影響力判斷評價結果的可靠性。
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評價;評價者;動態(tài)影響力;協商評價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裝備制造業(yè)大國,但存在高端產品缺乏競爭優(yōu)勢、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等問題,如何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裝備制造業(yè)”一詞源于我國,其涵蓋門類范圍與國外產業(yè)分類標準的“資本貨物制造業(yè)”接近[1],因此本文以“資本貨物制造業(yè)”“競爭力評價”等關鍵詞搜集了國外相關文獻,并對其進行相應評述。Sirikrai等認為某個產業(yè)內企業(yè)的綜合表現,能夠反映這個產業(yè)的整體競爭力,并通過 AHP 模型從戰(zhàn)略管理和運營管理兩大維度,對產業(yè)競爭力進行了分析[2]。Chraki基于價格形成理論及絕對優(yōu)勢模型,對西班牙和德國的資本貨物制造業(yè)發(fā)展情況(1993—2008)進行了比較分析,提出了影響資本貨物制造業(yè)的主要因素[3]。Ahumada等構建了制造業(yè)國際競爭力指數計算模型,通過回歸分析發(fā)現墨西哥制造業(yè)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除了受比索兌美元匯率、勞動生產率、工資影響外,還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及信貸成本相關[4]。徐靜霞構建了裝備制造業(yè)核心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我國裝備制造業(yè)核心競爭力進行了評價[5]。張玉行等提出了動態(tài)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和灰色關聯度方法相結合的評價模型,對“十二五”期間我國各經濟區(qū)域的七大類型裝備制造業(yè)的競爭力進行了綜合評價,研究成果表明我國科技含量高、技術依賴型的裝備制造業(yè)的競爭力依然不強[6]。肖丹桂從市場占有率、總資產貢獻率、主營業(yè)務收入發(fā)展率及專業(yè)化率四個維度構建了綜合競爭力指數,并對中部各省制造業(yè)的競爭力進行了測算,研究成果表明科技與創(chuàng)新能保持區(qū)域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優(yōu)勢[7]。張曉明指出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是裝備制造業(yè)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評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論與層次分析模型相結合的主客觀指標權重計算方法,并以上市企業(yè)為研究對象驗證了方法的有效性[8]。以上研究成果豐富了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評價理論與方法,拓展了評價需求者的選擇空間。
與此同時,由于該領域研究人員有不盡相同的學識背景與實踐經歷,針對具體綜合評價問題,他們往往選擇不同的評價方法,這就存在多方法評價結論不一致現象。對于大多數評價需求者而言,他們往往難以直接辨別評價結論的公信力,這導致決策存在著一定風險。為此,本文提出考慮評價者動態(tài)影響力的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的評價方法,并對各省市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水平進行評價,評價群體的影響力可以作為評價結論可靠性的依據。
參照馬帥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9],根據裝備制造業(yè)的特點,基于系統性、可比性、可測性、總量指標與相對指標相結合原則,本文具體構建了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的評價指標,如表1所示。其中國際市場相對占有率為區(qū)域產業(yè)出口交貨值/全國產業(yè)出口交貨值*100%,用于反映產業(yè)國際市場擴張的能力;資產利潤率為區(qū)域產業(yè)利潤總額/區(qū)域產業(yè)資產平均余額*100%,用于反映產業(yè)資產盈利的能力;市場占有率為區(qū)域產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全國產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100%,用于反映產業(yè)市場擴張的能力;流動資產周轉率為區(qū)域產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區(qū)域產業(yè)流動資產平均余額*100%,用于反映產業(yè)盈利能力;資本保值增值率為區(qū)域產業(yè)期末所有者權益余額/區(qū)域產業(yè)期初所有者權益余額*100%,用于反映產業(yè)資本保值能力。
表1 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
在日常工作中,針對復雜或意義重大的評價問題,時常需要集中若干位評價者的意見以提高評價結論的質量。鑒于評價者有不盡相同的理論基礎、能力及實踐經歷,評價成員間對于指標權重系數往往帶有不同程度的意見沖突,他們通過協商取得共識,具有這種特征的群體評價問題稱為協商評價問題(bargaining evaluation problem, BEP)[10]150。在協商評價問題中,評價對象o關于評價指標x的取值x(=1,2,…,;=1,2,…,)是客觀存在的,故評價者(=1,2,…,)對評價指標x賦權的合理與否將直接關系到評價結果的可靠性。記D為評價者對于評價指標x給出的權重系數取值范圍,其中D=[λ(k)L,λ(k)U],λ(k)U與λ(k)L分別為D取值的上限和下限,有0≤λ(k)L≤λ(k)U≤1。
一般來說,一個綜合評價問題包含評價者、評價對象、評價指標、指標權重、集結模型5個要素[10]6。在評價對象、評價指標及集結模型都已確定的情況下,評價者的影響力具體表現在對指標權重的影響。參照文獻[11],給出評價者影響力的定義及計算方法。
定義1 記η為評價者參與某類評價后在該領域專家群體中的影響力,η=η(0)+Δ,式中η(0)為參與評價前評價者在該領域專家群體中的影響力初值,評價需求者可以根據評價問題的重要性選擇與之匹配的評價群體。Δ為參與評價后評價者在該領域專家群體中的影響力增量,反映評價群體對評價者評價意見的認可程度。
下面分三種情況討論評價者影響力初值η(0)的計算方法。
(1)沒有參與此次評價的評價者信息記錄。借鑒文獻中集值迭代法的思想[10]33,提出一種評價者影響力初值η(0)的計算方法。設評價群體集為={1,2,…,},請沒有評價信息記錄的群體成員依次按以下步驟選取評價者(以評價者為例說明)。
步驟1:在中選出其認為最有影響力的一位評價成員,得到子集1,k={1,k,1}?。
步驟2:在中選出其認為最有影響力的兩位評價成員,得到子集2,k={2,k,1,2,k,2}?。
步驟3:在中選出其認為最有影響力的三位評價成員,得到子集3,k={3,k,1,3,k,2,3,k,3}?。
步驟:在中選出其認為最有影響力的位評價成員,不難發(fā)現=,得到全集。
計算函數
其中
參照文獻處理示性函數的方式[10]34,即得評價者影響力初值為
(2)有全部參與此次評價的評價者信息記錄。此時作如下定義:
定義2 對于評價者的影響力初值η(0),有η(0)=+(η(1)?)exp(?Δ),其中為評價信息系統中評價者影響力的閾值,η(1)為評價者最近一次參與相關評價后的影響力,Δ為評價者參與兩次相關水平或重要性程度評價所間隔的時間,間隔時間的單位可以取日、月、年等。為不失一般性,本文令Δ的單位為月。
(3)有一部分參與此次評價的評價者信息記錄。設參與此次評價的評價者中,有位信息記錄未知,位信息記錄已知,滿足0?,?s且+=。按情況(1)的方法計算可得,位信息記錄未知的評價者的影響力初值集合為1={1,u(0)|1≤≤s-1};按情況(2)的方法計算可得,位信息記錄已知的評價者的影響力初值集合為2={2,v(0)|1≤≤s-1}。由式2不難發(fā)現,0?1,u(0)≤1。為鼓勵專家積極解決實際評價問題,取1,u(0)*=min{2,v(0)|1≤≤s-1}1,u(0),此時可得每個評價成員的影響力初值。
定義3 對于評價者的影響力增量Δ,有Δ=ΣΔ(=1,2,…,;=1,2,…,),式中Δ為評價者在評價指標x上的影響力增量,反映評價群體對評價者關于評價指標x賦權的認可程度。
定義4 對于評價者在評價指標x上的影響力增量Δ,有Δ=職稱(1?(D)) (?|λ?(D) |),∈[0,1],其中職稱為放縮系數,為懲罰閾值,它們用于控制評價者在各評價指標上的影響力增量,職稱的取值可參考某一比例分級標度下評價者的專業(yè)技術職稱。(D)與(D)分別為評價者賦權取值區(qū)間的區(qū)間寬度與區(qū)間中點,其中(D)=λ(k)U?(k)L,(D)=(λ(k)U+λ(k)L)/2。
當計算得出評價者的影響力初值η(0)后,借鑒文獻的思想[10]155,分三種情況討論關于評價指標x的協商權重λ的計算方法。
(1)對于任意評價者,λL=λU=λ恒成立,即所有評價成員均給出了精確的賦權意見,此時關于評價指標x的協商權重為λ=Σ(0)λ。
(2)對于任意評價者,λL≠λU恒成立,即所有評價者均給出了指標權重的取值范圍,此時關于評價指標x的協商權重為
(3)若有位評價者給出了精確的賦權意見,位評價者給出了指標權重的取值范圍,滿足0?,?s且+。此時按式(3)可得賦權為區(qū)間型的評價者確定的協商權重λ",此時所有評價者關于評價指標x的協商權重為
將λ歸一化后,即得評價者關于評價指標x的協商權重λ。
現邀請10位專家1,2,…,10對中國各省市(裝備制造業(yè)銷售產值5000億元以上的省市,未統計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和臺灣省的數據)的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進行評價,具體的評價者信息及各省市評價指標數據分別如表2(為不失一般性,表2中的數據為隨機數據,實際評價時可以根據前文2.2中的方法獲取數據)、表3所示。各評價者對屬性權重的看法不一(見表4),為此,他們決定進行協商,以確定各省市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的排序。
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1)數據預處理。評價指標都是極大型指標,無需將指標數據作類型一致化處理,但指標之間由于量綱及數值量級的不同而存在不可公度性,需要對評價指標無量綱化處理。本文采用極值處理法[10]17處理數據,限于篇幅,處理后的數據省略。
(2)設置參數。為不失一般性,設置該系統中的影響力閾值=0,懲罰閾值=0.2。評價者的專業(yè)技術職稱一般可分為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助理級、員級5個級別[11]195,參照文獻給出的序關系標度[10]46,本文取定放縮系數職稱之比均為1.4,員級=1,可知助理級=1.4,中級=1.96,副高級=2.74,正高級=3.84。
(3)應用前文2.2中的方法計算,計算各評價者的影響力初值η(0)。求得1(0)=5.68,2(0)=5.07,3(0)=1.74,4(0)=3.28,5(0)=6.47,6(0)=5.30,7(0)=7.58,8(0)=5.15,9(0)=5.18,10(0)=5.01。
表2 裝備制造業(yè)評價領域的專家信息
表3 各省市裝備制造業(yè)相關指標數據
數據來源:《中國工業(yè)統計年鑒(2017)》,《中國工業(yè)統計年鑒(2016)》
表4 評價者給出的指標權重信息
(4)應用前文2.3中的方法計算,計算各指標協商權重λ。求得1=0.19,2=0.12,3=0.12,4=0.12,5=0.12,6=0.11,7=0.12,8=0.11。
(5)更新評價者影響力,計算綜合評價值。利用定義4和定義1可求得評價者參與此次評價后的影響力分別為1=11.03,2=9.05,3=4.35,4=8.79,5=10.31,6=11.29,7=13.02,8=9.06,9=10.60,10=8.86。根據線性加權綜合法[10]80計算各省市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評價值,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各省市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的評價結果
結合單指標數據及表5中綜合評價數據可以發(fā)現,裝備制造業(yè)銷售產值5000億元以上的省市的綜合競爭力水平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江蘇、廣東。兩省的規(guī)模實力遠超其他省市,出口交貨值之和占全國的54.06%,其他主要經濟指標(總量指標)之和也占全國的30%以上。除了規(guī)模實力雄厚,兩省的效益型指標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兩省的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第二層次是山東、上海、河南、重慶、江西、浙江。上海市裝備制造業(yè)銷售產值雖然排在全國第六位,略低于河南、浙江,但其主營業(yè)務收入是河南、浙江的兩倍以上,出口交貨值也高于河南、浙江,因此,上海的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綜合排名相對靠前。浙江的規(guī)模指標在這一層次里較為突出,但某些效益型指標卻相對較弱,如資產利潤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在參與評價的省市中均僅排在第十七位。第三層次是其他省市。在這一層次中,吉林排名較高(相對于銷售產值排在參與評價省市第十七位),這是由于其經濟效益指標較為突出,如資產利潤率在參與評價的省市中排在第三位、資本保值增值率排在第四位、流動資產周轉率排在第八位。遼寧曾經是裝備制造業(yè)強省,規(guī)模指標比較靠前,如資產平均余額排在參與評價省市中第九位、出口交貨值排在第十三位,但其經濟效益指標較弱,如資產利潤率、流動資產周轉率、資本保值增值率均排在最后一位,這說明遼寧亟待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創(chuàng)新驅動,以促進裝備制造業(yè)的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本文針對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評價結果不一致問題,提出了一種考慮評價者影響力的協商評價方法:
(1)從理論層面探討了多評價者參與產生評價結論不一致問題的解決方案,評價需求者可以根據問題的重要性選擇評價群體。提出了評價系統中評價者影響力的計算方法,只有積極參與評價且評價意見接近評價群體意見時,評價者才能在該評價領域具有更高的影響力,評價群體的影響力可以為評價結論的可靠性提供參考。
(2)從應用層面運用考慮評價者影響力的協商評價方法解決實際經濟管理問題,對各省市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水平做出綜合評價;對于該領域缺乏評價者信息的情形也展開了討論,提出了評價者影響力的計算方法;考慮了指標權重信息點賦值、區(qū)間賦值和混合型賦值的情形,提升了該方法的可操作性。
鑒于裝備制造業(yè)發(fā)展質量評價的重要性及評價者信息系統構建的必要性,諸多問題仍有待深入探討。
[1] 國家發(fā)展計劃委員會產業(yè)發(fā)展司. 中國裝備制造業(yè)發(fā)展研究總報告(上冊)(專題篇)[M].北京:國家發(fā)展計劃委員會產業(yè)發(fā)展司出版社,2002.
[2] SIRIKRAI S B, TANG J C S.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nalysis: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6, 17(1):71-83.
[3] CHRAKI F B. Determinant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apital goods industry in Spain and Germany (1993-2008): absolute advantage of cost, wage and productivity[J]. Papeles de Europa,2014,27(1):137-164.
[4] AHUMADA C, MANUEL V. Cost and relative pric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exic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U.S. market[J]. Frontera norte,2016(28):53-78.
[5] 徐靜霞.我國裝備制造業(yè)核心競爭力評價[J].商業(yè)研究,2006(10):138-139.
[6] 張玉行,王英.中國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評價: 基于動態(tài)DEA與灰關聯度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4):35-41.
[7] 肖丹桂.中部六省制造業(yè)綜合競爭力比較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6(24):116-118.
[8] 張曉明.基于粗糙集-AHM的裝備制造業(yè)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評價指標權重計算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4(6):151-158.
[9] 馬帥.遼寧省裝備制造業(yè)競爭力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7.
[10] 郭亞軍.綜合評價理論、方法及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11] 毛強,郭亞軍.協商評價中評價者動態(tài)影響力的計算方法[J]. 運籌與管理,2014,23(5):192-197.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Method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nsidering the Dynamic Influence of Evaluators and Its Application
MAO Q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 China)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onsistent evaluation result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 bargaining evalu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evaluators is proposed. First of all, th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established. Secondl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influence of evaluators and bargaining weight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bargaining evaluation theory. Finally,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various provinces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public can judg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evaluation group.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evaluators; dynamic influence; bargaining evaluation
F062.9
A
2096–7772(2020)02–0035–05
2019-07-28
遼寧省社科規(guī)劃基金青年項目(L17CGL002)
毛強(1984―),男,滿族,遼寧撫順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評價理論與方法、區(qū)域經濟評價研究。
(責任編輯楊文忠)